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5篇
  免费   209篇
  国内免费   239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250篇
地球物理   412篇
地质学   762篇
海洋学   276篇
天文学   45篇
综合类   65篇
自然地理   28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研究了3种凡纳滨对虾池塘养殖模式环境因子变化情况和对养殖效益的分析。实验分为3种不同的养殖模式:对虾单养组、鱼虾混养A组、鱼虾混养B组。结果表明:pH变化范围在8.40~9.06之间,其中对虾单养组pH较之两组鱼虾混养组略高,最高值达9.06;COD变化范围在101~211之间,其中对虾单养组COD较之两组鱼虾混养组略高,范围在132~211之间;氨氮和亚硝酸盐氮浓度为对虾单养组>鱼虾混养A组>鱼虾混养B组;异养菌数目和弧菌数目,随着养殖的进行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最大值分别为对虾单养组1.1×106 CFU/mL、2.0×103 CFU/mL,鱼虾混养A组1.45×106 CFU/mL、1.80×103 CFU/mL,鱼虾混养B组1.20×106 CFU/mL、1.56×103 CFU/mL;养殖效益上,总产值、纯利润、亩利润、投入产出比均呈现出鱼虾混养B组>鱼虾混养A组>对虾单养组。由此可见,凡纳滨对虾和鱼类混养,可以在保证水质的前提下,提高凡纳滨对虾养殖规格,提高投入产出比,增加养殖效益,是一种相较于凡纳滨对虾单独养殖优越的养殖模式;而不同规格和数量的鱼类和不同数量凡纳滨对虾的混养,又会产生不同的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02.
103.
库车坳陷克拉2气田异常流体压力演化史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根据克拉2气田现今实测地层压力分析了异常高压发育的特征,并通过流体包裹体测试求取包裹体形成时期的古压力。计算结果表明:下白垩统和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群砂岩储层在距今8~6Ma(康村组沉积期末)时,古压力系数大致为1.09~1.18,发育过剩压力为4.6~9.6MPa的异常高压。在此基础上,以古、今压力数据为约束条件,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定量恢复出下白垩统与侏罗系异常流体压力的演化历史。研究发现:下白垩统储层流体压力经历了沉积型异常流体压力形成发展(白垩纪-库车组沉积期末)和沉积型异常流体压力萎缩—构造挤压型异常流体压力孕育(库车组沉积期末至今)两个阶段。康村组沉积早期沉积型超压开始出现,库车组沉积期末达到顶峰,过剩压力达40~50MPa;此后,在沉积型超压萎缩—构造挤压型超压孕育过程的耦合下,过剩压力曾降至25~30MPa,更新世起超压略有升高。侏罗系流体压力演化较为简单,吉迪克组沉积期开始出现超压,至库车组沉积期末达到高峰,此后异常高压逐渐萎缩。在克拉2气田的主要成藏时期(距今3~1Ma),烃源岩较储层具有更高的异常压力,源—储压力差为10~30MPa。  相似文献   
104.
Understanding how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can best help to accelerate progress in achiev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mains a grand challenge for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 In the context of the global consultation process for preparing a post-2015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genda, various science-based actor networks have emerged, aiming to translate research into political decision-making and to inform transformations towards sustainability. Over the last years, these networks seem to have taken an ever-growing role in structuring the science-policy interface in global sustainability governance. The question arises, however, how they understand and organize ‘scientific knowledge integration’ in sustainability politics.This study offers a structured comparison of twelve global science-based actor networks engaged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It shows that these networks use two types of strategies to foster scientific knowledge integration in sustainability governance. A new framework emerges, in which each strategy corresponds to two main approaches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integration: The entrepreneurial strategy generally seeks to advance advice-oriented and solution-oriented knowledge processes, while assessment-oriented and learning-oriented processes in scientific knowledge integration are mainly promoted through a mediating strategy.  相似文献   
105.
Tashamingo Subdivision in Sinking Creek karst valley, a tributary of the Garretts Spring drainage basin in Jessamine and Woodford counties, Kentucky, was flooded in February 1989. To determine the cause of flooding, the groundwater basin boundary was mapped, discharge data were measured to determine intake capacity of swallets, and hydrologic modeling of the basin was conducted. Swallet capacity was determined to be limited by the hydraulic parameters of the conduit, rather than by obstruction by trash. Flooding from a precipitation event is more likely, and will be higher, when antecedent soil moisture conditions in the watershed are near saturation. Hydrologic modeling shows that suburban development of 20 percent of the southeast basin will cause a small increase in flood stage at Tashamingo Subdivision.  相似文献   
106.
流动环境中倾斜浮力射流的积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槐文信  李炜 《水科学进展》1993,4(4):301-308
给出了基于积分方法的一种倾斜浮力射流的数学模型,且流速、密度和浓度差剖面假定为高斯分布,并导出了用来封闭该数学模型的较为完全的掺入率公式.用计算精度较高的有限分析法计算这类定解问题,计算结果与试验资料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07.
晚石炭世腕足动物古生物地理区形成机制—环境控制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成文 《吉林地质》1994,13(2):13-21
晚石炭世腕足动物地理分布以及散布过程受环境控制。在控制腕足动物地理分布的诸多环境因素中,温度是首要因素,板块构造亦具巨大影响。在腕足动物散布过程中,温度的驱赶作用,洋流的携带作用,海浸与海退等环境因素犹如传送带一样,将腕足动物(幼虫)携带到能满足其生态需要的生存、繁衍场所。腕足动物具快速散布的潜能,该潜能的发挥取决于环境。由于研究的类别以及其所处地质年代不同,各种环境因素控制作用的主次地位可能变更。这就是环境控制论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8.
天山石冰川的形态与发育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耕年  熊黑钢 《地理科学》1995,15(3):226-233
  相似文献   
109.
傅碧宏 《沉积学报》1995,13(4):153-160
根据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中奥陶统和下志留统各组岩石的光谱特征分析,选择了TM3/1(Y)2/3(M)7/5(C)减色比值合成影像对研究区岩石地层层序进行划分和对比,划分出O12、O22、O32、S11和S21等5个影像岩石地层单元,它们与研究区的岩性组一致,但其精度高于研究区1:20万地质图。通过影像岩石地层的对比研究发现,研究区西部皮羌断裂以西在中奥陶世几乎未接受沉积,皮羌断裂以东出现了坎岭组,再往东至研究区东部,中奥陶统沉积较全;早志留世早期研究区西部沉积了海相红层,往研究区东部则相变为海相绿色地层。尤其是通过TM比值图像的分析,发现前人认为分布很局限,但具有很大生油潜力的印干组在研究区分布范围较广,并推断其沉积中心位于与研究区相邻的塔北隆起和北部坳陷一带。这为塔里木盆地油气评价和勘探提供了新的资料,并表明TM遥感数据的应用是沉积盆地油气勘探研究中的一种很有潜力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0.
河谷风演变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浩 《高原气象》1993,12(1):1-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