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9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79篇
测绘学   69篇
大气科学   119篇
地球物理   192篇
地质学   209篇
海洋学   75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5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71.
A method is established to identify critical earthquake ground motions that are to be used in physical testing or subsequent advanced computational studies to enable seismic performance to be assessed. The ground motion identification procedure consists of: choosing a suitable suite of ground motions and an appropriate intensity measure; selecting a computational tool and modelling the structure accordingly; performing 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 on a non‐linear model of the structure; interpreting these results into 50th (median) and 90th percentile performance bounds; and identifying the critical ground motions that are close to these defining probabilistic curves at ground motion intensities corresponding to the design basis earthquake and the maximum considered earthquake. An illustrative example of the procedure is given for a reinforced concrete highway bridge pier designed to New Zealand specifications. Pseudodynamic tests and finite element based time history analyses are performed on the pier using three earthquake ground motions identified as: (i) a Design Basis Earthquake (10% probability in 50 years) with 90 percent confidence of non‐exceedance; (ii) a Maximum Considered Event (2% probability in 50 years) representing a median response; and (iii) a Maximum Considered Event representing 90 percent confidence of non‐exceedance. Copyright © 200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72.
序贯平差抗差估计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推导了参数平差模型序贯平差在参数可变情形下的M-M抗差及M-LS抗差解式,讨论了相应的影响函数及验后协方差。固定参数序贯平差抗差解为其特例。模拟计算表明,抗差序贯平差能有效地抵制粗差干扰。  相似文献   
173.
方差分量的极大验后估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志忠 《测绘工程》1998,7(3):19-22
由概括函数模型出发,导出了适应于所有平差模型的方差分量的极大验后估计,这种估计实际上是先验方差与样本方差的凸组合。文中还给出了一个简单的数例,说明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4.
Theore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SA and MESA with both applicatio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INTRODUCTIONSingularspectralanalysis(SSA),asanewdiagnosticmethod,hasbenextensivelyappliedinclimaticdiagnosesandpredictionwi...  相似文献   
175.
中国近半个世纪最高气温变化特征   总被引:42,自引:8,他引:34  
缪启龙  周自江 《气象科学》1998,18(2):103-112
本文根据中国164个站1951-1995年极端气温资料分析了中国各地区平均最高气温45年来的多年变化特征,指出中国北方趋势变化并不明显,80年代后期有明显上升,西南地区80年代后期急剧下降,长江流域以南6O年代降温后变化不大,青藏高原变化较小。冬季的多年变化也各不相同,有区域性差异。EOF分析表明中国各地大多数年份有相似变化趋势,也有一些年份长江流域以南与其它各地变化相反。  相似文献   
176.
灰色系统理论在估产中的应用:以吉林省梨树县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树清  陈春 《地理科学》1998,18(6):581-585
以吉林省梨树县为例,阐述了利用灰色系统进行了玉米气象估产的方法,其中包括用GM(1,1)模型进行了趋势产量预测,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确定主气象因子群,以及利用GM(1,1)进行气象产量预测等。  相似文献   
177.
为了探索新的地震灾变预测途径,探讨了集不同手段之长所构筑的一种新模式,其方法是在灰色模型(GM(1,1))的基础上划分多个与预测值平行的状态区间,考察下一步状态的转移概率,形成灰色马尔柯预测模型,将震级和时间等作为预测要素,通过模型给出了其变化的灰区间和是了大可能值,实例表明,由于灰色预测和马尔柯夫转换概率矩阵两者互补优势,形成的新模型优化了预测结果,作为新方法,灰色马尔柯夫模型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8.
根据世界上308座水库资料,用灰色聚类法研究了长江三峡工程水主加诱发地震的最大震级。结果表明,在坝址花岗体内诱发地震的震级不会高于4.0级,在庙河一香溪段,香溪-巴东主加段诱发地震的最大震级不会高于5.0级。  相似文献   
179.
全球农作物对大气CO2及其倍增的吸收量估算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王修兰 《气象学报》1996,54(4):466-473
根据农作物产量资料(FAO1992年),计算出中国和全球各种作物对CO2的吸收总量分别为5.5×108t/aC和28.9×108t/aC。同时以不同CO2浓度下小麦、玉米、大豆等全生育期光合速率实验数据直接计算的C吸收量为对照,与相应的中国产量资料计算结果比较,两者相差2.6%。从而进一步依据作物对CO2倍增反应诊断实验结果,推算出大气CO2浓度比目前倍增(700ppm)条件下,中国和全球农作物吸收CO2总量将增长21%-26%,分别为6.6×108t/a—6.9×108t/a和34.1×108t/a—36.2×108t/aC。研究还表明,单位面积作物年吸C量全球(3.2t/(hm2·8))比中国(4.2t/(hm2·a))低25.4%,而且C4作物普遍高于同类C3作物。  相似文献   
180.
青藏高原的抬升和夷平过程对气候与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统地讨论了高原隆起的早第三纪至现代青藏高原的7次抬升过程对气候和环境的影响,应用气象学理论分析了当时气候形成的原因,主要结论;(1)高原隆起前的干热气候是由于隆起全球地势平坦,致使大气热机效率很低之效;(2)渐新世初高原的水平尺度达到斜压大气地转适应的临界尺度,大气环流从南北两极“两涡对峙”突变成地球三极的“三涡鼎立”气候发生突变;(3)分析了2.5Ma时高原抬升到2000m这一重要临界高度后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