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4篇
  免费   228篇
  国内免费   150篇
测绘学   167篇
大气科学   151篇
地球物理   153篇
地质学   1049篇
海洋学   41篇
综合类   182篇
自然地理   140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94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从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角度,对西气东输管道通过长江三江口方案适宜性进行了研究。指出了方案有利的环境地质条件及存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优化管道过长江设计、施工方案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32.
孙健  吴良芳  杨献忠 《江苏地质》2006,30(3):226-230
根据地形地貌和岩土组合特征,该区可分为低山丘陵—山麓基岩区、山前平原—阶地中硬土区和长江漫滩软土沉积区,覆盖层主要是长江冲、淤积形成的新近系沉积软弱土。主要讨论漫滩软土及中硬土的特征,并对其工程地质适宜性及建筑适宜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33.
在简要介绍GIS技术的基础上,对传统平面图与三维模型进行了比较。结合实例介绍MAPGIS三维模型的建立及其在露采矿山环境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并对露采矿山生产、管理及决策上提供更加直观、有效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4.
对镇安场变形体、库岸特征及其稳定性研究目的是为三峡水库区三期地质灾害勘察与治理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对该变形体的工程地质勘察,取得了变形体及滑移带的近期变形特征,确定出变形体的稳定系数。给出变形体在天然状态下、连续高强度暴雨、水库蓄水位达175m及降至145m时荷载受力情况下的一系列参数,并作出稳定性简评。通过对库岸现状的定量勘查,采用对未来坍岸破坏方式的预测,用类比及计算法得出当库水位动、静态发生改变时变形体的变形情况及变形体与库岸防治设计的有关参数。其中浅基础下岩石地基承载力的经验参数为:强风化泥岩300kPa,强风化砂岩500kPa,中等风化泥岩1000kPa,中等风化砂岩2000kPa;基底摩擦系数为:泥岩0.4,砂岩0.5;墙后填土重度20kN/m3。按上述各项参数实施防治措施将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5.
武汉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地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武汉市现有勘察资料,初步分析研究城市地下空间的物质载体及其空间组合关系,从空间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和赋水条件入手,研究得出武汉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存在岩溶地面塌陷、地下水作用、软土变形三大工程地质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地下空间利用区划,指出各区在地下工程建设中需要重点防范的工程地质问题和合理利用地下空间的方法。最后以武汉地铁首期工程为例,分析工程地质优势与问题,提出防范问题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36.
衡水市地裂缝形成机制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科 《华北地质》2006,29(1):76-80
衡水市地裂缝穿越民房、穿过农田,致使建筑物破损、农田毁坏,影响到人民生活,以及厂矿生产和安全。该区规模较大的地裂缝截至2002年已发展到14条,遍及冀州、枣强、马朗、阜城、武强、饶阳等地,主要以NE走向为主,均为张性裂缝,分布不均匀,连通性好,平面形态为折线形或羽状,最长者累计长度可达5 km。文章认为地裂缝的分布受当地基础构造控制,由人工过量抽汲地下水诱发形成,提出调整地下水开采层次作为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7.
大同市地下水开采的有关资料表明,自1981年以来大同市地下水开始超采,致使大同市地下水各降落漏斗已逐渐靠拢或合并,已经形成了一占据大同大半市区的降落漏斗。通过对大同市各地下水取水点超采量的变化、地面沉降的发生时间与相应位置、地裂缝产生的规律、地质构造的区域背景资料的详细对比与分析,说明了地下水严重超采是导致大同市地面沉降与地裂缝产生的直接诱因。  相似文献   
138.
南京地区新近系含膏砂泥地层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进行南京市城市立体地质填图试点工作中,经钻探于仙林大学城发现一套新近系含膏砂泥地层,可与六合灵岩山雨花台组沉积地层对比.该地层的发现对于重新认识南京地区某些相类似断陷盆地基岩面之上的松散覆盖层的结构很有意义,对其在环境地质和工程地质中的影响进行了评述.同时,对地下水参与成矿作用进行了初步论述.  相似文献   
139.
天津市堆山造景工程地基稳定监测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堆山造景工程是一项利用建筑渣土,在坑塘上进行堆载的市政工程。通过对堆山造景工程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结合工程设计、施工工期等条件,提出了清理淤泥、设置反压平台、排水、控制堆填速率等促进地基稳定的防治措施。利用孔隙水压力监测、侧向位移监测及分层沉降监测等原位监测数据,以复合型法进行反演力学计算参数,并将反演结果用于该工程地基稳定性的模拟,以指导后期工程以及类似工程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0.
通过对九江市地质环境的调查与客观实际情况分析,选取地质灾害、已有资源和河流侵蚀作用等作为敏感因子;选取地形坡度、斜坡高度、基岩埋深等作为重要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子权重,采用多目标决策的敏感因子-模糊聚类综合评判法对九江市城市建设用地地质环境质量评价。评价共划分出1277个单元,评价结果显示:建设用地环境质量优越的单元占总评价面积的65.86%,较好、简单改善后可建设的单元占15.35%,中等、一般需要一定工程措施的建设用地占1.57%,其它较差的和不适于建设用地的单元仅占17.22%。这个结果对九江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供相应的地质环境信息,最大限度实现城市建设与地质资源环境的优化配置,达到城市建设安全、合理、经济的目的。从而也证明了多目标决策的敏感因子-模糊聚类综合评判法对解决城市建设用地质量评价不失为一种好的理论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