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7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101篇
测绘学   162篇
大气科学   122篇
地球物理   89篇
地质学   159篇
海洋学   149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68篇
自然地理   16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1.
金宝轩 《测绘科学》2010,35(3):125-128
地理信息服务应用中,单一的功能服务往往无法独立完成复杂的地理信息应用,需要不同粒度的服务组合及协调机制。本文重点研究地理信息服务的组合建模方法,提出基于Petri网的地理信息服务组合建模理论。首先,给出基于Petri网的地理信息服务的定义和图形化描述,然后结合三维地理信息的应用,给出了三维空间分析服务组合的实例分析,最后通过烟草行业的地理信息服务应用验证基于Petri网的服务组合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2.
本文对东南极拉斯曼丘陵地区1990年2年—1991年1月近地面辐射平衡的观测资料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辐射平衡各分量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年变化。夏季辐射强度大,寒季小。大气透明度全年都很好,透明度系数大多在0.8以上,寒季的透明度系数略大于暖季。年平均总辐射强度为119.2W/m~2,10—3月的总辐射累积量约占全年辐射总量的90%。年平均反射率0.42,夏季裸地平均反射率为0.27,寒季雪面平均反射率为0.51。年平均净辐射强度为11.7W/m~2,地表相对大气而言是热源。10—3月净辐射强度为64.1W/m~2,4—9年净辐射强度为-40.6W/m~2,前者说明地表在该段时间内吸收热量,后者为损失热量。  相似文献   
113.
太湖地区河网水体石油类浓度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逄勇  姚琪  褚君达 《湖泊科学》1997,9(4):374-376
利用完全混合系统水文动力学模型,对太湖地区河道改造后,由于船型及船流量发生变化而导致的水体石油类浓度的变化进行了预测。通过类比分析得出:预测结果基本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14.
Quantifying the gross and net production is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carbon cycling and marine ecosystem studies.Triple oxygen isotope measurements and the O_2/Ar ratio are powerful indices in quantifying the gross primary production and net community production of the mixed layer zone,respectively.Although there is a substantial advantage in refining the gas exchange term and water column vertical mixing calibration,application of mixed layer depth history to the gas exchange term and its contribution to reducing indices error are unclear.Therefore,two cruises were conducted in the slope regions of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in October 2014(autumn) and June 2015(spring).Discrete water samples at Station L07 in the upper 150 m depth were collect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δ~(17)0,δ~(18)O,and the O_2/Ar ratio of dissolved gases.Gross oxygen production(GOP) was estimated using the triple oxygen isotopes of the dissolved O_2,and net oxygen production(NOP) was calculated using O_2/Ar ratio and O_2 concentration.The vertical mixing effect in NOP was calibrated via a N_2O based approach.GOP for autumn and spring was(169±23) mmol/(m~2·d)(by O_2) and(189±26) mmol/(m~2·d)(by O_2),respectively.While NOP was 1.5 mmol/(m~2·d)(by O_2) in autumn and 8.2 mmol/(m~2·d)(by O_2) in spring.Application of mixed layer depth history in the gas flux parametrization reduced up to 9.5% error in the GOP and NOP estimations.A comparison with an independent O_2 budget calculation in the diel observation indicated a26% overestimation in the current GOP,likely due to the vertical mixing effect.Both GOP and NOP in June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October.Potential explanations for this include the occurrence of an eddy process in June,which may have exerted a submesoscale upwelling at the sampling station,and also the markedly higher terrestrial impact in June.  相似文献   
115.
杨颖玥  刘海龙 《海洋与湖沼》2023,54(6):1564-1572
卫星记录以来,南极海冰范围发生5次快速下降事件,研究这5次事件的时空特征,对进一步认识海冰快速下降事件的物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海冰范围和海冰密集度的卫星数据,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总结5次南极海冰快速下降事件的特征,再结合大气和海洋各项环境因素的再分析数据,探讨海冰快速下降的影响因素及其驱动过程。结果显示:南极海冰快速下降的空间分布存在季节性差异, 2021年8~12月以及2016年8~12月的春季南极海冰快速下降由别林斯高晋海、威德尔海、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区域的海冰减少所主导; 2010年12月至2011年4月以及1985年12月至1986年4月的夏季南极海冰快速下降由威德尔海、罗斯海沿岸和西太平洋区域的海冰减少所主导;2008年4~8月的冬季南极海冰快速下降则由别林斯高晋海和西太平洋的部分区域的海冰减少所主导。探究影响海冰的环境因素发现,海表面温度和海表面净热通量对海冰减少的热力效应影响具有区域性差异。此外,南极海冰快速下降受阿蒙森低压的影响,相应的海表面风异常既通过经向热输运的热力效应导致海冰减少,也通过风的动力效应驱动海冰漂移使得海冰密集度降低。  相似文献   
116.
王玉海 《海洋工程》2016,(5):703-717
Wave shapes that induce velocity skewness and acceleration asymmetry are usually responsible for onshore sediment transport, whereas undertow and bottom slope effect normally contribute to offshore sediment transport. By incorporating these counteracting driving forces in a phase-averaged manner, the theoretically-based quasi-steady formula of Wang (2007) is modified to predict the magnitude and direction of net cross-shore total load transport under the coaction of wave and current. The predictions show an excellent agreement with the measurement data on medium and fine sand collected by Dohmen-Janssen and Hanes (2002) and Schretlen (2012) in a full-scale wave flume at the Coastal Research Centre in Hannover, Germany. The modified formula can predict the net onshore transport of fine sand in sheet flows. In particular, it can predict the net offshore transport of medium sand in rippled beds through enlarged bed roughness, as well as the net offshore transport of fine-to-coarse sand in sheet flows with the aid of a new criterion to judge the occurrence of net offshore transport.  相似文献   
117.
新疆地处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明确其生态系统的碳汇大小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研究中国干旱区植被碳汇及其对陆地碳平衡的贡献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最新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利用大气植被相互作用模型AVIM2(Atmosphere-Vegetation Interaction Model 2),在0.05°×0.05°经纬度空间网格上估算分析了1961-2015年新疆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近55 a新疆NEP平均值为14.4 gC·m-2,没有明显变化趋势。空间上看,约40%地区的NEP呈下降趋势,主要分布在天山两麓的城市人口聚集区;而60%地区NEP呈上升走势,其主要分布在新疆昆仑山脉、天山山区和人烟稀少的荒漠地区。新疆NEP对降水量变化更为敏感,气温的变化对NEP的影响并不显著。虽然新疆平均碳汇随着年降水量的变化而在源与汇之间波动,但是从多年平均来看,新疆仍然为碳汇区。  相似文献   
118.
在青藏高原选择11个代表性自然保护区,基于高寒草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on,简写NPP)变化过程数据,比较分析了自然保护区与其相邻等面积区域的NPP变化差异;采用样区对比法,在自然保护区内外选取21组对比样区,比较自然保护区建立前后及其内外的生态状况,评估了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效。研究表明:1. 1982-2009年间,82%的代表性自然保护区NPP比保护区周邻区域及青藏高原的平均水平低,反映了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状况更为脆弱;2. 在代表性自然保护区中,曼则塘自然保护区的NPP增长趋势最为明显,塔什库尔干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的NPP增长趋势最弱;除色林错自然保护区外,以草甸和湿地为主的自然保护区NPP增速明显高于以草原与荒漠草地为主的自然保护区;3. 代表性样区的研究发现:① 自然保护区内76%以上的样区和国家级保护区内82%以上的样区NPP增加幅度明显高于保护区外对应样区的增幅;② 取得明显保护效果的有中昆仑、长沙贡玛、若尔盖和色林错等自然保护区;曼则塘自然保护区的东南部边缘地区和塔什库尔干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的北部边缘地区的效果不明显,可能与保护区及其周邻地区人类扰动增强密切相关;③ 高寒草甸类型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效果最为显著,高寒草原类型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效果较差。本研究展示了样区对比法在评估大区域生态变化中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其关键在于科学设计样区并进行合理的空间抽样。  相似文献   
119.
吴铁生 《高原地震》2005,17(1):54-60
描述了读取EDAS-3格式地震事件数据,在ASP.NET框架下绘制地震事件波形的VB.NET程序,可用于在WEB环境下显示地震波形。  相似文献   
120.
1IntroductionTheelucidationofthebudgetsofcarbon,waterandothermassesatvariouslandecosystemshasbecomeanimportantsubjectintheglobalwarmingissue.Forthisstudy,thedatafrompreciseandlong-termobservationsofcarbondioxide,watervapor,andheatfluxtakeninvariouslandsu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