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874篇 |
免费 | 912篇 |
国内免费 | 113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95篇 |
大气科学 | 1665篇 |
地球物理 | 1043篇 |
地质学 | 1852篇 |
海洋学 | 591篇 |
天文学 | 33篇 |
综合类 | 421篇 |
自然地理 | 152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4篇 |
2023年 | 116篇 |
2022年 | 240篇 |
2021年 | 337篇 |
2020年 | 298篇 |
2019年 | 379篇 |
2018年 | 237篇 |
2017年 | 289篇 |
2016年 | 307篇 |
2015年 | 340篇 |
2014年 | 368篇 |
2013年 | 450篇 |
2012年 | 358篇 |
2011年 | 388篇 |
2010年 | 310篇 |
2009年 | 353篇 |
2008年 | 373篇 |
2007年 | 396篇 |
2006年 | 324篇 |
2005年 | 264篇 |
2004年 | 232篇 |
2003年 | 218篇 |
2002年 | 165篇 |
2001年 | 174篇 |
2000年 | 164篇 |
1999年 | 133篇 |
1998年 | 109篇 |
1997年 | 108篇 |
1996年 | 98篇 |
1995年 | 77篇 |
1994年 | 86篇 |
1993年 | 52篇 |
1992年 | 40篇 |
1991年 | 31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22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3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3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9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基于集合预报的中国极端强降水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极端强降水天气属于小概率事件,其发生具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预报难度很大。根据Anderson-Darling检验原理研究基于集合预报资料的极端强降水天气预报方法,利用2007—2010年中国T213集合预报资料和2001—2010年6—8月中国降水观测资料,分析观测与集合预报累积概率密度分布函数的特征,建立基于集合预报与模式历史预报累积概率密度分布函数连续差异的数学模型——极端降水天气预报指数(EPFI),并对2011年7月中国极端强降水天气进行预报试验。结果表明,极端降水天气预报指数可以充分利用集合降水累积概率密度分布的尾端信息,为极端强降水提供科学合理的预报,基于中国气象局(CMA) T213集合预报的极端降水天气预报指数可提前3—7 d发出极端强降水预警信号,随着预报时效的延长,预报技巧逐渐降低。研究还表明,模式气候累积概率分布的合理性将直接影响极端强降水天气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32.
以1978—2007年四川省宜宾探空站200 km范围内共45例降雹事件与非降雹事件作为时间样本,将利用T-lnp探空资料计算表征热力、动力、水汽条件、温度、高度等物理参数作为预报因子,采用因子组合分析方法对3244个预报因子进行筛选,找出影响宜宾探空站附近降雹的预报因子,并计算得到它们的阈值及组合关系,建立了冰雹预报指标判别式。两个主要因子为400 hPa饱和湿静力温度与850 hPa湿静力温度之差 (Tσ400*-Tσ850) 和400 hPa与地面垂直气压梯度之差 (Gz400-Gzsurface),两个条件因子为700 hPa水汽压与饱和水汽压之差 (e700-es700) 和700 hPa露点温度与饱和湿静力温度之差 (Td700-Tσ700*)。将2008年全年732例时次的T-lnp探空资料代入判别式进行试报,探测率为84%,空报率为67.7%,成功指数为30.4%,试报结果表明:基于探空资料因子组合分析方法得到的冰雹预报指标判别方法可行,具有一定准确性。 相似文献
33.
福州市地表干湿分布特征及其与农业干旱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常规资料、NCEP再分析等资料,对060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造成华南持续特强暴雨的特点及成因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虽然碧利斯最强时只达强热带风暴强度,但在其登陆后与强西南季风持续地相互作用,在台风南侧形成强盛的水汽输送和辐合上升机制,且辐合上升运动、高层辐散及水汽辐合中心强度异常强盛,为近年台风少有,且大暴雨区与强水汽辐合上升中心十分吻合;华南持续5天强暴雨与台风低压与西南季风持续结合及副高断裂有密切关系;碧利斯对促使西南季风明显增幅北抬也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4.
为研究库车坳陷中-新生代物源变化与南天山构造演化的关系,对该坳陷中-新生界砂岩进行了系统取样,应用Dickinson砂岩分析方法详细研究了其沉积背景和物源变化。库车坳陷中-新生代沉积物源始终为再造山旋回带,自老到新砂岩中不稳定岩屑组份的含量有规律地变化:从三叠系到侏罗系,岩屑组份中沉积岩岩屑含量最高;白垩系中变质岩岩屑增多;新生界特别是新近系,碳酸盐岩岩屑所占的比例很大。岩屑组份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天山地区隆升和剥蚀的一个历史过程。随着山脉隆升幅度和剥蚀强度的加大,古生界变质岩和碳酸盐岩逐步接受剥蚀,并在白垩纪以后成为盆地沉积物的主要物源。根据风化指数半定量计算的结果,结合前人古气候的研究成果,早-中三叠世该区沉积物风化程度低,推测此时地形高差较大;在晚三叠世至晚侏罗世该区风化程度较高,地形起伏较低;白垩纪是一个转折期,沉积物风化程度由强转变为弱,地形高差在该期也有所增大;古近纪延续了这种趋势。新近纪以后地形高差显著加大,沉积物风化程度明显降低,说明此时南天山的隆升速率和库车坳陷的沉积速率都很快,源区与沉积区的距离很近。 相似文献
35.
MODIS数据的水浇地提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浇地是土地覆盖分类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类型, 依据水分亏缺指数(WDI)与土壤水分的相关性, 计算了监测时间内WDI的变化情况, 用降雨资料去除了由于降雨引起的WDI的变化, 进而提取了研究区的水浇地分布。结果表明:(1)提取出的水浇地在数量上与统计资料相比, 除山西省偏差相对较大外, 其余各省偏差均小于7%, 提取出的结果与统计资料具有可比性。(2)提取出的水浇地在空间上多成片出现在河流、湖泊、水库附近、灌区和绿洲上, 与已知的水浇地集中区一致。(3)利用TM影像对提取结果进行了初步判断, 其中山西省的正确率较低, 只有64%, 其余各省正确率均在70%以上, 新疆的正确率最高为92%。 相似文献
36.
地形地貌参数指标是分析区域活动构造的有力工具。本文以渭河上游流域的活动构造研究为例,通过提取地貌的参数指标,如面积-高程积分(Hi)、流域盆地不对称度(AF)、山前曲折度(Smf)以及谷底宽度与谷肩高度的比值(Vf)、盆地形状指数(Bs)等,然后对地貌参数指标等级进行算术平均化(S/n),可得到区域的相对构造活动程度(Iat),分为:低、中等、高、较高四类等级。研究认为渭河上游流域的构造活动程度相对高(Iat=1.50),这种方法对探讨整个区域活动构造的差异性具有很好的效果和意义。 相似文献
37.
38.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admium and lead in the sediments of the western Anzali wetlands on the coast of the Caspian Sea (Ira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asool Zamani-Ahmadmahmoodi Abbas Esmaili-Sari Jahangard Mohammadi Alireza Riyahi Bakhtiari Mozhgan Savabieasfahani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2013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total cadmium (Cd) and lead (Pb), their bioavailable fractions and total organic matter in sediment from Anzali wetlands are provided. Total sediment Pb was higher than Cd (34.95 versus 0.024 μg/g dry weight). The geoaccumulation index indicated that the sediment was “uncontaminated”, but some stations were categorized as “unpolluted” to “moderately polluted”. Less than 0.01 of Pb existed in exchangeable and carbonate fractions. The sum of exchangeable and carbonate-bound fractions of Cd was 42%, suggesting that Cd poses high risk to the aquatic ecosystems. Total Cd and Pb exhibited positive relationships with total organic matter. Considering spatial distribution maps of total and bioavailable fractions of metals suggested that high concentrations of metals does not necessarily indicate high bioavailable fraction. The methodologies we used in this study can be in mor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aquatic ecosystems, as well as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of metals, and remediation programs. 相似文献
39.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