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543篇 |
免费 | 3641篇 |
国内免费 | 499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854篇 |
大气科学 | 2382篇 |
地球物理 | 5159篇 |
地质学 | 11066篇 |
海洋学 | 2416篇 |
天文学 | 298篇 |
综合类 | 1260篇 |
自然地理 | 174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5篇 |
2023年 | 349篇 |
2022年 | 586篇 |
2021年 | 746篇 |
2020年 | 803篇 |
2019年 | 971篇 |
2018年 | 781篇 |
2017年 | 885篇 |
2016年 | 970篇 |
2015年 | 1005篇 |
2014年 | 1283篇 |
2013年 | 1163篇 |
2012年 | 1261篇 |
2011年 | 1308篇 |
2010年 | 1182篇 |
2009年 | 1212篇 |
2008年 | 1146篇 |
2007年 | 1252篇 |
2006年 | 1255篇 |
2005年 | 1000篇 |
2004年 | 953篇 |
2003年 | 790篇 |
2002年 | 634篇 |
2001年 | 539篇 |
2000年 | 542篇 |
1999年 | 502篇 |
1998年 | 482篇 |
1997年 | 419篇 |
1996年 | 378篇 |
1995年 | 304篇 |
1994年 | 304篇 |
1993年 | 227篇 |
1992年 | 221篇 |
1991年 | 134篇 |
1990年 | 110篇 |
1989年 | 141篇 |
1988年 | 81篇 |
1987年 | 60篇 |
1986年 | 25篇 |
1985年 | 17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4篇 |
1976年 | 1篇 |
1972年 | 1篇 |
1954年 | 1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胶州湾沉积物重金属形态不同浸取方法的比较与污染讯息指示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活性形态对于指示沉积物污染状况具有重要作用;为探寻简洁且能够有效提取重金属活性形态的浸提方法;实验研究了0.1 mol/L和1 mol/L盐酸的单级提取和欧共体标准局(European Community Bureau of Reference)提出的BCR分级提取法对胶州湾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Cr、Cu、Ni、Pb、Zn)和Al、Fe、Mn的浸取效果。结果显示;3种提取方法提取的金属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两种浓度的稀盐酸对BCR方法中的酸可提取态和可还原态金属均具有较好浸提效果;但对可氧化态金属浸提能力相对较弱。不同提取方法的人为信号指数(ASI)计算结果表明;BCR浸取法提取结果的金属ASI值最大;表明其对沉积物中金属活性形态提取效率较高;1 mol/L HCl提取结果的金属ASI值最低;可能是较高浓度强酸使沉积物较大颗粒内层中“惰性”金属被浸取出来;“增加”了金属活性组分的污染讯息信号;对沉积物中Cu、Pb和Zn而言;0.1 mol/L HCl提取结果的ASI值与BCR方法接近。经过Al归一化后;0.1 mol/L HCl浸提的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分布与胶州湾的实际污染状况相吻合;表明0.1 mol/L的HCl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代替复杂的BCR浸取法;此方法可简化重金属活性形态的提取步骤;适合大范围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 相似文献
92.
地下管网地震反应分析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多点地震动激励作用下的地下管网地震反应拟静力分析模型。首先建立基于有限单元模型的地下管网系统刚度方程,接着给出考虑地震动空间相关性及场地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地震动场模拟思路及管网系统地震动施加策略,最后通过解析法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采用本文方法对一"十"字形管网进行了地震反应分析,结果表明:①管线轴向应力沿着管线长度从管线端部向管线交叉点逐步增大,在管线交叉点处应力达到最大值;②与轴向应力相比,尽管管线的弯曲应力不是控制应力,但在管线端部及管线交叉点处弯曲应力值将会有较大突变。因此,对于地下管网而言,在受到地震作用时,不同布置方向的管线之间的相互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93.
94.
浮基多体系统自激运动响应的时域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浮基多体系统上部机构作业时不仅存在多体系统内部各物体间的耦合作用 ,还存在浮基与流场间的耦合作用。本文将浮基在流场中引起的辐射势表示为浮基加速度与时域规范化速度势乘积的卷积形式 ,导出流体动压力及静水系泊恢复力与浮基运动的关系。使用多刚体力学的凯恩方法得到系统的动力学方程。最后给出了在时域中数值求解系统运动响应的具体步骤 相似文献
95.
长江口及邻近海区营养盐结构与限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研究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溶解无机氮(DIN=NO3-+NO2-+NH4+)、磷酸盐(PO43-)、硅酸盐(SiO32-)所表征的营养盐区域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在分析营养盐绝对限制情况的基础上,划分了潜在相对营养限制区域。结果表明,123°E以西近岸表层区域DIN/P比值全年均高于16,而Si/DIN除秋季外基本小于1,显示出长江冲淡水影响下"过量氮"的特征。春夏季河口锋面区(31°~32.5°N,122.5°~124°E)硅藻的大量生长可使DIN/P异常升高和Si/DIN异常降低。秋季研究区域北部DIN/P西低东高且Si/DIN西高东低是由于在高DIN、低PO43-的长江冲淡水影响下,近岸受相对低DIN、高SiO32-的苏北沿岸流南下入侵影响而被分割而成。冬季长江口门东北部存在的高DIN/P和低Si/DIN区则主要由于寡营养盐的黑潮水深入陆架,向东北输送的部分长江冲淡水和增强的苏北沿岸流共同作用造成DIN升高所致。利用Redfield比值进行了不同站位表层潜在相对营养限制情况的区分。近岸123°E以西受高DIN、SiO32-长江冲淡水影响,四季多呈现PO43-潜在相对限制,而在春夏季由于浮游植物的大量吸收PO43-,造成局部PO43-绝对限制及潜在相对限制。春夏季氮限(DIN潜在相对限制)一般发生在外海部分站位,但较为零散。秋季除了东南外海大部分站位外,受苏北沿岸流影响在长江口北部近岸也存在氮限。随着低DIN/P的黑潮表层水(KSW)的入侵加强,冬季外海氮限站位增多。硅限(SiO32-潜在相对限制)在夏季发生在赤潮高发区,而冬季南部存在较多硅限站位表明KSW中SiO32-相对较为缺乏。 相似文献
96.
利用100°E以东地区通过5%质量控制的392个站逐日降水资料,对近50 a我国东部极端降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以1948—1976年和1977—2008年为研究子时段,讨论前后两阶段东部地区的大气湿位涡差异及大气稳定度状况。结果表明:我国东部地区极端降水表现出显著的南北差异;北方尤其是华北东部,极端降水量及其所占降水量比例均有下降趋势,而南方尤其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二者均呈增加趋势。湿位涡呈"南减北增"的趋势,对流稳定度和斜压稳定度在南方均出现变弱趋势,在北方则增强。大气性质的南北显著变化是我国东部地区极端降水呈"南增北减"分布型的一个重要原因。进一步研究表明,高纬度地区300 hPa层在1976年之后表现为温度负距平场中心,使东部地区高空热力性质产生差异,进而影响了对流稳定度的变化;同时冷中心北侧高层西风分量减小,南侧高层西风风量增大,斜压稳定度相应出现减弱和增强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7.
考虑土拱效应预应力锚拉桩土压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预应力锚拉桩设计中土压力计算模式存在的问题,借鉴工程设计中的点锚和格构锚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基于三维土拱效应的土压力计算模式。利用土条极限平衡原理,推导了作用在桩及挡板上的土压力,建立了表征土压力强度的1阶线性微分方程,得到了沿桩身轴线的土压力分布曲线,并从参数 和 的变化对土压力的影响方面,与《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1]和《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3]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桩板上所受土压力沿桩板竖向呈锯齿状分布,土压力强度计算值远小于规范计算值; 的变化对土压力有明显影响,工程设计中不应忽略 对减小土压力的贡献;考虑土拱效应更符合工程实际受力特性 相似文献
98.
99.
100.
则不吓铅锌矿床为冈底斯成矿带中部西段新发现的热液脉型铅锌矿床。依据成矿地质条件、地球化学异常、高磁异常和激电异常、矿体特征等综合分析,区内成矿元素以Pb、Zn、Ag等元素为主,是寻找中低温热液型铅锌银多金属矿的有利地区,并指示其深部可能存在隐伏岩体,地表出露的断裂构造很可能是岩浆侵入在顶部引爆形成的裂隙,而各类岩脉为深部岩体向上延伸的分支。综合认为,该矿床找矿前景很好,后续通过进一步勘查可望取得更大的找矿突破,同时应注意在热液脉型铅锌矿体深部对斑岩型钨钼铜矿或隐爆角砾岩型铅锌银矿的识别和寻找,以拓展区内找矿空间和矿种类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