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07篇 |
免费 | 950篇 |
国内免费 | 42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46篇 |
大气科学 | 510篇 |
地球物理 | 1332篇 |
地质学 | 935篇 |
海洋学 | 477篇 |
天文学 | 330篇 |
综合类 | 358篇 |
自然地理 | 59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66篇 |
2023年 | 63篇 |
2022年 | 105篇 |
2021年 | 131篇 |
2020年 | 141篇 |
2019年 | 168篇 |
2018年 | 130篇 |
2017年 | 165篇 |
2016年 | 164篇 |
2015年 | 169篇 |
2014年 | 194篇 |
2013年 | 213篇 |
2012年 | 233篇 |
2011年 | 220篇 |
2010年 | 194篇 |
2009年 | 248篇 |
2008年 | 202篇 |
2007年 | 270篇 |
2006年 | 268篇 |
2005年 | 210篇 |
2004年 | 201篇 |
2003年 | 169篇 |
2002年 | 145篇 |
2001年 | 158篇 |
2000年 | 108篇 |
1999年 | 113篇 |
1998年 | 144篇 |
1997年 | 80篇 |
1996年 | 71篇 |
1995年 | 86篇 |
1994年 | 81篇 |
1993年 | 64篇 |
1992年 | 40篇 |
1991年 | 35篇 |
1990年 | 23篇 |
1989年 | 42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5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移动式测绘系统(MMS)已在交通管理、城市规划、地图更新、工程勘测、精准农业、战场测绘等领域广泛应用。本文在简要叙述MMS基本概念和主要功能的基础上,探讨了MMS的发展现状和应用方向,进而提出了当前发展MMS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
23.
文章对近年来科学考察船运行维护管理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从运维管理、科考船评价、共享协同和其他4个主题进行了文献分析。从科学调查、船舶及科考设备资产、船舶运营、船舶和设备安全、船员5个方面总结了调研的国内4家科学考察船拥船单位的运维管理经验。以“珠海云”为例,剖析了兼具科考船和智能船舶双重特征的船舶面临的运维管理经验不足、人员单薄和组织欠缺三大挑战。从5个方面介绍了“珠海云”现行的运维管理实践,即筹建运管中心雏形、分阶段掌控管理权、建立健全船舶管理体系、打造专业化人才梯队,以及培育中国海洋文化。研究结果旨在为新建科考船和智能船舶的运维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25.
国土空间管控的方法与途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国土空间管控是对国土空间各类开发保护活动的科学谋划与管理安排,是进行国土空间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的重要政策工具。探讨以地域功能和资源环境承载力为科学基点的国土空间管控体系框架,并以福建省和贵州省六盘水市为例,解析“三区三线”协同划定和国土开发强度并测算两个国土空间管控中技术难点的解决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功能管控和参数管控为核心的多尺度、多时序国土空间管控途径。研究发现:① 功能管控以主体功能区划和“三区三线”划定方案为基础,按照四类主体功能定位、三类空间(生态、农业和城镇空间)、六类分区(生态保护红线及一般生态区、永久基本农田及一般农业区、城镇开发边界及城镇预留区)以及N类建设和非建设类用途分层级实施;② 参数管控则以国土开发强度为关键目标参数,实施基于总量-目标和过程-增幅双控的阈值管控,以及基于上限和下限双控的分类型管控途径,旨在实现各类空间内和区域整体的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结构均衡协调,促进形成高质量、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相似文献
26.
基于网络分析的区域铁路公司建构方法与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铁路公司是铁路运输市场组织的重要模式之一,也是铁路改革中的焦点问题之一。基于经济地理学功能区(结节区)的网络分析方法,对1991~2005年我国城际铁路货流的空间组织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我国铁路货物运输联系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功能区划,形成北京、广州、上海等城市枢纽节点。基于合理运输组织和减少交易成本的组织理念,提出建立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华东、中南和西南7大区域铁路公司。该研究可以为铁路市场化改革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7.
杨赤中推估法是一种对空间域复合变量通过连续的几何滤波过程来建立核函数的最小二乘推估法,建模过程简便且能基于少量已知数据点取得好的建模效果。针对地质勘查中离散、稀疏而不规则分布的地质特征点数据难以构建地质体三维模型的难点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杨赤中推估法的三维地质空间插值与模型建立的自动化方法。该方法首先以地质特征点数据库为基础,选用负幂指数函数模型建立适合三维地质空间插值的杨赤中推估法估值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一套基于杨赤中推估法的三维地质空间插值计算和地质体隐式建模的自动化实现流程与程序;最后以实例矿化插值数据为基础,采用基于移动立方体算法的三维隐式建模方法,快速构建实例矿体三维模型。与人工交互圈定地质体边界和进行矿体推断的三维地质显式建模相比,这种方法能快速直观地分析地质特征并处理样品分析数据,方法可行且高效。 相似文献
28.
The regional dynamical model of the atmospheric ozonospher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RegionalDynamicalModeloftheAtmosphericOzonosphereWangWeiguo(王卫国),XieYingqi(谢应齐)DepartmentofEarthscience.YunnanUniversity,K... 相似文献
29.
Enhanced coagulation treatment of bacteria‐containing raw water was studied by using three series of composite coagulants, that were prepared by combining polydiallyldimethylammonium chloride (PDADMAC) with different intrinsic viscosity values (0.55–2.47 dL/g) and mass percentages (5–20%) with polyaluminum chloride (PAC), aluminum sulfate (AS), and the composite of aluminum sulfate and ferric chloride (A‐F), respectively. The coagulants were tested by jar tests for the efficiencies to remove bacteria in raw water and to kill bacteria in settled sludge. It was found that when the residual turbidity of supernatant after sedimentation reached the control standard of 2 NTU in drinking water plant, the bacteria‐removing rates of PAC, AS, and A‐F were 92.22, 92.60, and 94.99%, respectively, and the bactericidal rates were 2.52, 1.22, and 2.94%, respectively. Contrastively, the bacteria‐removing rates of PAC/PDADMAC, AS/PDADMAC, and A‐F/PDADMAC could reach 95.45, 96.90, and 98.89%, respectively, and the bactericidal rates could reach 86.60, 91.81, and 96.98%, respectively. It could be deduced from the results that the bactericidal efficiencies of composite coagulants stemmed from the bactericidal action of PDADMAC, and the inorganic coagulants had little bactericidal function. 相似文献
30.
1 INTRODUCTIONThe South China Sea (SCS) is a semi-enclosedmarginal sea in western North Pacific Ocean withvery complex topography and is the important pas-sage connecting the Pacific and Indian Oceans. Ithas great impact to the global climate and a greatinterest of many oceanography researchers. Twodominant surface hydrographic and circulation fea-tures in the northern SCS are a strong fresh waterexpansion and a warm and high-salinity seawaterintrusion such as the SCS Diluted Water…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