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6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73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现有高速公路设备设施管理系统对时空数据管理能力上的不足,强调了时空数据对管理高速公路设备设施的必要性.在双时态关系数据结构的基础上,结合空间数据模型提出了双时态空间数据模型,并依据高速公路设施管理的特点构建了相应的数据结构和数据操作步骤.为实现高速公路设施管理从三维空间化到时间空间四维化的跨越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82.
马自强  陈锴 《测绘科学》2013,38(1):176-179
我国的智能交通系统(ITS)研究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在技术实现方面,从基于单频GPS的导航向着基于CORS的精密定位导航发展;从单纯GPS导航到多传感器技术导航,再到基于GIS平台的数据采集、分析与管理、智能决策、信息处理与发布、综合调度和诱导等全方位功能的发展,收费系统从人工收费到电子收费并向GPS/GIS自动收费的方向发展,无人驾驶是智能汽车的必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3.
应用rDNA-ITS和线粒体cox1片段扩增序列,分析了厦门杏林湾的2株绿色未知江蓠(Gracilaria sp.;四分孢子体GR-1和雌配子体GR-2)及2株紫褐色真江蓠(G.vermiculophylla;四分孢子体PU-1和雌配子体PU-2).运用MEGA5.0估算了4个供试样本与GenBank中相似度最高序列的遗传距离并构建了系统发育树.ITS序列分析显示绿色未知江蓠GR-1、GR-2都与真江蓠聚集在一起,推断两者与真江蓠的亲缘关系非常近.cox1片段序列分析表明,绿色未知江蓠GR-1、GR-2和紫褐色真江蓠PU-1、PU-2都与索引的真江蓠聚集在相同类群.其中GR-1、GR-2与真江蓠JQ619142、JQ619143的相似度都为100%,它们之间的遗传距离范围在0.000~0.002,低于种群内部的遗传距离范围0.000~0.015,从分子水平上确定了绿色未知江蓠是真江蓠.联合ITS和cox1片段序列的分子标记适用于真江蓠的种质鉴定.  相似文献   
84.
利用SSu rDNA和ITS分子指标,结合GenBank和其他文献中的基因序列构建了系统树,对一株分离自我国南海的亚历山大藻"塔玛复合种"NH01进行了鉴定,发现SSU rDNA和ITS序列构建的系统树中,不同地理基因型的"塔玛复合种"均构成独立分支.与我国沿海所有的"塔玛复合种"一致,NH01也属于"亚洲温带"型.探...  相似文献   
85.
GPS车载导航系统技术趋势浅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曹晓航 《现代测绘》2006,29(1):14-17
本文通过对GPS车载导航系统的构成及其国内外发展现状的分析,阐明了我国GPS车载导航系统将向信息终端融合化、交通信息实时化、信息服务平台化、数据更新网络化方向发展的技术趋势。  相似文献   
86.
Green macroalgae Chaetomorpha aerea and C. linum are taxonomically confused. In this paper, we tried morphological and molecular analyses to separate these two species. C. aerea and C. linum can be distinguished from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tics, such as frond dimension, cells size and shape, their mean length/width ratios(LWR), and cell walls constriction. Thalli of C. aerea attenuate basipetally, with diameter 270–500 μm at upper portion, 160–360 μm at middle portion, 100–160 μm at basal portion. For the upper part, the length of cells is less than their diameter. Cell walls usually constrict at the dissepiments, which are pellucid or colorless and give the filament beaded appearance. In contrast, thalli of C. linum often have a constant diameter of 90–300 μm within the same individual, cell walls usually do not constrict and cells are cylindrical or barrel shaped. The LWR is larger than that of C. aerea. Results show that the pairwise distance between two species is 3.6%–3.7% for 18 S r RNA gene and 53.5%–54.3% for ITS region. In phylogeny, they distribute at distant clades, which confirms a genetic divergence at molecular level. In addition, morphological data indicates that filament diameter of C. linum samples is highly variable, ranging from 90 μm to 300 μm. Then these two species can be considered as separate species.  相似文献   
87.
从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藻际中分离出一株微型鞭毛藻MMDL4071,经光学显微镜形态学观察发现,该鞭毛藻体长约为3μm,椭球型,头部端具不等长的两条鞭毛;扫描电镜观察揭示了该鞭毛藻的细胞核、色素体、色素体-内质网膜、高尔基体、线粒体以及"9+2"微管结构的鞭毛等亚显微结构.对照培养实验表明该鞭毛藻属于依赖摄食细菌的异养型藻类,并观察到了该藻二分裂的增殖过程.通过对18S rDNA及ITS序列扩增、比对,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综合形态学、生态学特征以及系统发育树分析的结果,该藻被确定为棕鞭藻属的一个未定种(Ochromonas sp.).  相似文献   
88.
利用rDNA和ITS序列对1株裸甲藻的初步鉴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测定了 1株分离自青岛胶州湾海水样品、从形态上初步确定为裸甲藻属 (Gymnodiniumsp,编号为 GYN- 1 5)的核糖体基因 (r DNA)和转录单元内间隔区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 ,并利用该序列对该藻进行了初步鉴定。测定的序列长 2 658bp,涵盖了小亚基 (smallsubunit,SSU) r DNA基因 3'端 1 747bp,ITS1 - 5.8S r DNA- ITS2全长和大亚基 (large subunit,LSU) r DNA基因 5'端 337bp。同源性分析该序列发现 GYN- 1 5与共生甲藻属 (Symbiodinium)中的 2个种 (Symbiodinium californium和 Gymnodinium varians)的对应序列具有很高的相似性 ;3株藻的各段 r DNA和 ITS序列的相似性均为 99%以上 ;以 SSU r DNA序列中的 3个可变区 (V1 V2 V3)和邻接法构建的系统树表明 ,GYN- 1 5与 S.californium和 G.varians构成 1个独立的新的子类群 ,该子类群属于共生甲藻属 ,而与各种裸甲藻的亲缘关系较远。根据这些结果可将GYN- 1 5初步鉴定为属于共生甲藻属。鉴于 GYN- 1 5和其它 2个种所构成的分支明显与 5个已知的子类群 (A,B,C,D,E)不同 ,因此将该分支命名为子类群 F。  相似文献   
89.
报道了首次分离于东海海域的三叶原甲藻(Prorocentrum triestinum Schiller)藻株号(LAMB100721),通过利用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扫描电镜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形态特征、显微结构和分子系统进化进行了详尽描述和鉴定。细胞长卵形或披针形,后端细长且尖,前端圆,最宽部位于细胞中央。顶刺长而显,三角状。壳面光滑,无刺或突起物。刺丝胞孔稀疏而不规则地分布于壳面边缘。叶绿体无具体形状,分布于整个细胞中,细胞核球形,位于中下部。老化的细胞可见细胞边缘的间接带,且间接带表面光滑。细胞长为19~25 μm,平均值为(22.6±0.9)μm;宽为11~16 μm,平均值为(13.2±1.1) μm。所测目标藻株的rDNA ITS序列长度为569 bp,其中GC含量为47.6%。三叶原甲藻系赤潮种,为东海原甲藻春季大规模赤潮的伴随种。加强有害赤潮的预防和监测工作是减少危害的有效途径,而对赤潮原因种的准确识别和鉴定则是基础和关键。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