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24篇 |
免费 | 433篇 |
国内免费 | 110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9篇 |
大气科学 | 1105篇 |
地球物理 | 319篇 |
地质学 | 539篇 |
海洋学 | 1262篇 |
天文学 | 9篇 |
综合类 | 124篇 |
自然地理 | 19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51篇 |
2022年 | 81篇 |
2021年 | 96篇 |
2020年 | 104篇 |
2019年 | 119篇 |
2018年 | 97篇 |
2017年 | 131篇 |
2016年 | 111篇 |
2015年 | 92篇 |
2014年 | 159篇 |
2013年 | 184篇 |
2012年 | 115篇 |
2011年 | 126篇 |
2010年 | 111篇 |
2009年 | 165篇 |
2008年 | 170篇 |
2007年 | 213篇 |
2006年 | 162篇 |
2005年 | 135篇 |
2004年 | 146篇 |
2003年 | 142篇 |
2002年 | 128篇 |
2001年 | 108篇 |
2000年 | 79篇 |
1999年 | 88篇 |
1998年 | 72篇 |
1997年 | 57篇 |
1996年 | 45篇 |
1995年 | 42篇 |
1994年 | 51篇 |
1993年 | 48篇 |
1992年 | 30篇 |
1991年 | 24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21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东太平洋赤道附近海域茎柔鱼(Dosidicus gigas) 渔业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1年东太平洋赤道附近海域探捕期间采集的1178尾茎柔鱼样本,进行了茎柔鱼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茎柔鱼胴长范围为201—421mm,平均胴长为290mm,优势胴长为260—320mm;体重范围为200—2650g,平均体重为1000g,优势体重为600—1000g;胴长与体重关系呈幂指数关系;雌、雄性比为2.59:1;性腺成熟度以I、Ⅱ期为主;缠卵腺长和缠卵腺重随着性腺的成熟而逐步增大;雌性初次性成熟胴长为397.2mm;摄食等级以0—1级为主;与其它海域相比,该海域茎柔鱼个体差异明显,主要为小型群体。 相似文献
62.
辽宁省金矿集中区及其与构造样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辽宁省金矿划分四种类型,十个主要金矿集中区。这些集中区均受华北地台东西向基底构造活动带及中生代太平洋板块俯冲影响、所产生的北西向构造挤压带和北东向构造—岩浆岩带的复合作用控制。它们分别处于太不洋成矿带的内带(辽东)和外带(辽西)。并以郯庐断裂为轴线,构成了两大“U”字形,类似共轭曲线展布的构造样式。根据深部地球物理资料,综合分析了控制金矿集中区构造样式的形成机制。区内脉状金矿大都分布在深断裂(深度大于五公里断裂)带附近。 相似文献
63.
末次冰期低纬度西太平洋硅藻席沉积与生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硅藻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树荫种硅藻在次表层水体中的勃发成席,并迅速埋藏成为硅藻席沉积,使人们逐渐意识到次表层生产在整个生产力及输出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介绍了首次在低纬度西太平洋区域发现的硅藻席沉积的分布特征,硅藻席发现站位呈带状分布,大致呈北西-南东向展布,大部分散布在17.5°~20°N之间。采集到硅藻席沉积物的站位其水深在碳酸钙补偿深度(CCD)以下4837~6150m的深水区,多分布在较平坦的海底,且受风力和陆源物质输入影响相对较强的区域。该区域硅藻席的形成可能是由于末次冰期时该海区有大洋锋面的形成所致。该区域的成席硅藻Ethmodiscus rex(Wallich)Hendey为典型的树荫种硅藻,可以通过自身调节浮力的作用,在水体相对稳定的贫氧大洋中生存并勃发成席。末次冰期低纬度西太平洋硅藻席沉积的发生,可能使该区成为CO2的汇。 相似文献
64.
基于分类回归树算法的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渔场预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提高智利竹筴鱼渔场预报水平和满足渔业捕捞生产的需要,利用2002—2008年的东南太平洋公海海域捕捞的中国大型拖网渔船共计15艘的生产统计资料,以及海洋环境数据(包括海表温度、叶绿素a浓度、表温距平、叶绿素a浓度距平、海表温度梯度强度和海面高度异常等数据),基于CART的算法,构建了智利竹筴鱼渔场决策树预报模型。用含1 114条记录的数据集对模型进行训练,并采用ROC方法对该模型诊断中心渔场的准确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2009年各月份的智利竹筴鱼中心渔场预报,并与实际渔场位置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预报渔场与实际生产位置基本一致,表明利用CART决策树方法建立智利竹筴鱼渔场预报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5.
Alastair H. F. Robertson Steffen Kutterolf Aaron Avery Alan T. Baxter Katerina Petronotis Gary D. Acton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2018,60(15):1816-1854
New biostratigraphical, geochemical, and magnetic evidence is synthesized with IODP Expedition 352 shipboard results to understand the sedimentary and tectono-magmatic development of the Izu–Bonin outer forearc region. The oceanic basement of the Izu–Bonin forearc was created by supra-subduction zone seafloor spreading during early Eocene (c. 50–51 Ma). Seafloor spreading created an irregular seafloor topography on which talus locally accumulated. Oxide-rich sediments accumulated above the igneous basement by mixing of hydrothermal and pelagic sediment. Basaltic volcanism was followed by a hiatus of up to 15 million years as a result of topographic isolation or sediment bypassing. Variably tuffaceous deep-sea sediments were deposited during Oligocene to early Miocene and from mid-Miocene to Pleistocene. The sediments ponded into extensional fault-controlled basins, whereas condensed sediments accumulated on a local basement high. Oligocene nannofossil ooze accumulated together with felsic tuff that was mainly derived from the nearby Izu–Bonin arc. Accumulation of radiolarian-bearing mud, silty clay, and hydrogenous metal oxides beneath the carbonate compensation depth (CCD) characterized the early Miocene, followed by middle Miocene–Pleistocene increased carbonate preservation, deepened CCD and tephra input from both the oceanic Izu–Bonin arc and the continental margin Honshu arc. The Izu–Bonin forearc basement formed in a near-equatorial setting, with late Mesozoic arc remnants to the west. Subduction-initiation magmatism is likely to have taken place near a pre-existing continent–oceanic crust boundary. The Izu–Bonin arc migrated northward and clockwise to collide with Honshu by early Miocene, strongly influencing regional sedimentation. 相似文献
66.
中太平洋深海沉积物中元素组合特征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海沉积物中稀土(REY,包括Y)是继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和热液硫化物之后又一有潜力的深海矿产资源。对中太平洋46个富稀土的沉积物样品(∑REY=(730~1 596)×10-6)和53个相对贫稀土的沉积物样品(∑REY=(324~487)×10-6)进行主微量和稀土地球化学分析,利用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法,对元素组合特征进行了分析,划分元素组合和4个主因子。综合特征表明,2类沉积物REY的富集均与磷酸盐有关,REY含量高低取决于磷酸盐含量,但沉积物的形成具有多源多期的特点,富REY沉积物中铝硅酸岩(黏土矿物和沸石)对沉积物中磷酸盐富集REY的过程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在贫REY沉积物中铝硅酸岩对REY的富集意义不明显。 相似文献
67.
1994 年 4~11 月在东太平洋铁锰结核区, 使用 “向阳红 09”船, 采集 39 个表层沉积物、12 个上覆水和 7 个结核样。在现场用平板法测定了异养细菌和铁、锰细菌丰度, 用稀释法( M P N 法) 测定硫酸还原菌丰度。为了探讨微生物在大洋成矿过程的作用, 在实验室对异养细菌和锰细菌作纯化分离, 并进行了多项生理生化实验, 参照伯杰氏手册第八版鉴定至属。使用分光光度法, 测定锰细菌对锰、铁离子的转化作用, 使用 p H 计测定了p H 值的变化, 同时测定了不同培养温度对转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 沉积物中异养细菌的数量在 3×100~95×103个/g; 锰、铁细菌的数量在1×100 ~1×103 个/g; 硫酸盐还原细菌的数量分布范围在 0~4×103个/g;在上覆水和结核样中各类细菌的数量均较低,比沉积物样中各类细菌数低 1 个数量级。在细菌的种群组成方面与近海区相比存在差异, 特别是在革兰氏阳性菌的组成上微球菌占了绝对优势。在成矿作用方面, 锰细菌对锰、铁氧化还原的实验结果表明, 在好氧的条件下, 锰细菌使可溶性的 M n2+ 氧化为 M n4+ , 其氧化速度与环境温度存在密切关系, 锰细菌对铁的氧化速度比对锰的氧化速度来得快。在 相似文献
68.
69.
应用1999—2003年中国中央气象台 (CMO)、日本气象厅 (JMA) 以及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 (JTWC) 发布的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综合预报资料, 从总误差、逐年误差趋势、不同海区误差、不同路径趋势误差、不同强度趋势误差等5个方面对各预报中心的路径及强度预报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5年总的平均误差以JTWC的路径预报误差最小, 而JMA的强度预报较准确; 在不同海域, 各预报中心的路径预报能力各有优势, 但在热带气旋的强度预报方面, JMA的方法在各海区都较稳定; 对不同路径趋势热带气旋的预报方面, 除了南海转向热带气旋的路径预报比JMA和CMO稍差一些之外, JTWC的路径预报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好于或相当于JMA和CMO; 在不同强度变化趋势热带气旋的预报方面, JTWC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优于其他中心。上述结果帮助业务和科技人员全面了解各预报中心的预报能力优劣, 也为今后改进我国的热带气旋预报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0.
Koji Kameo Makoto Okada Moamen El-Masry Toshio Hisamitsu Saneatsu Saito Hiroomi Nakazato Naohiko Ohkouchi Minoru Ikehara Hisato Yasuda Hiroshi Kitazato Asahiko Taira 《Island Arc》2006,15(3):366-377
Abstract A continuous, well-preserved core was obtained from the Choshi area, on the Pacific side of Japan, to investigate paleoceanographic and paleoclimatic changes around the northwestern Pacific region during the middle Pleistocene. Siliciclastic sequences in the core are divided into five formations – the Obama, Yokone, Kurahashi and Toyosato Formations in the Inubo Group and the Katori Formation, in ascending order. Examination of calcareous nannofossils and magnetic polarities detected four datums in the core sediments of the Inubo Group: the top of Reticulofenestra asanoi , the base of Helicosphaera inversa , the top of Pseudoemiliania lacunosa and the Brunhes–Matuyama boundary. Fourteen marine isotope stages (MIS24–MIS11) were identified in the δ18 O and δ13 C records based on detected datums and the graphic correlation with the standard stack oxygen isotope curve.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and gamma-ray attenuation porosity evaluator density were also measured and low values characterize the glacial intervals. Biogenic sedimentation by primary production may be larger during the glacial periods because of invasions of nutrient-rich northern surface-waters related to the southward shift of the Kuroshio front in the Choshi area.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