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8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52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157篇
海洋学   86篇
综合类   52篇
自然地理   35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51.
面对外部国际需求萎缩,内部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传统人口红利、资源环境红利等逐渐衰减,中国经济增长将面临逐步回落到中低增速的“新常态”。从经济地理学角度开展针对中国经济新常态这一新事像及其格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全国31个省区单元(港澳台除外)为研究尺度,通过关键指标,分析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格局态势,开展了类型划分。结果表明:近年来,中国财政收入、电力消费量、铁路货运量指标,主要行业门类,以及投资、出口和消费的增速均呈现明显下降,绝大多数省区与全国发展态势保持一致。将全国31个省区划分为较快增长、下行压力较小和下行压力较大3类区域,下行压力较大区域细分发展阶段型、整体衰退型、能源原材料型以及其他等4种类型,不同类型区域具有明显的地理集聚特征。针对这一轮经济下行风险,不同地区应采取不同的对策,重点关注东北区域的整体衰退风险,以及山西等省能源原材料省区的经济下行风险。  相似文献   
652.
The development of overseas industrial parks is a key component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nd a practical way of promoting inclusive globalization by introducing new forms of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host countries.In this paper,the Thai-Chinese Rayong Industrial Zone(TCRIZ),and the China-Indonesia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Zone(KITIC)are discuss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evolving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tra-jectories through three interrelated conceptual lenses-policy mobility,actor networks,and partnerships.The actor-network theory provides a lens to analyze how policy mobility and partnerships develop for two industrial zone case studies.The development,which involves a multi-scalar process,is shaped by the interactions among the national states,the regional governments and corporations against a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Three types of trans-national actor partnership networks have been identified,namely,hierarchical partnership,spontaneous partnership,and hybrid partnership.A highlight of the study is the role that the partnerships play in the process of policy mobility when it comes to the overseas industrial zones.It is argued that the partnerships are the key to achieving technology transfer on a cross-national basis,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echnology transfer is dependent on partner selection and the roles of the actors in policy mobility.  相似文献   
653.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界定生态福祉概念及其表征、评价方法,借鉴资源诅咒理论,提出广义生态福祉视域下的生态祝福及生态诅咒假说,结合有关年度统计数据、以中国大陆地区为例展开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 从人均生态福祉来看,全国范围内的绝对生态诅咒假设不成立,东、西部地区生态祝福效应显著;② 从农林牧渔产业从业人员比例来看,全国及地区层面的条件生态诅咒假设均不成立,东部地区生态祝福效应显著;③ 从农林牧渔产业产值比例来看,全国及地区层面的条件生态诅咒假设均显著成立。自然生态系统为提高区域人均生态福祉、吸纳富余劳动力就业等贡献显著,但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还需不断降低农林牧渔产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未来,中国应当进一步实施因地制宜的生态保护措施以规避生态诅咒,并通过因时制宜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促进生态祝福效应。  相似文献   
654.
基于遥感技术监测北部湾沿海2000年~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应用多要素数据和LogisticCA-Markov耦合模型模拟土地利用变化并进行多情景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2010年,耕地是土地转化的主要来源,城镇、农村居民点及交通工矿的扩张主要来自于耕地,城镇化加剧增加了耕地保护的压力;2005年~2010年,沿海围填海的速度较快,导致海岸线形态发生显著的变化以及海岸带脆弱性的加剧;基于区域环境与生态保护、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特征和相关规划,设计既有趋势延续、城镇化优先、生态保护优先3种情景,模拟得到2020年、2025年的土地利用分布数据;综合土地利用变化的历史特征和情景分析的结果,提出未来土地利用优化的策略与措施,包括: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及其发展质量,严格保护沿海湿地尤其是红树林湿地,变化热点区域合理规划未来的土地利用方向等。  相似文献   
655.
极化效应、新极化效应与珠江三角洲的经济持续发展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吕拉昌 《地理科学》2000,20(4):355-361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实施优惠政策和灵活措施,吸引了国内、国外大量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形成了以劳动力密集产品为核心的极化效应,在极化效应的有力推动下,20年来,珠江三角洲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成就。进入90年代中期以来,受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以及自身发展中问题的出现,珠江三角洲极化效应明显减弱,经济增长速度减缓,经济进入调整期。珠江三角洲20年的发展已积累了相当的  相似文献   
656.
本文介绍了香港回归及京九线开通后,给京九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创造的良好条件,论述了开展京九沿线地区国土资源及其开发条件调查、评价的必要性和利用遥感进行调查的可能性,以及主要的调查任务  相似文献   
657.
基于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选取1996—2015年长江经济带入境旅游经济发展相关指标,构建旅游经济产业规模指数、产业素质指数及其综合指数,运用数理统计分析和ArcGIS地统计模型,对长江经济带入境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省际差异的时空演化特征进行实证分析,深入探讨入境旅游经济发展的现实格局与内在机理。研究表明:(1)长江经济带各省区入境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总体上呈逐步收敛态势;(2)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三大地区入境旅游经济发展的区域内差异贡献率远强于区域间差异贡献率,下游区域的旅游产业发展对省际差异贡献率最大;(3)2015年长江经济带入境旅游产业综合指数呈“U”型拟合曲线,总体上表现出东强西弱,自西向东愈渐增强;北强南弱,自南向北愈渐增强的发展格局,且区域入境旅游经济非均衡发展趋势仍将持续。基于上述研究结论,针对长江经济带入境旅游经济的持久有序发展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658.
E. Nel  T. Hill   《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2008,72(12):2264-2274
Semi-arid areas are often considered to be environmentally and economically marginal, a situation which has been exacerbated by economic change, shifts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land use, and changing state policy. These themes are explored with reference to a semi-arid landscape, namely the Karoo, which covers some 40% of the geographic space of South Africa and is used primarily for extensive livestock farming. Despite long-term decline in agricultural output, the traditional mainstay of the region, and weakening small town economies, the Karoo's population and the economies of its largest service centres are growing. There are, real socio-economic needs and development backlogs, and the situation has been exacerbated by recent political marginalisation. In this study, the small towns of the region are focal points of investigation and provide a lens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ing demographic and economic dynamics of the Karoo. Most of the region's population lives in these centres which are service, collection, and distribution points for what traditionally has been an agriculture-based regional economy.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ncept of marginalisation with specific reference to historical, economic, and demographic change.  相似文献   
659.
经济全球化下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研究评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马丽  刘毅 《地球科学进展》2003,18(2):270-276
近50年以来,交通与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以往许多限制生产活动区位选择的本地化生产要素丧失了固有的垄断性,国际金融市场自由化降低了资本流通的障碍,标准化生产减少了对工人特殊技能的依赖,因此跨国公司可以在全球范围组织生产活动,但是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又极大地突出了地区企业集聚、地区创新环境的重要性。因此在经济全球化时期,生产活动的空间区位呈现出复杂的集聚或扩散趋势,区域经济空间结构表现为特殊的形式和规律。在最近20年的地理学研究中,出现了大量关于经济全球化时代区域空间结构的讨论。以跨国公司对生产活动空间区位的影响为主线,对近10年来国内外关于经济全球化时期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主要热点问题和观点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660.
合理有序的空间结构可以助推区域实现空间效益最大化。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采用"自下而上"的城市等级及腹地划分方法以及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城市等级、腹地、网络3个角度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演变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等级结构特征明显;南昌、九江周边区域空间邻近效应显著;城镇网络的"核心-边缘"结构特征趋向明显;南昌市对东部区域辐射能力持续偏弱;城市等级划分出现中心城市等级与行政级别"错位耦合"的现象;城市腹地划分"边界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