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88篇 |
免费 | 269篇 |
国内免费 | 40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15篇 |
大气科学 | 185篇 |
地球物理 | 213篇 |
地质学 | 847篇 |
海洋学 | 139篇 |
天文学 | 17篇 |
综合类 | 96篇 |
自然地理 | 14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18篇 |
2022年 | 46篇 |
2021年 | 48篇 |
2020年 | 72篇 |
2019年 | 77篇 |
2018年 | 59篇 |
2017年 | 72篇 |
2016年 | 81篇 |
2015年 | 93篇 |
2014年 | 91篇 |
2013年 | 102篇 |
2012年 | 89篇 |
2011年 | 115篇 |
2010年 | 93篇 |
2009年 | 106篇 |
2008年 | 81篇 |
2007年 | 116篇 |
2006年 | 94篇 |
2005年 | 94篇 |
2004年 | 65篇 |
2003年 | 46篇 |
2002年 | 51篇 |
2001年 | 32篇 |
2000年 | 38篇 |
1999年 | 37篇 |
1998年 | 22篇 |
1997年 | 28篇 |
1996年 | 18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76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193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帮扶措施不仅是构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的关键举措,更是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客观要求。论文构建了帮扶措施对农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分析框架,利用入户调查数据,在辨明帮扶措施及生计策略选择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影响陇南山区脱贫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1)陇南山区有59.84%的脱贫户享受了多元帮扶措施,其中,享受最多的多元帮扶措施为产业扶贫+生态补偿扶贫,享受最多的单一帮扶措施为生态补偿扶贫;(2)陇南山区脱贫户的生计策略以务工主导型为主,呈农业特色化、非农化和多样化的特点;(3)陇南山区脱贫户生计策略选择的路径依赖性整体呈中等水平,其中,川坝河谷区农户、老年农户和低生计资本禀赋的农户生计策略选择的路径依赖性较强,且帮扶措施对其有调节作用;(4)社会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和区位条件对农户的生计策略选择有显著影响;产业扶贫和电商扶贫对农户的特色务农型生计策略选择有正向影响,生态补偿扶贫和就业扶贫对农户的非农化生计策略选择有正向影响。最后,提出了优化农户生计策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2.
超大断面低扁平率公路隧洞先成预应力结构新型支护体系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适应日益增长的经济和交通发展需求,修建以4车道公路隧道为代表的超大断面低扁平率公路隧洞的需求初露端倪,这类隧道的低扁平率特征使传统的隧道支护体系面临许多困难,急待开发新型的隧洞支护体系。采用FLAC数值模拟平台研究了基于隧洞“先成结构法”支护理念的“先成预应力结构”新型支护体系在提高超大断面低扁平率公路隧洞洞室稳定性方面的效果,为“先成结构法”支护理念在超大断面低扁平率公路隧洞中的应用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3.
煤层顶板为弱胶结岩体时稳定性差,常在煤炭回采过程中或巷道掘进时发生大变形或失稳等现象,维护难度较大。针对煤巷弱胶结粉砂岩顶板力学特征与变形控制等问题,以广西林场煤矿煤巷弱胶结粉砂岩顶板支护工程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调研、实验室试验、理论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通过现场调研,发现研究巷道有顶板岩层自承能力差、受水环境影响、支护结构失效率高、底板受水影响底鼓量大、受采动影响等特征;顶板岩石点荷载试验表明,其单轴抗压强度仅为1.9~ 2.3 MPa,采用电镜扫描发现,弱胶结粉砂岩以粗粒矿物为骨架;在普氏理论的基础上,推导了巷道顶板和两帮承压极限表达式,提出了提高巷道围岩整体强度和承载能力、确定合理的锚杆支护参数、顶板设计锚索加强支护等弱胶结巷道围岩控制要点。依据试验分析与理论研究成果,提出了以注浆加固为基础,锚杆和锚索联合支护的控制方案,并在林场煤矿进行了工业性试验。现场监测数据表明,设计的支护方案可以有效地控制煤巷弱胶结粉砂岩顶板变形。 相似文献
104.
为了解决带电作业时手臂末端输出力的准确控制,提出一种基于表面肌电信号(sEMG信号)和支持向量机回归(SVR)实现对手臂末端施力的评估方法.通过手握机械手臂末端的手柄,做往复推拉运动,记录此时手柄处的力传感器的数据F,同时利用3组肌电信号传感器同步采集手臂的肌电信号.将肌电信号提取特征后,与力F组合成样本集合S,在样本集合中随机抽取50%的样本数据作为训练集,分别训练BP神经网络、GRNN神经网络以及SVR神经网络.最后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对整个样本集中的力F进行预测,并用均方根误差和相关系数评估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显示,SVR神经网络的预测效果较好,其均方根误差为3.074 0,相关系数为0.951 7. 相似文献
105.
泥水盾构工法被广泛应用于高压富水复杂地质环境中修筑隧道,其中开挖面稳定控制是工程成败的关键,在盾构掘进时,由于刀盘不断旋转切削地层,开挖面上的泥膜处于“形成―破坏―再形成”的动态循环过程,泥膜透水性增强,这种动态泥膜作用下开挖面的稳定如何评价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对此,对泥水盾构掘进过程中的动态泥膜进行了分类,提出了考虑盾构运动和泥浆渗滤特征的动态泥膜理论。在此基础上,采用空间离散法将泥水压力引入旋转体模型,建立了考虑动态泥膜效应的开挖面稳定力学模型,提出了泥水盾构动态掘进过程中开挖面临界泥浆压力及泥浆支护效率评估方法,研究指出:当盾构在强渗透性地层中掘进时,在尽量提高泥浆成膜率的同时,应注重泥浆黏度调节,充分发挥渗透力支护作用,同时可适当提高盾构掘进速度并降低刀盘转速,有利于开挖面稳定控制。以泥浆成膜率、等效渗透系数为依据给出了泥浆支护效率设计图,研究工作对盾构掘进支护压力控制和泥浆配置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6.
This paper reviews the approach taken by several UK coastal partnerships in developing research strategies and programmes. It reports on the status of these research initiatives and describes how the co-ordin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have been approached through active partnerships with universities and the wider research community. Results of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are followed by in-depth case studies of research networks on the Sefton Coast (focusing on coastal morphology) and the Severn Estuary (focusing on coastal change and climate change impacts). The results reveal the constraints and opportunities that exist in bringing together a variety of knowledge holders in the coastal zone. The paper identifies key elements of these initiatives and highlights lessons that can be appli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other research initiatives in order to achieve science supported, ecosystem-based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07.
支持向量机(SVM)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机器学习的新方法,它较好地解决小样本、非线性、高维数、局部极小点等实际问题.文中研究支持向量机的拓展算法--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并将其应用于确定大面积复杂似大地水准面.通过工程实例并与神经网络模型和二次曲面多项式拟合模型相比较,验证确定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的LSSVM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8.
上下重叠隧道施工时,后挖隧道施工过程对先建隧道是一种“卸载”作用,受此影响,先建隧道的衬砌管片将朝后挖隧道方向变形,但这种影响作用是暂时的。以深圳地铁3号线老街站-晒布路站区间重叠隧道工程为背景,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计算和室内离心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手段,对上部隧道(后挖隧道)施工引起的下方已建隧道纵向变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后挖隧道施工引起的先建隧道不均匀沉降主要出现在约掌子面前方3.5D(D为隧道直径)到后方3D的范围内。基于此,探讨了应对这种暂时纵向效应的对策措施,主要包括临时压重和临时内撑。在先建隧道位于掌子面后方(0~1)D、(1~2)D、(2~3)D范围内分别设置20 t/3 m、20 t/6 m、20 t/9 m的临时压重,且在掌子面前方4D和后方4D范围内为先建隧道设置临时内撑,可以较好地减小由于后挖隧道施工引起的先建隧道附加不均匀变形。 相似文献
109.
B.E. Leveridge R.K. Shail 《Proceedings of the Geologists' Association. Geologists' Association》2011,122(4):540-567
Exposed marine Devonian rocks of Great Britain are in South-West England where successions together span most of the Devonian Period. The Geological Conservation Review (GCR) sites of the volume are located in Cornwall and Devon, the latter providing the historic stratotype of the Devonian System. Site stratigraphies are linked to basins of three sub-provinces. Those represent different, albeit largely penecontemporaneous, tectonosedimentary regimes of the differing settings of the Rhenohercynian Zone. The sites and their selection criteria based on their international and national importance in understanding Devonian geological history are listed. A History of Research section provides a detailed review of work on the Devonian rocks of the province from 1839, when Sedgwick and Murchison proposed establishment of the system, to the present and the recent recognition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its numerous successions and their dependence upon, extensional and contractional tectonic structures and processes. Other sections detail the Stratigraphical Framework of Devonian strata; Devonian Chronostratigraphy, tracing development and refinement of the Series’ and Stages of the system; and Biostratigraphy, in relation to the faunal groups of the province and their relevance to biozone establishment and environmental discrimination. The chapter concludes with an explanation of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plate settings of the province that determined the nature of the marine Devonian and its stratigraphy in South-West England.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