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3篇 |
免费 | 26篇 |
国内免费 | 4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2篇 |
大气科学 | 11篇 |
地球物理 | 31篇 |
地质学 | 157篇 |
海洋学 | 6篇 |
天文学 | 1篇 |
综合类 | 15篇 |
自然地理 | 17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22篇 |
2021年 | 20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22篇 |
2018年 | 23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16篇 |
2014年 | 25篇 |
2013年 | 22篇 |
2012年 | 22篇 |
2011年 | 26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25篇 |
2008年 | 21篇 |
2007年 | 14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郭来喜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1993,5(2):16-22
新疆幅员广阔,深居内陆,自然复杂,人文多样,是中国旅游资源特丰区。通过组织跨部门,多学科的专家按照《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实地考察,对新疆旅游资源的丰度、类型、功能、地域结构给出了新评价,确认它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后备基地。从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心,毗邻八国的特殊区位,以及世界旅游重心东移,中国旅游资源开发向内陆推进的多维多元化出发,提出了树立超前意识以市场为导向,深层次,高品位,多元化开发新疆旅游资源的新方略。即确立发展大旅游业的战略观念构建“引爆工程”、“转动效应”的特种旅游、专题旅游和常规旅游项目,完善旅游管理体制,发展以航空运输为主体的综合运输网络,强化旅游软硬件设施,建设能满足不同层次需求、富有特色功能、具有国际意义的国家级旅游地域新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142.
以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为例,借助GIS软件及统计软件,初步选取17个对耕地质量有重要影响的自然、社会经济和区位因素,采用指数和法及因子分析法进行五华区耕地质量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指数和法和因子分析法的评价结果大体一致,昆明市五华区耕地质量等级为三级,耕地主要集中分布在西翥街道办事处,区域耕地质量总体偏低,高质量的耕地少,约占区域耕地面积的25%,中低等质量耕地面积多,约占区域耕地面积的75%;区内耕地质量主要受坡度、距中心城镇及道路远近、土壤因素的影响;不同类别的耕地质量等级亦不同,水田、水浇地的质量等级高于旱地质量等级。 相似文献
143.
城市边缘区耕地面积变化时空特征及其驱动机制——以北京市顺义区为例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城市边缘区的土地资源紧缺而利用方式多样,土地利用变化既与城市发展有关又和粮食安全密切联系,因此加强城市边缘区的土地利用研究既必要又迫切。利用1990年和2000年TM影像获取的土地利用数据、 1991~2002年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借助GIS空间分析方法以及数理统计方法,系统探讨了北京市顺义区耕地流失的时空格局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结果显示,1990~2000年顺义区流失耕地的57%转为建设用地,43 %转为生态用地。农用地中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大幅减少,菜地和果园面积快速增加。工业发展是耕地流失的第一驱动力;人口城市化、房地产发展等加速耕地流失。 相似文献
144.
河口三角洲地区宜居人口容量估算 ——以广州原南沙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不断有位于河口三角洲区域的县区升级为国家级新区,科学地估算这些县区的宜居人口容量是新区规划的前提。文章通过选取河口区人居自然环境主导因子、提取人口承载区和参考同类区域平均人口密度和相关国家标准等环节,构建了一种基于人居环境适宜性的河口三角洲地区人口承载力的估算方法,并估算了广州原南沙区宜居人口容量。结果显示:原南沙区宜居人口容量为87万人,宜居人口密度为2 776人/km2,其中,南沙街23万人,黄阁镇21万人,万顷沙镇为19万人,横沥镇为13万人,珠江街为11万人。考虑到地基和经济发展差异,南沙区宜居人口密度与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间和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的人口密度有较好的可比性。文章所用方法突出了水文与地质条件的约束作用,可用于估算河口三角洲地区人口容量。 相似文献
145.
146.
中心商务区的建设是城市经济水平的折影。中心商务区的3个发展演化阶段:前现代主义的中心商务区、现代主义的中心商务区、后现代主义的中心商务区。从发展战略角度出发,广州市以珠江新城为中心的中心商务区应致力于后现代主义的中心商务区建设,与传统中心商务区形成系列化、互补协调的中心商务区系统。根据广州市建设后现代主义中心商务区的条件并参照国内外中心商务区建设的经验,广州以珠江新城为中心的中心商务区建设应在增强自身吸引力的同时,导入后现代主义开发意识,以适合新世纪新经济、新文化等新形势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47.
为分析“机器代人”影响下的劳动密集型城镇新增长动力,文章构建了“机器代人”背景下城镇新增长模式的分析框架,以珠三角城镇增长的代表性地区--佛山市顺德区为案例,重点从技术、产业、人口和空间4个方面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机器代人”的推广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地区的技术升级,企业和政府共同推动着地区技术升级路径从“二次创新”走向“一次创新”。技术升级对产业升级和人口变化产生重要的影响,一方面促使了家电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对自动化设备的需求又带动了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削减了普通劳动力需求,催生新的就业机会,促使地区就业结构变化。产业升级和人口变化共同促进空间组织产生变化,创新要素在空间上扩散与集聚,区域形成“大集聚、小分散”的格局,边界地区成为区域新的增长核心。在“机器代人”影响下顺德区形成了技术、产业、人口和空间相互影响与促进的城镇新增长模式。 相似文献
148.
山岳旅游地生态服务价值时空分异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以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山岳型旅游地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为例,估算了风景区景观生态服务价值,分析1986年、1997年、2009年风景区景观生态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特征,并运用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生态服务价值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以期揭示风景区景观生态服务价值与环境因子间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1.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景观类型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最高为水体(9 3707元/(hm2.a)),最低为裸地(354元/(hm2.a)),建设用地价值(12 000元/(hm2.a))仅高于裸地、农田、灌草等景观类型,杉木林、马尾松林、竹林、阔叶林等森林景观服务价值相差不大;2.风景区内景观生态服务价值在1986—1997年间服务价值有较大损失,在1997—2009年间得到一定程度弥补,但1986-2009年间景观生态服务价值变化呈亏损趋势,植被景观类型向建设用地的转变导致景观生态服务价值的降低;3.风景区内景观类型生态服务价值与环境因子(坡向除外)间呈现中等相关性,其中,郁闭度与生态服务价值相关系数最高(0.7**),环境因子中蓄积量与郁闭度相关系数最高(0.86**);4.植被景观生态服务价拟合结果(R2=0.7524,p<0.0001)值优于非植被景观(R2=0.5370,p<0.0001),拟合效果能较好地揭示景观类型生态服务价值与环境因子间的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149.
河南省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河南省对外开放态势入手,较详细地分析了近年来尤其是"十一五"期间外部因素对河南省经济发展所起到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新形势,提出为了更好地利用外部因素,需要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根据河南省的优势,河南省内陆开放高地的打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承接产业转移,形成产业集聚高地;加快综合保税区建设,形成开放制度创新高地;提高外资利用质量,形成利用外资高地;打造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形成服务外包高地。 相似文献
150.
Robert L. Ellison 《Journal of Paleolimnology》1995,13(1):51-63
Tests of testate amoebae extracted from samples of bottom sediments from 33 tarns in the English Lake District reveal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ir distribution and physical-chemical parameters of the tarn waters.Nebela and several species ofDifflugia appear to prefer more acidic conditions, i.e., pH less than 6.2, while others such asCentropyxis, Lesquereusia and some species ofCyclopyxis andDifflugia are more common in lakes with pH's above that value.Using these data, and inferring rates of sedimentation from the densities of tests found in a 6-m core, a paleolimnological history for the past 11 000 years is presented for Ullswater (English Lake District). The record of testate amoebae, beginning shortly after deglaciation, depicts an uneven increase in acidity and a history of episodes of rapid and slow deposition that correlate reasonably well with paleoclimatological changes and anthropogenic alterations in the catchment.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