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9篇
  免费   642篇
  国内免费   1635篇
测绘学   56篇
大气科学   1070篇
地球物理   520篇
地质学   2189篇
海洋学   1375篇
天文学   24篇
综合类   189篇
自然地理   553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70篇
  2020年   162篇
  2019年   202篇
  2018年   182篇
  2017年   207篇
  2016年   188篇
  2015年   217篇
  2014年   255篇
  2013年   341篇
  2012年   244篇
  2011年   261篇
  2010年   207篇
  2009年   270篇
  2008年   282篇
  2007年   286篇
  2006年   303篇
  2005年   212篇
  2004年   236篇
  2003年   192篇
  2002年   202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151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117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3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31.
东昆仑驼路沟钴(金)矿床是青海省发现的首个独立大型喷流沉积型矿床,说明容矿围岩为一套海相火山-沉积岩系。本文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该矿区短沟矿段YM1坑口的硅质钠长岩进行岩石学、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区内钠长岩的形成年龄为(457.3±4.6)Ma,佐证了该矿区喷流作用成岩与成矿的同时性;另外获得9.20~1.10 Ga和2.40~2.50 Ga的2个年龄集中区,说明了研究区基底演化和源区物质的复杂性。Hf同位素显示为两个集中区,其中年龄峰值422~459 Ma的锆石获得εHf(t)值为-0.61~12.72,表明锆石母岩主要为新生的地壳物质,指示硅质钠长岩的形成与海底火山喷发作用密切相关;另外0.85~1.10 Ga的锆石εHf(t)值为-15.09~-0.07,其锆石母岩中主要为再造的古老地壳,表明该区基底源区物质的复杂性。通过区域对比分析,认为驼路沟矿区含矿火山-沉积岩系形成时代与钠长岩年龄、成矿年龄非常接近,喷流沉积时代应为晚奥陶世。  相似文献   
232.
李湘瑞  范可  徐志清 《大气科学》2019,43(5):1109-1124
本文研究了1961~2016年中国北方东部地区夏季极端降水日数和极端降水贡献率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该地区极端降水和普通降水的大气环流和水汽输送的差异。主要的研究结果表明:1961~2016年中国北方东部地区夏季极端降水日数和极端降水贡献率在2000年前后发生显著年代际变化,2000年后夏季极端降水天数和极端降水贡献率显著减少。与1984~1999年相比,2000~2016年在对流层高层从欧洲大陆、中亚到东北—蒙古地区,位势高度异常呈现出“正—负—正”的大气波列,从而造成北方东部地区上空为正压的位势高度正异常控制,伴随着下沉运动,大气层结趋于稳定,这些环流条件不利于极端降水发生。2000年后负位相的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和正位相的北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AMO)共同加强了北方东部地区上空的正位势高度异常。进一步研究表明,极端降水与普通降水的水汽输送和收支以及关键的局地大气系统存在着显著差异,较普通降水而言,极端降水在南北向水汽输送和收支上更强;北方东部地区低空为较强的闭合低压控制,并不断受到高层高位涡空气下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33.
2017-2018年冬季全省平均气温为-19.7℃,较历年同期偏低2.2℃,为1981年以来的第3位,仅次于2000年和2012年。本文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7-2018年黑龙江省冬季气温异常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气环流的异常是造成黑龙江省冬季气温异常偏低的直接原因。东亚季风环流系统表现为:东亚冬季风强度偏强,西伯利亚高压偏强,500hPa东亚大槽异常偏深。分析下垫面外强迫因素,2017-2018年赤道中东太平洋出现拉尼娜事件,分析显示拉尼娜事件发生可能导致冬季风偏强,从而也是造成全省气温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34.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Hadley中心海温资料与降水资料,分析了1993和1994年东亚夏季风异常的天气气候特征以及大气环流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 1993年东亚夏季风弱,副热带西风急流和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来自于孟加拉湾和南海的水汽仅输送到35°N以南地区.东亚地区出现低温凉夏天气.1994年东亚夏季风强,副热带西风急流和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7~8月副高持续偏强并控制日本,水汽可以输送到45°N以北的较高纬度,东亚发生破纪录的热浪干旱.对1993和1994年东亚夏季风异常物理过程差异的研究发现,副热带西风急流中静止Rossby波的传播和热带西太平洋暖池海温距平激发出来的PJ型遥相关波列作用的叠加引起1994和1993年东亚夏季风异常差异.  相似文献   
235.
华东地区地震前兆短期异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书礼  宋治平 《地震》2006,26(1):71-77
通过对华东地区1970年以来发生的14次5级以上地震的研究表明:无论以异常开始时间判断的异常还是以异常结束时间(或转折时间)判断的异常,其空间分布与震前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存在一定关系,并且前兆异常存在不同特征的三阶段性。以前兆的开始时间作为判断标准,异常频次反映出地震孕育的中期阶段信息。以异常的转折(或结束)时间作为异常判断标准,其异常频度具有短期信息。从而提出了异常转折率TAR,研究表明,强震前TAR超过均值的高值异常具有短期信息。通过理论分析后,提出了华东地区中期向短期过渡的综合判断方法。  相似文献   
236.
据湖北省神农架天鹅洞一支石笋11个230Th年龄和254个δ18O数据,建立了28.5~22.0kaB.P.同位素分辨率平均约30a的东亚季风气候变化序列。该石笋δ18O曲线与南京葫芦洞石笋记录在重叠时段基本一致,说明本区石笋δ18O反映了区域性东亚季风经向环流特征。在24.3kaB.P.左右,石笋δ18O明显正偏,持续时间近1ka,指示一次显著的弱夏季风事件,与北大西洋倒数第二次冰漂碎屑事件(Heinrich2)同步发生,可视为东亚季风气候对H2事件的响应。高分辨率的δ18O序列揭示了H2事件的内部结构特征:(1)事件发生的突变性,石笋δ18O记录指示事件发生时在100a内δ18O从-8.59‰迅速正偏为-6.75‰,振幅达1.84‰;(2)事件结束的渐变性,δ18O正偏到-6.75‰后便以阶梯状缓慢负偏到-8.86‰至事件结束,持续时间近900a。这一过程与末次盛冰期东亚季风气候H1事件表现的季风强弱转换方式基本一致,说明末次盛冰期东亚季风气候H型事件具有共同的内部结构特征。研究表明,末次盛冰期东亚季风气候H事件的突变可能受北大西洋驱动并经青藏高原冰川变化放大。  相似文献   
237.
应用特征光合色素研究东海和南海北部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并结合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分析技术,研究了东海与南海北部典型断面浮游植物的光合色素组成,进而由CHEMTAX软件估算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东海断面浮游植物叶绿素a生物量大于南海北部断面。受海水层化结构影响,东海PN断面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形成上层和下层两种类型,上层以蓝藻为主要优势类群;下层以硅藻为主要优势类群。南海北部S断面浮游植物群落形成近岸与离岸两种类型,近岸以硅藻、隐藻、绿藻为主要优势类群;离岸以定鞭金藻、蓝藻、原绿球藻为主要优势类群。初步分析了研究海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相似文献   
238.
美国法尔韦油田位于东得克萨斯盆地中心附近。油田发现于1960年,同年投入生产。原始地质储量为4亿桶,至2003年累计产油2.17亿桶。原油具挥发性,接近饱和。主要储层为下白垩统James组礁石灰岩,主要为骨架粒状灰岩/泥粒灰岩和富含双壳类粒泥状灰岩,各岩相的平均孔隙度一般在7%~11%,但平均渗透率在各岩相中不均,最高达(37~44)×10-3"m2。介绍了该油田的勘探史,描述了盆地构造演化史、含油气系统、地层沉积相和储层特征。  相似文献   
239.
利用WAVEWATCHⅢ海浪模式模拟的1993-2011年中国东部海域19 a冬季逐日海浪场资料以及同期CCMP逐日风场资料,采用奇异值分解(SVD)的方法分析了冬季中国东部海域海浪场与提前0~5 d的东亚大陆地面风场的关联特征。结果发现:海浪场与提前1 d的地面风场的关联更有意义;SVD第一模态和第二模态分别反映了贝加尔湖以东南下的反气旋式偏北扰动大风(或气旋式偏南扰动大风)和中国东部平原入海的气旋式扰动风场(或反气旋式扰动风场)对中国东部海域海浪的扰动影响。此外,SVD分析还揭示了冬季影响中国东部海域海浪的大风关键区和移动路径;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风关键区从贝加尔湖以东逐步由蒙古南下影响中国东北和华北地区,最后到达中国东部海域。  相似文献   
240.
The Ulleung Basin, East Sea/Japan Sea, is a Neogene back-arc basin and occupies a tectonically crucial zon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relative motions between Eurasian, Pacific and Philippine Sea plates. However, the link between tectonics and sedimentation remains poorly understood in the back-arc Ulleung Basin, as it does in many other back-arc basins as well, because of a paucity of seismic data and controversy over the tectonic history of the basin.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ntegrated tectonostratigraphic and sedimentary evolution in the deepwater Ulleung Basin using 2D multichannel seismic reflection data. The sedimentary succession within the deepwater Ulleung Basin is divided into four second-order seismic megasequences (MS1 to MS4). Detailed seismic stratigraphy interpretation of the four megasequences suggests the depositional history of the deepwater Ulleung Basin occurred in four stages, controlled by tectonic movement, volcanism, and sea-level fluctuations. In Stage 1 (late Oligocene through early Miocene), syn-rift sediment supplied to the basin was restricted to the southern base-of-slope, whereas the northern distal part of the basin was dominated by volcanic sills and lava flows derived from initial rifting-related volcanism. In Stage 2 (late early Miocene through middle Miocene), volcanic extrusion occurred through post-rift, chain volcanism in the earliest time, followed by hemipelagic and turbidite sedimentation in a quiescent open marine setting. In Stage 3 (late middle Miocene through late Miocene), compressional activity was predominant throughout the Ulleung Basin, resulting in regional uplift and sub-aerial erosion/denudation of the southern shelf of the basin, which provided enormous volumes of sediment into the basin through mass transport processes. In Stage 4 (early Pliocene through present), although the degree of tectonic stres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mass movement was still generated by sea-level fluctuations as well as compressional tectonic movement, resulting in stacked mass transport deposits along the southern basin margin. We propose a new depositional history model for the deepwater Ulleung Basin and provide a window into understanding how tectonic, volcanic and eustatic interactions control sedimentation in back-arc basi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