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0篇
  免费   1656篇
  国内免费   1133篇
测绘学   78篇
大气科学   271篇
地球物理   285篇
地质学   3913篇
海洋学   57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951篇
自然地理   60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172篇
  2019年   203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202篇
  2015年   192篇
  2014年   327篇
  2013年   257篇
  2012年   385篇
  2011年   370篇
  2010年   346篇
  2009年   287篇
  2008年   282篇
  2007年   276篇
  2006年   245篇
  2005年   285篇
  2004年   225篇
  2003年   237篇
  2002年   179篇
  2001年   208篇
  2000年   145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王亮  张应文  杨建辉 《贵州地质》2009,26(3):209-214,217
对1:5万高精度磁异常原始资料数据处理,进行化极、延拓计算7个不同上延高度异常,分析对比所有资料,结合地物化资料,对磁异常平面进行特征分区。又根据已知的白马洞(区内)-杉树林(区外)铅锌矿床成矿带及区内异处的铅锌、铜、锰等矿床(点)的成矿规律和分布特点,圈定了8个异常成矿靶区,19个大型的浅层局部负磁异常,均为有一定找矿意义的磁异常,并推测它们可能为岩体与矿致磁异常(铅锌、铜、锰、铁)等综合引起,在岩体(浅表隐伏的花岗岩珠或岩枝)与围岩接触带、层间破碎带上,应是赋矿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972.
朱光荣 《贵州地质》2009,26(3):177-179,184
从矿区(床)级别的构造尺度入手,通过总结分析,认为矿区由一个小型帚状构造及一个小型反S型构造组成,并对其形成机制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973.
李雪青  陈卫东 《贵州地质》2009,26(3):185-188
交梨汞、金矿床位于三丹成矿带上,汞矿体呈透镜状、扁豆状、脉状赋存于断裂破碎带上,合矿围岩为下奥陶统锅塘组一套斜坡相的粒屑灰岩。其中产于F1断层及其上盘的①、②号汞矿体中有金矿伴生,构成工业矿体。矿石矿物除辰砂外,还有黄铁矿、毒砂、闪锌矿、雄黄及自然金,偶见自然汞;脉石矿物为方解石、白云石重晶石、石英等,金以自然金属态及类质同位素形式分别含于玉髓和黄铁矿、毒砂等载金矿物中。矿体围蚀变强烈,与汞矿有关的蚀变有雄黄矿化、中强硅化、黄铁矿化、毒砂化及玉髓化(硅化),与金矿化关系密切。汞、金矿的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找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974.
贵州区域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建江 《贵州地质》2009,26(4):317-320
根据全省完成的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成果,结合各地行政区面积及山地丘陵比例,采用地质灾害综合发育程度指数法,对9个地区级行政区域进行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分析,划分出的地质灾害高、中、低发育区比较符合省情实际,对地方政府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具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75.
贵州桐梓松坎剖面中、下三叠统发育齐全,化石丰富,出露良好,是研究上扬子地区海相地层的理想剖面之一。根据地层划分与对比,将其分为下三叠统夜郎组、茅草铺组和中三叠统关岭组。该剖面以碳酸盐岩和碎屑岩为主,其中碳酸盐岩占67%,在夜郞组、茅草铺组和关岭组均有分布;碎屑岩占24%,主要分布于夜郎组。研究表明,松坎剖面中、下三叠统是一套多旋回沉积,其中夜郎组包括2个海进海退旋回,属于潮坪、开阔台地和浅滩沉积环境;茅草铺组包括3个海进海退旋回,属于开阔台地和局限台地沉积环境;关岭组总体上为海退沉积,属于局限台地和潮坪沉积环境。在沉积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松坎剖面中、下三叠统的沉积模式,即潮坪-局限台地-浅滩-开阔台地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976.
新平县因其特殊的地理和地质环境,地质灾害高发。采用ETM753与全色波段融合的空间分辨率为15m的遥感图像作为解译的底图,提取四级线性构造信息,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构建标准格网对线性构造的频率和密度进行分析,配以方位频率、方位密度和平均方位密度统计,采用盒计维数法获取线性构造分维特征,将地质灾害与线性构造分析统计结果作叠加分析,研究表明:区内的线性构造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部频率值为3条,4km^2~8条/4km^2和密度值为3~4km/4km^2的区域,NE-SW和NNW-SSE向的线性构造主要控制不稳定斜坡和滑坡发育,NW-SE向线性构造主要控制泥石流发育,全县的线性构造分维值在中国西南地区偏高为1.760。验证了线性构造与地质灾害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977.
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地质灾害危险性模糊评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为地质灾害典型区,但以往地质灾害研究方面工作程度相对较低,影响了该区地质灾害的有效防治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有序进行。本文在钟山区地质灾害规划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该区地质灾害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最终选取地形坡度、岩组结构、植被覆盖率、人类工程活动、降雨量、地震共六个主要地质灾害影响因素作为评价因素集,利用灰色关联度法确定各影响因子的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钟山区内每个网格单元进行模糊综合评判,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得出每个网格单元的隶属度值作为危险性评价结果,按照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对该区进行危险性定量区划。此区划评价结果可供今后该区地质灾害防治、发展规划参考。  相似文献   
978.
梅泓  唐金湘 《安徽地质》2009,19(3):218-221
安徽省桐城市地质环境复杂,是安徽省地质灾害多发频发的地区之一,尤其以小规模的崩塌、滑坡为主,给桐城市人民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并严重威胁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在地质灾害调查的基础上,对桐城市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及特征做进一步的分析研究,以期对桐城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979.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太和花岗岩的成因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攀西地区的太和花岗质岩体和赋存超大型钒钛磁铁矿矿床的辉长岩体在空间上共生,成因上均与峨眉山地幔柱头的上升密切相关.太和花岗质岩体主要由超碱质花岗岩和石英正长岩及少量正长岩组成;富含高场强元素并具高Ga/Al值(3.74~5.63),显示典型A型花岗岩的特征.花岗岩、正长岩和辉长岩的Nb/Ta和Zr/Hf值与洋岛玄武岩(OIB)的相应比值近似.花岗质岩石具较低的87Sr/86Sr初始值(0.7025~0.7049)和正的εNd(t)值(1.9~3.5),与辉长岩的值相近[(87Sr/86Sr)i =0.7049~0.7052; εNd(t) =2.4~3.3].太和花岗质岩体的εNd(t)为正值,显示地幔柱来源的底侵玄武质岩浆对其形成起主要作用.辉长质和花岗质岩石具相似的钕同位素组成,表明其母岩浆来自于同一源区.我们认为太和花岗质侵入体主要由底侵于下地壳的玄武质岩浆分异出的花岗质熔体侵位及随后经结晶分异而形成.因此,晚古生代时幔源岩浆底侵造成的地壳增生在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中表现极为显著.  相似文献   
980.
黑龙江省伊春红星地区大地构造上位于布列亚-佳木斯地块和张广才岭造山带结合部位,区内出露晚三叠世碱性花岗岩,其岩石组合为正长花岗岩、碱长花岗岩、含钠闪石、霓石碱性花岗岩。地球化学上,该套岩石具有富硅、富碱,铁镁比值较高,CaO、MgO含量低,富含F、Zr、Nb、Ce、Ga、稀土元素(REE)、Y和Zn等元素,贫Sr、P、Ti,镓铝比值高,轻重稀土分馏显著,具有强的Eu负异常等特点。在花岗岩成因类型判别图解中,它们均投影在A型花岗岩区,结合岩石具有过碱和相对贫铝的化学组成特征,表明它们应属过碱性A型花岗岩。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上,这套岩石表现出较明显的Ba、Sr、P、Ti的负异常,保留有先期“弧”岩浆作用的地球化学印记,其Y/Nb和Y/Ta比值也较高,分别为1.55—3.27和13.5~44.00,在A型花岗岩岩石学亚类判别图解中,它们均投影在产于后造山环境的A2花岗岩区。根据对岩石地球化学的组成及产出地质背景的分析,表明这套岩石应形成于造山期后的张性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