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42篇 |
免费 | 502篇 |
国内免费 | 43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4篇 |
大气科学 | 42篇 |
地球物理 | 1156篇 |
地质学 | 1741篇 |
海洋学 | 221篇 |
天文学 | 18篇 |
综合类 | 101篇 |
自然地理 | 25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1篇 |
2023年 | 86篇 |
2022年 | 84篇 |
2021年 | 94篇 |
2020年 | 129篇 |
2019年 | 146篇 |
2018年 | 120篇 |
2017年 | 163篇 |
2016年 | 144篇 |
2015年 | 136篇 |
2014年 | 171篇 |
2013年 | 168篇 |
2012年 | 162篇 |
2011年 | 189篇 |
2010年 | 183篇 |
2009年 | 188篇 |
2008年 | 155篇 |
2007年 | 168篇 |
2006年 | 153篇 |
2005年 | 144篇 |
2004年 | 110篇 |
2003年 | 92篇 |
2002年 | 80篇 |
2001年 | 60篇 |
2000年 | 57篇 |
1999年 | 51篇 |
1998年 | 51篇 |
1997年 | 54篇 |
1996年 | 43篇 |
1995年 | 31篇 |
1994年 | 33篇 |
1993年 | 27篇 |
1992年 | 29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2篇 |
1985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官厅水库秋季悬浮颗粒物和CDOM吸收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12年9月5日在官厅水库采集的水体吸收系数数据,对总悬浮颗粒物、浮游植物色素颗粒物、非色素颗粒物和有色可溶性有机物的吸收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秋季官厅水库的颗粒物吸收以浮游植物色素吸收为主,总颗粒物吸收光谱与浮游藻类吸收光谱相似;非色素颗粒物和有色可溶性有机物的吸收系数随波长的增大接近指数规律衰减;ad(440)、ad(675)与CChl.a呈显著相关,表明官厅水库秋季的非色素颗粒物主要来源于浮游藻类降解产物,陆源性输入较少;a ph(440)、a ph(675)与CChl.a存在显著线性关系,但其比吸收系数较为恒定,与CChl.a基本无关;不同采样点的不同组分吸收系数对总吸收系数的贡献不同,大致有4种表现类型.在富营养程度较高的妫库区,浮游植物色素是水体光谱吸收的主导因子;在富营养程度较低的中库区,颗粒物与有色可溶性有机物共同主导水体光谱吸收. 相似文献
42.
Z油田主要含油层系包括白垩系-中侏罗统低幅度背斜构造油藏、中三叠统盐檐断鼻油藏和上三叠统岩性圈闭油藏3种油藏类型。通过对紧密围绕盐有关的构造和有效盐窗这两个影响Z油田油气成藏的关键因素的研究认为成藏模式为"盐下生成、盐窗沟通、盐边盐间断层输导、高点聚集、后期保存"。Z油田油源充足,盐窗大而有效,多种有效的输导体系,圈闭类型多而好,埋深适中,储盖层发育且配置良好,侧向遮挡条件具备且后期保存条件良好,可作为今后勘探首选目标区。 相似文献
43.
44.
Llullaillaco is one of a chain of Quaternary stratovolcanoes that defines the present Andean Central Volcanic Zone (CVZ), and marks the border between Chile and Argentina/Bolivia. The current edifice is constructed from a series of thick dacitic lava flows, forming the second tallest active volcano in the world (6739 m). K–Ar and new biotite laser 40Ar/39Ar step-heating dates indicate that the volcano was constructed during the Pleistocene (≤1.5 Ma), with a youngest date of 0.048±0.012 Ma being recorded for a fresh dacite flow that descends the southern flank. Additional 40Ar/39Ar measurements for andesitic and dacitic lava flows from the surrounding volcanic terrain yield dates of between 11.94±0.13 Ma and 5.48±0.07 Ma, corresponding to an extended period of Miocene volcanism which defines much of the landscape in this region. Major- and trace-element compositions of lavas from Llullaillaco are typical of Miocene–Pleistocene volcanic rocks from the western margin of the CVZ, and are related to relatively shallow-dipping subduction of the Nazca plate beneath northern Chile and Argentina.Oversteepening of the edifice by stacking of thick, viscous, dacitic lava flows resulted in collapse of its southeastern flank to form a large volcanic debris avalanche. Biotite 40Ar/39Ar dating of lava blocks from the avalanche deposit indicate that collapse occurred at or after 0.15 Ma, and may have been triggered by extrusion of a dacitic flow similar to the one dated at 0.048±0.012 Ma. The avalanche deposits are exceptionally well preserved due to the arid climate, and prominent levées, longitudinal ridges, and megablocks up to 20-m diameter are observed.The avalanche descended 2.8 km vertically, and bifurcated around an older volcano, Cerro Rosado, before debouching onto the salt flats of Salina de Llullaillaco. The north and south limbs of the avalanche traveled 25 and 23 km, respectively, and together cover an area of approximately 165 km2. Estimates of deposit volume are hampered by a lack of thickness information except at the edges, but it is likely to be between 1 and 2 km3. Equivalent coefficients of friction of 0.11 and 0.12, and excess travel distances of 20.5 and 18.5 km, are calculated for the north and south limbs, respectively. The avalanche ascended 400 m where it broke against the western flank of Cerro Rosado, and a minimum flow velocity of 90 m s−1 can be calculated at this point; lower velocities of 45 m s−1 are calculated where distal toes ascend 200 m slopes.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remaining precipitous edifice has a high probability for further avalanche collapse in the event of renewed volcanism. 相似文献
45.
本文在分析以往地质资料和完成的武汉市1∶5万岩溶塌陷调查成果的基础上,从武汉市岩溶发育的形态及规模、不同岩溶条带、不同构造条件、不同地层、不同埋深和不同地貌七个方面,分别系统总结了武汉市典型地区岩溶发育的特征。区内岩溶总体中等发育,岩溶形态主要为溶隙、溶孔以及小规模溶洞;在水平方向上存在5个走向NWW—SEE、各自相对独立的碳酸盐岩条带,其中白沙洲条带岩溶最为发育,在垂直方向上浅层溶蚀发育;各地层的岩溶发育强度依次为P2q>T1d>C2h+d>T1-2j;在褶皱核部或转折端、断层带附近、长江一级阶地、山前补给局部地区等地下水交替循环强烈地带和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岩溶发育相对强烈。结论可为武汉市岩溶塌陷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地质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46.
上海水源地毗邻湖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城市水源地及毗邻水域的水质管理,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分别在青草沙水库中央沙水域和金泽水库南白荡水域开展了4个季度的采样调查.运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Σ))对水体营养状态等级进行综合评估,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冗余分析(RDA)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浮游植物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央沙和南白荡水域TLI (Σ)范围分别为57.5~59.0、54.1~56.1,2个水体均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两者分别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104属184种、8门96属172种;蓝藻门是中央沙水域全年浮游植物构成的主要门类,其次为硅藻门、绿藻门,而南白荡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季节性演替明显,优势门类由硅藻门/隐藻门-蓝藻门-隐藻门/硅藻门变化,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季节平均值变化范围分为3.00×107~1.61×108 cells/L、4.29×106~6.59×107 cells/L;鉴定出2个水体浮游植物的优势类群分别有4门17属、5门13属,中央沙水域全年的主要优势类群为假鱼腥藻属(Pseudanabaena)和长孢藻属(Dolichospermum),而南白荡春冬季的主要优势类群为小环藻属(Cyclotella)、隐藻属(Cryptomonas)和蓝隐藻属(Chroomonas),夏秋季主要优势类群为假鱼腥藻属、平裂藻属(Merismopedia)和微囊藻属(Microcystis);中央沙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主要与总氮、总磷、水温等环境因子有关,而南白荡主要与水温、总溶解性盐等环境因子有关,水体流通性差异对此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47.
隧道围岩强度不均地段塌方成因及其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地质构造作用以及风化作用,工程场地岩体中多存在围岩强度不均地段.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就经常遇到软硬岩石交汇而形成的地质条件复杂地段;给隧道的施工带来了很多不利情况,并且也是导致隧道塌方的原因之一.2006年1月,承德韩郭线二级公路工程,喇嘛梁隧道软硬岩石交汇地段由于地下水作用导致围岩风化程度不均,产生软弱结构面并造成了大面积塌方.基于现场的追踪调查与考察,本文详细描述了利用拱顶架设工字钢梁并配合超前注浆小导管的支护方法来处理这类围岩. 相似文献
48.
采煤塌陷区生态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扼要介绍了济宁市煤炭开发的资源状况和环境问题,提出了3种塌陷区土地复垦方法.并探讨了集发展农业资源、美化生活环境、实现经济效益为一体的塌陷区总体治理方案。通过项目投资分析,确认塌陷区治理能够成为以实现利润为目的的产业化项目。 相似文献
49.
基于静态体积法的低温氮气吸附实验已广泛用于分析致密储集层的孔隙结构。本文探索了脱气温度和样品粒径对松辽盆地高台子致密砂岩低温氮气吸附实验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110℃的脱气条件并不能清除束缚水而使得孔隙体积、比表面积均偏低,300℃的脱气条件容易破坏样品中黏土矿物的结构令孔隙体积、比表面积减小,200℃是比较合适的脱气温度,既能去除束缚水又不破坏黏土矿物结构。样品粒径从5~10目减小至10~30目,氮气探测的孔隙数量增多使比表面积、孔体积增大。从10~30目减小至180~200目,黏土矿物相对含量降低令比表面积、孔体积显著减小;小于200目的样品中减少的黏土矿物主要集中在大于200目的岩样中,因此大于200目岩样的测定结果最高。因此,10~30目是利用低温氮气吸附实验寻求分析致密砂岩储集层特征的最佳粒径范围。 相似文献
50.
基于生态-经济重要性的滨湖城市土地开发适宜性分区研究——以无锡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契爷石水库是广东省东莞市的一座中型供水水库,为富营养化水体.为改善该水库水质,2002年10月开始从东江调水,以满足供水的水量和水质要求.在调水后的两年期间,对水文、水质和浮游植物种类和数量进行了调查.本文将调查结果与以往(2000年)调查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了调水后该水库水质和浮游植物的特点和调水对水质的影响.调水直接导致TP浓度显著下降,丰水期的TN浓度有一定下降,但调水并没显著降低枯水期TN的浓度.调水后,丰水期水体的叶绿素a浓度有明显的增加,枯水期叶绿素a浓度大大低于调水前.与调水前相比,调水后浮游植物种类数有明显增加,特别是绿藻种类,蓝藻中的假鱼腥藻和针状蓝纤维藻仍为浮游植物优势种,但硅藻中的短小曲壳藻和针杆藻等成为新的优势种,裸藻的数量大为减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