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20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In the past, the availability and/or the acquisition of spatial data were often the main problems of the realization of spatial applications. Meanwhile this situation has changed: on one hand, comprehensive spatial datasets already exist and on the other hand, new sensor technologies have the ability to capture fast and with high quality large amounts of spatial data. More and more responsible for the increasing accessibility of spatial data are also collaborative mapping techniques which enable users to create maps by themselves and to make them available in the internet. However, the potential of this diversity of spatial data can only hardly be utilized. Especially maps in the internet are represented very often only with graphical elements and no explicit information about the map’s scale, extension and content is available. Nevertheless, humans are able to extract this information and to interpret maps. For example, it is possible for a human to distinguish between rural and industrial areas only by looking at the objects’ geometries. Furthermore, a human can easily identify and group map objects that belong together. Also the type, scale and extension of a map can be identified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only by looking at the objects’ geometries. All these examples can be subsumed under the term “map interpretation”. In this paper it is discussed how map interpretation can be automated and how automatic map interpretation can be used in order to support other processes. The different kinds of automatic map interpretation are discussed and two approaches are shown in detail.  相似文献   
12.
应用SVM方法进行沉积微相识别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作者针对目前沉积微相中的特征提取问题,提出了应用SVM(支持向量机)方法进行沉积微相识别的方案。该方法不是象传统方法那样首先试图将原输入空间降维(即特征选择变换),而是设法将输入空间升维,以求在高维空间中问题变得线性可分(或接近线性可分)。因为升维后只是改变了内积运算,并没有使算法复杂性随着维数的增加而增加,因此这种方法才是可行的。所以。利用该方法更能胜任实际情况。实际处理表明该方法在小样本情况下  相似文献   
13.
声反射成像测井中常用的基于射线理论的Kirchhoff积分偏移算法和基于单程波理论的F-K偏移算法均可实现井旁缝洞反射体的快速偏移成像,但其仅适用于地层垂向变化较弱的速度场和高陡角裂缝的偏移成像,无法实现低角度反射体的准确偏移归位,产生偏移假象误导测井解释.逆时偏移基于全波动方程,可适应强垂向变化速度场,实现近似水平反射体的偏移成像.本文详细分析了将逆时偏移应用于声反射成像测井时存在的数据准备、时间采样间隔匹配和成像条件改进等若干问题,通过设置多组理论模型来说明算法对井旁不同反射体的识别能力.模拟资料和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证实,较F-K偏移算法,逆时偏移算法成像精度更高、收敛性更好,可有效实现近似水平构造偏移归位.改进的归一化互相关成像条件可解决深部地层的远井壁成像衰减问题,降低测井解释的多解性.逆时偏移将成为声反射成像测井高精度偏移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在Isodata、Isomix等方法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一个新的非监督模式识别方法即Isokid算法,该法还吸取了Cora-3、Hamming等监督模式识别方法的一些特点,使它具有很多优点:(1) 简化了初始聚类中心的计算;(2) 利用信息量计算法给特征加权;(3) 采用了删除特征试验;(4) 适用于多类分类识别。本文以广东花岗岩型铀矿床的识别预测和对赣中南产铀、产钨岩体的识别为例,介绍了本方法的使用情况和特点。结果表明,本方法识别结果可靠稳定,是目前模式识别中较好的方法,除应用于地质找矿外,还可应用于其它领域。  相似文献   
15.
南方测绘仪器公司的CASS数字化地形地藉成图软件是基于AutoCAD平台技术的GIS前端数据处理系统,广泛应用于地形成图、地藉成图、工程测量应用、空间数据建库和市政监管等领域。本文把CASS中的“编码引导”与“简码识别”测量方法相结合,进一步完善了CASS外业作业程序,提高了内、外业作业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改进的连续亨明方法对兰州市城关区有张掖地区进行场地类型的图象识别。结构表明,将图象识别方法用于场地类型的划分是可行的。它不仅改进了以往经验的、宏观的工作方法,而且在方法上实现了数值和计算机化,在增进识别能力的同时,提出了识别的准确度和速度。利用图象识别方法可以综合分析地质构造、场地上,地形地貌等多种因素或特征,并对特征进行选择,定量地对场对类型进行识别分类。  相似文献   
17.
基于模糊数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了粉土液化的影响因素,选取粉土的平均粒径,相对密度,标准贯入击数和上覆有效压力作为评价指标,构造粉土液化的模糊识别模式。验证和应用结果表明,模糊识别模式具有很好的映射能力,是粉土液化势预测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地图符号的说明注记和数字注记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文骞  杨启和 《测绘工程》1998,7(1):25-30,35
论述了地图符号的说明注记和数字注记的集合及属性,并分别给出了这两种注记的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19.
孙立新  黄明 《测绘工程》1997,6(3):26-30
地图扫描影像中的文字、符号注记与图形目标的分离是实现地图符号注记诱导自动识别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影像行的连接影像目标整体及交互的提取算法。借助该算法不仅可以有效地实现地图扫描影像中文字、符号注记与图形线划目标的分离,而且可以实现其它一些二值铁处理及分析。  相似文献   
20.
地图扫描数字化中的地图自动定向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并实现了二值图像上十字交点的沿线匹配算法,发展了一种根据相关位置自动识别图廓点,进而计算图像坐标系和大地坐标系之间变换参数的方法,实现了地图定向的自动化。实验表明,文中所述的地图定向方法在提高自动化程度的同时,也提高了地图定向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