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4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209篇
测绘学   325篇
大气科学   73篇
地球物理   465篇
地质学   516篇
海洋学   29篇
天文学   265篇
综合类   92篇
自然地理   14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Google Earth在野外初步断裂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卫星影像技术及Google Earth的特点,通过工程实例说明了Google Earth作为卫星影像在野外断裂调查中发挥的作用,总结了Google Earth卫星影像的优劣。  相似文献   
992.
陈曦  王成善  黄永建 《地学前缘》2006,13(6):171-176
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LPTM或PETM)是地球历史中最强烈的全球升温事件之一,又因其温室气体的排放与当前工业废气排放水平相当,因而在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Gaia理论强调生物通过负反馈作用调节全球系统,使之趋于稳定。在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分布于全球不同地区大洋钻孔与陆地剖面P/E界线附近的δ13C变化,综合了P/E极热事件对全球碳循环的影响以及事件的成因。认为P/E极热事件之后,地球系统在生物作用下逐渐恢复平衡。如果将生物与地球作为整体来看,那么这个整体是一个具有自我平衡能力的系统。地球历史中,其他与碳循环扰动有关的地质事件,应该也可以用Gaia理论的思路,从生物调节环境的角度分析碳循环的变化以及地球系统的平衡机制。  相似文献   
993.
Variations of annual and semiannual oscillations in rotation parameter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on the basis of length-f-ay(LOD) as well as atmospheric-ngular-omemtum (AAM) series. These oscillations were determined using band-ass filters. In order to show the character of variations of seaasonal oscillations, amplitudes, phases and periods were computed by a least-quares adjustment with the method of modified harmonic analysis at quarterly intervals. In addition, the seasonal imbalances in LOD and AAM budgets were determined and analysed in a similar way. These discrepancies were corrected for tidally excited effects. The non-tmospheric oscillations without the annual tide effect Sa and the semiannual tide effect Ssa have variable amplitudes between 0.02 and 0.10 msec.  相似文献   
994.
陆地系统科学:地理学的升华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概括对当前学术界关于“地球系统科学”与“陆地系统科学”的理解,提出了“陆地系统科学是地理学的升华”的观点,认为陆地系统科学将是中国21世纪地理学再发展的“框架舞台”,并从多角度对其研究目标、重大科学问题和研究方法等进行了志门评述。作者认为,要发展中国的地理学,必须利用“陆地系统科学”这一框架舞台。但就目前的进展看,“陆地系统科学”这一框架舞台只是一个个雏形,还需要一些具体的研究计划,特别是与区域发  相似文献   
995.
Polarization of the Earth's teleseismic wavefield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96.
地球和月球起源的非传统模型(英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A.A.Mara 《地学前缘》2000,7(1):53-68
46亿年以来 ,地球的内力活动是由地球液体内核上升的富氢挥发物流所维持的。为了解释这些导致地球内核如此巨量氢集中的作用 ,文中提出了一个关于地球、其它行星及作为一个整体的太阳系 ,其起源与演化的非传统的岩石学模型。排氢脉冲导致洋壳扩张的增强 ,而此则与创造出造山带的地壳变动幕相关。随后大洋底板活动的减弱 ,则招致褶皱陆壳的剥蚀 ,并伴有广泛展布的玄武岩岩浆作用 ,以及大洋周边优地槽区的稳定化。地壳发展旋回的有规则重复 ,都与地球历史中岩浆作用、变质作用、成矿作用和全球灾变的特殊特点相关。在最大的地核排氢期间 ,氢流体达到了平流层 ,并在这里形成有高反射力的水冰云。它们增加了地球的反射率 ,并成为地球全球冰封的基础。平流层冰云促进了对臭氧辐射盾牌的破坏 ,从而导致继冰期之后的生物灾难。  相似文献   
997.
地电阻率年变化与气象因素及水位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消除ds 观测资料中的年周期变化,对宝坻、塘沽地震台的地电阻率观测资料与台站附近地区的气压、气温、相对湿度、水位及海水水位的同期资料进行了相关处理分析, 并对地电阻率年周期变化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产生地电阻率与气象要素年周期变化的外因是同一源场作用的结果。 而地电阻率变化的内因,则是基于地下咸水层厚度的改变及地壳应力场的变化。 采用最小二乘法由气象参量和水位变化拟合出地电阻率模型值, 并计算出观测值与拟合值的残差,以消除电阻率观测资料中的年周期变化。结果表明, 近年来华北地区发生的 6级左右地震前,在宝坻、塘沽地震台的观测资料中均存在明显的短期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998.
地球磁极倒转的星地碰撞成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刘广润  张宏泰 《地球科学》2005,30(3):371-376
地球磁场多次发生南北(正负)磁极位置的变换, 即极性倒转, 这已为大家所公认; 但造成这种极性倒转的原因, 则是迄今未能很好解答的一个难题.基于地球磁场的发电机效应理论和星地碰撞的动力效应研究, 探讨了外星撞击地球造成地磁场极性倒转的可能性.研究表明, 当外星沿与地球自转的正逆不同方向撞击地球时引起的地球转速快慢变化, 可导致地球内部核、幔圈层之间的转速相对快慢关系(相对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从而受其控制的液核涡旋方向及相应的地磁场方向也会随之改变, 于是就形成地磁极性倒转.这是一个新的思路, 它给地磁极性倒转提出了一个简明的动力机制解释.   相似文献   
999.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and driving mechanism analysis of vegetation dynamics are essential for promoting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past 20 years,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Altay Prefecture has changed significantly due to global warming. Meanwhile, with increasing human activities, the spatiotemporal pattern and driving forces of vegetation variation in the area are uncertain and difficult to accurately assess. Hence, we quantified the vegetation growth by using the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 on the Google Earth Engine (GEE). Then, the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vegetation from 2000 to 2019 were analyzed at the pixel scale. Finally, significance threshold segmentation was performed using meteorological data based on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results, and the contributions of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ies to vegetation variation were quantified.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vegetation coverage in Altay Prefecture i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north. The vegetation areas representing significant restoration and degradation from 2000 to 2019 accounted for 24.08% and 1.24% of Altay Prefecture, respectively. Moreover, spatial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areas with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between NDVI and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and sunlight hours accounted for 3.3%, 6.9% and 20.3% of Altay Prefecture, respectively. In the significant restoration area, 18.94% was dominated by multiple factors, while 3.4% was dominated by human activities, and 1.74% was dominated by climate change. Within the significant degradation area, abnormal degradation and climate change controlled 1.07% and 0.17%, respectively. This study revealed the dynamic changes of vegetation and their driving mechanisms in Altay Prefecture, and can provide scientific support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life community mechanism theory and key remediation technology of mountain-water-forest-farmland-lake-grass in Altay Prefecture.  相似文献   
1000.
新疆未来暖湿化的预估分析可为区域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提供重要的科学基础。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六阶段(CMIP6)全球气候模式在三种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下的结果显示,新疆地区未来2021~2100年总体呈现气温升高、降水增加的“暖湿化”现象,但这种变化的具体数值和空间分布存在一定差异。其中SSP2-4.5情景下,相对于1995~2014年,预估2021~2040年新疆地区年平均气温将升高1.2℃左右,年平均降水将增加6.8%。对极端事件的预估结果表明,新疆地区未来暖事件将增加,冷事件将减少;极端强降水事件将增多,且高排放情景下的增加更为显著。新疆地区的未来预估分析,将有助于对新疆地区灾害风险时空变化格局的认识,对未来农业方面等风险防范也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