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3篇
  免费   210篇
  国内免费   168篇
测绘学   567篇
大气科学   240篇
地球物理   288篇
地质学   382篇
海洋学   141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162篇
自然地理   90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GIS系统的实现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分层次模块化的方法被广泛采用,同时应用设计模式更加简单方便地重复使用成功的设计和体系结构,更有利于GIS系统的开发和重构。本文通过对描述地理信息系统空间信息模型中要素模型的几何体结构分析,充分运用和组合各种设计模式,在要素可视化设计和实现中,探讨要素组织采用组合模式与访问者模式相结合的形式,实现异构几何体的聚集访问;要素可视化的实现总体上采用合成模式与绘制采用策略模式相结合的形式,实现要素与绘制的有机分离及各种绘制形式的充分支持。这种结构的好处在于不但能很方便地实现Open GIS中有关要素几何体的抽象规范和相应的实现规范,而且能使系统结构清晰、模块分明,组织自然,有利于系统的开发、维护和扩展。  相似文献   
72.
 为估算树木在不同生长环境下的生长量及评价树木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以幼龄杉木为对象,从个体尺度上,根据形态结构生长发育规律,定义了幼龄杉木生长的基本单元,耦合用于表达树木形态发育的L-系统和生理生态模型,形成了L-系统的杉木结构-功能模型。在LSTree软件基础上,集成光合作用、生物量分配等模型,扩展了冠层光合有效辐射(PAR)的空间分布模拟,计算每个叶片上分布的PAR值,为光合作用模型提供核心参数。以福州3-4年生杉木的生长盛期为例,计算不同时刻净光合速率,从而计算各生长阶段的生物量,再把生物量分配到各器官。在生物量驱动下,树木形态结构发生变化,通过迭代,实现生物量驱动下的树木动态生长模拟。净光合速率估算结果与已有相关研究对比,比较合理。这种方法可定量分析、解释植物与环境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73.
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集群辨识及空间组织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投入产出表的主成分分析和企业空间分布数据的聚类分析,从产业功能联系和空间联系角度辨识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的制造业集群,并从企业、产业、区域3个维度刻画和比较不同类型制造业集群的空间组织特征。研究表明,长江三角洲地区存在冶金及装备、电子信息、纺织及服装等12个垂直联系紧密的制造业群组,并高度集聚于沿沪宁线、沪杭线、杭甬线的“Z”字形区域。冶金及装备、电子信息和纺织及服装3个制造集群分别呈现轮辐式、卫星式和马歇尔式产业集群组织方式。上海和江苏的制造业集群在集群规模、大型企业占比、外资企业占比等方面,要明显高于浙江的制造业集群。  相似文献   
74.
The famous ’Hu Line’, proposed by Hu Huanyong in 1935, divided China into two regions(southeast and northwest) of comparable area size but drastically different in population. However, the classic Hu Line was derived manually in absence of reliable census data and computational technologies of modern days. It has been subject to criticism of lack of scientific rigor and accuracy. This research uses a GIS-automated regionalization method, termed REDCAP(Regionalization with Dynamically Constrained Agglomerative Clustering and Partitioning), to reconstruct the demarcation line based on the 2010 county-level census data in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ogarithmic transformation of population density is a better measure of attributive homogeneity in derived regions than density itself, and produces two regions of nearly identical area size and greater contrast in population. Specifically, the revised Hu Line by Hu Huanyong in 1990 had the southeast region with 94.4% of total population and 42.9% of total land, and our delineation line yields a southeast region with 97.4% population and 50.8% land. Therefore, the population density ratio of the two regions is 27.1 by our line, much higher than the ratio of 22.4 by the Hu Line, and thus outperforms the Hu Line in deriving regions of maximum density contrast with comparable area size. Furthermore, more regions are delineated to further adv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disparity in China.  相似文献   
75.
3S技术在辽宁省海岛地名普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S技术因具有快速、准确、实时的导航定位、对地实测和强大的空间信息加工、处理和分析能力,在国防、气象、灾害监测与环境保护、能源、交通、土地资源勘察等领域得以广泛应用。辽宁省海岛地名普查首次采用了3S技术,实现了海岛地名信息和海岛地理基础数据调查与管理的一体化,达到了海岛地理实体、数据信息、外业调查照片的一致性,建立了海岛地名信息系统。详细介绍了辽宁省海岛地名调查中,3S技术在数字化、导航定位和信息识别、提取、勘测、分析、处理以及数据集成等环节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6.
重庆市冬季雾的物理化学特性   总被引:32,自引:8,他引:32  
李子华  彭中贵 《气象学报》1994,52(4):477-483
在1989年12月15日至1990年1月15日和1990年12月7日至1991年1月7日,对重庆市区冬季雾进行了综合观测试验。从多项观测资料综合分析了雾的物理化学结构,揭示了重庆市区冬季雾许多重要的有别于外地的特征。  相似文献   
77.
杨瑞红  董春  张玉 《测绘科学》2014,39(11):72-75
文章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以四川省汶川县为研究区域,对居民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汶川县居民地大体呈条带状分布,具有强烈的低海拔取向,其分布的优势地形区段为海拔2000m以下,居民地分布具有明显的沿河分布特征;在乡镇层面上汶川县居民地呈现一定的集聚分布特征,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水磨镇、漩口镇及县城所在地威州镇.研究成果可为汶川县居民地的整治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8.
传统聚落是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经济和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针对现有研究缺乏探讨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简称景观基因)蕴藏的地理信息特征及理解方法,论文从以下方面开展了深入分析:① 地理信息包含了语义描述、几何形态、属性特征、维度、时空框架、尺度、要素相互关系(空间关联)、演化过程(存在状态)等属性;② 景观基因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因子,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是认识传统聚落特征的分析方法,也是文化符号的集合;③ 景观基因包含了空间定位、载体特征、历史与文化特征等丰富的地理信息。根据前述分析结果,论文从符号化、数据挖掘、谱系分析与空间格局制图等途径系统地探讨了景观基因地理信息特征的理解方法。论文认为:在地理时空大数据与地理服务日益深化发展的背景下,结合GIS原理探讨景观基因的地理信息特征对于延伸地理信息科学的内涵,深化传统聚落的地学认识,促进人文GIS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今后应该继续加强相关方法探索。  相似文献   
79.
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应用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的内涵、意义及其成果、产品,并针对当前的热点问题,对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的应用进行了探索,为确立测绘地理信息部门新的发展方向奠定了良好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80.
随着网络地理信息服务技术的发展,如何基于负载均衡实现地理信息服务资源的智能化调度,从而提高服务系统的并发访问能力是当前研究的重点。提出一种动态负载均衡算法,首先将不同的地理信息服务类型与对应的服务器组相匹配,将RED算法与双阈值方法有效结合判定服务节点的负载状态,并在一定周期内对服务进行了基于加权概率的调度。最后搭建了一个基于服务器集群的实验系统,实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