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9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176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265篇
地球物理   121篇
地质学   330篇
海洋学   100篇
综合类   59篇
自然地理   30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1.
1990年代初夏季东北亚低压的年代际转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夏季东亚地区对流层低层受到一个陆地低压系统控制;该低压中心位于东亚的北部地区,文中称之为东北亚低压。基于NCEP/DOE、NCEP/NCAR、ERA-40和ERA-Interim四种不同的再分析数据,本文分析了夏季东北亚低压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并进一步探讨了其转变的可能物理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夏季东北亚低压在1990年代初期存在一次显著的年代际转变, 之后低压强度减弱。对应此次年代际转变,东北亚地区对流层位势高度呈现为正压结构的正异常,其南侧的高空西风急流中心强度减弱。进一步,基于观测和简单线性斜压模式模拟结果,我们提出环贝加尔湖地区夏季气温增加可能是导致1990年代初期之后夏季东北亚低压减弱的原因。  相似文献   
812.
利用1961—2010年东北地区3省53站月平均气温资料及分辨率为2.5°×2.5°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东北夏季气温的大尺度环流影响因子。利用200hPa风场要素定义了一个适于描述东北夏季气温的200hPa纬向风切变指数,并给出了该指数的预测方法,以期为东北夏季气温的预测提供一个诊断工具。结果表明:鄂霍次克海和北太平洋中部海平面气压场偶极子,与东北夏季气温关系密切;同期东北地区上空500hPa位势高度场与东北夏季气温呈正相关关系;同期850hPa、200hPa矢量风场和整层水汽通量场在东北及其以西地区上空呈气旋式环流,对应东北夏季气温偏低,反之则偏高,同时来自孟加拉湾的水汽也是造成东北夏季气温异常的因素之一;200hPa纬向风切变指数与东北全区气温呈显著正相关,该指数偏大对应东北夏季气温偏高,反之东北夏季气温偏低。4月和5月热带印度洋和太平洋海温与夏季200hPa纬向风切变指数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13.
东北夏季降水分型及其大气环流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61—2010年中国东北122站逐日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中国国家气候中心整理的160站月平均温度资料,对东北6月、7月、8月的降水进行分型,在此基础上分析各类降水型对应的环流形势。结果表明:东北6月、7月、8月降水均可划分为两大类四小类,6月与8月的分型结果相同,为全区一致型(同多型、同少型)和南北反位相型(南部型、北部型),7月可分为全区一致型(同多型、同少型)和东西反位相型(东部型、西部型)。6月东北降水主要受东北冷涡影响,冷涡越强,降水越多,且当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出现明显异常时,6月东北降水将呈现南北反位相特征;7月、8月降水主要受东亚夏季风影响,其中东北降水全区一致型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以及沿亚洲西风急流东传的波列有关,而降水南北(东西)反位相型则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度有关。  相似文献   
814.
The Dong’an gold deposit is a large-sized epithermal gold deposit recently discovered in the Lesser Khingan Range, NE China. Here, we present a detailed study of the petrogenesis, magma source, and tectonic setting of a medium–coarse grained alkali-feldspar granite, the major host rock of the Dong’an gold deposit. The LA–ICP–MS zircon U–Pb dating of the medium–coarse grained alkali-feldspar granite yields an early Jurassic age of 176.3 ± 1.1 Ma (MSWD = 0.62). The whole-rock geochemical data indicate that the samples are felsic, ferroan, alkali-calcic and peraluminous with relatively high alkali (K2O + Na2O) content. They are enriched in LREEs and LILEs (e.g., Rb, Ba, K), but are depleted in HFSEs (e.g., Nb, Ta, P, Ti), especially in P and Ti, showing characteristics of volcanic arc magmas and similarities with the Early–Middle Jurassic granitic rocks in Xing’an Mongolian orogenic belt. Meanwhile, the negative Eu, Nb, Ta, Ti, and P anomalies are consistent with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of plagioclase, Ti-bearing phases (rutile, ilmenite, titanite, etc.) and apatite during magma evolution. The samples have low Nb/Ta ratios (8.65–14.91) and low Mg# values (18–36), which are indicative of crustal derived magmas and no interaction between source magmas and the mantle. In-situ Hf isotopic analyses of the zircons from the medium–coarse grained alkali-feldspar granite yield εHf(t) values of +3.38–+5.68 and two-stage model ages (TDM2) of 772–900 Ma, indicating the magmas formed this intrusion were generated by partial melting of Neoproterozoic basaltic materials in the young lower crust, and the magma source could be derived from a depleted mantle. The medium–coarse grained alkali-feldspar granite most likely formed in the late stage of Toarcian subduction of the Pacific plate, which can be identified on the tectonic setting discrimination diagrams, and the formation of this intrusion was associated with underplating of mantle-derived magmas, which provided heat for crustal partial melting. Similar to the medium–coarse grained alkali-feldspar granite, large amounts of granitic rocks and a series of nonferrous metal hydrothermal deposits (Mo, Cu, Au) formed in northeast China as results of magmatic activities triggered by subduction of the Pacific plate during the Early–Middle Jurassic.  相似文献   
815.
海洋山—老厂铅锌矿床中伴生银含量较高,但含银矿物颗粒细小。文章通过野外采样、测试分析和镜下观察,对在铅锌矿床中新发现的深红银矿、银锑黝铜矿等主要含银矿物的赋存状态及其特征进行了描述,对该区铅矿石中银的综合回收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16.
一次东北冷涡发展过程中的能量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孙力 《气象学报》1998,56(3):349-361
对一次典型的东北冷涡过程做了能量学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冷涡活动具有鲜明的阶段性能量学特征。东北冷涡发展之前,各种能量之间的转换很小,边界通量也处于正负相间的振荡状态。早期发展阶段,扰动动能边界通量作用是至关重要的。随着非绝热加热制造扰动有效位能和扰动有效位能向扰动动能转换的大幅度增长,以及外界扰动动能的大量输送和纬向平均动能向扰动动能转换的明显加强,导致了东北冷涡的强烈发展,即这一时期区域内部的能量过程也同样十分重要。东北冷涡的减弱是从有大量扰动动能转换成纬向平均动能开始的,随后加上扰动有效位能向扰动动能转换以及边界通量作用的减弱,使得冷涡逐渐衰亡。  相似文献   
817.
The transport of air pollutants from several big cities in the north of China and the neighboring countries is researched by using the isentropic trajectory model. The trajectories are calculated twice daily for the cities in January, April. July and October for the period of 1992-1994. The statistical method has been used to deal with trajectory dots at intervals of 30 min forthe for ward and backward trajectories during 0-24 h and 24-48 h. Th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diagrams of trajectory show clearly the ensemble properties of isentropic trajectories for each city and the dominant transport directions of pollutants. They possess notable seasonal variations. The forward trajectory areas of the Ulaan Baatar in Mongolia can spread over North China. and those of the Chita in Russia can influence Northeast China except in summer. In July the forward trajectory of Pyongyang and Seoul can extend northward to the boundaries of China.  相似文献   
818.
中国东北三省城市收缩的识别及其类型划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平军  王柯文 《地理学报》2021,76(6):1366-1379
城市收缩是一个受经济全球化影响,并具有区域地方特征的世界性经济社会现象,如何构建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中国化”城市收缩研究理论分析框架,为世界城市收缩研究提供中国经验,是新时期中国地理学者、城市规划工作者亟需重点关注和研究的新命题。本文认为城市收缩本质是城市“发展势能”的相对弱化或绝对退化而引起以人口为核心的经济发展要素的再区位和城市功能形态空间重构的响应过程或状态,其是一个综合概念,一个基于人口变化、经济变化、投资消费变化与财政变化等的多维一体过程,据此构建基于“二步诊断法”的城市收缩识别体系及其类型划分标准,同时针对中国最具典型和代表性的东北三省开展城市收缩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 东北三省存在明显的城市收缩现象、且呈现出区域化的发展演化趋势;整体可归纳为资源依赖型收缩城市、“虹吸”型收缩城市、综合型收缩城市及区位制约型收缩城市4种模式,其中资源依赖型收缩城市是主体,占据了整个收缩城市的2/3;② 空间上整体呈现出北高南低的空间格局,与经济发展重心不断南移相呼应;③ 指标维度收缩整体遵循“投资消费与经济下行→人口收缩→财政收缩”的内在演化逻辑关联;④ 立足于“二步诊断法”的城市收缩识别体系及其类型划分标准反映出当前基于人口变化学的识别标准的合理性及其局限性——人口变化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识别收缩城市,但是对于划分收缩城市类型、揭示收缩城市内在耦合机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⑤ 实证结果表明“二步诊断法”是合理可行的,其可为中国城市收缩的识别、东北振兴政策的制定提供工具支撑与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19.
政企联系是企业外部联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政府采购活动交易数据构建的城市间供需网络可为城市网络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采用2018年中国政府采购活动的交易数据,构建东北地区供需城市网络,结合GIS空间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揭示东北地区城市网络的空间联系格局和网络结构特征,并对其影响机制进行探讨。结果显示:中央项目层面,空间联系结构呈现出以长春为辐射中心,以哈大城市走廊为主要轴线的联系格局;地方项目网络主要表现为三省内分别以哈尔滨、长春及沈阳为中心的辐射状联系特征;且两种网络涉及节点和联系轴线数量明显不同。哈尔滨、长春及沈阳三大省会城市在网络中占据绝对中心位置,主要扮演着供应商的角色,同时城市网络中存在多个凝聚子群。基于政企联系的东北地区城市供需网络的空间结构受城市经济实力、行政壁垒、地理距离、项目预算来源以及政策引导等多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820.
申庆喜  李诚固  胡述聚  佟瑶 《地理科学》2021,41(11):2002-2010
采用熵值法确定权重,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东北地区3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8—2018年城镇化质量进行测度并分析其时空格局特征。结果发现:从整体变化趋势来看,东北地区整体的城镇化质量呈现显著提升趋势,但2015—2018年增长曲线呈现出“U”字型波动特征,各子系统中“城市活力”得分呈现显著下降趋势。从时空格局特征来看,东北地区城镇化质量分布的时空分异明显,整体显著提升趋势下部分城市出现“阶段性”下降,通过LISA集聚图分析发现,东北地区城镇化质量的“高值”集聚区域主要分布在“哈长”城市群和辽中南城市群,“低值”集聚区域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北部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