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52篇
测绘学   79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38篇
地质学   157篇
海洋学   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25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421.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is used to identify areas of high archaeological potential in a portion of northwestern Belize. The predictive modeling process involves remotely sensed imagery,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data and techniques, and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pproaches. Predictive variables represent both the pre-historic current landscape of the ancient Maya and the present day physical landscape. An optimal predictive model obtained using logistic regression includes one variable derived from a Landsat image representing contemporary vegetation patterns associated with Maya settlement and two variables derived from a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 and an analog hydrography map representing resource endowments relevant to the ancient Maya. The predictive model identifies several areas of high archaeological probability as well as areas that are unlikely to contain any archaeological remains. Results can be used to inform future field surveys in a more cost efficient manner. Prior research has utilized remote sensing and GIS approaches for Maya site identification in the southern lowlands region of the Mexican Yucatan peninsula and the northern lowlands of Peten, Guatemala. This research represents the first landscape archaeological approach using satellite imagery for the Maya region in northwestern Belize.  相似文献   
422.
Jose Luis Antinao  John Gosse   《Geomorphology》2009,104(3-4):117-133
The distribution and age of large (> 0.1 km2) Pliocene to recent rockslides in the Chilean Cordillera Principal (32–34.5 S), the Southern Central Andes, has been analyzed to determine the rockslide triggering mechanisms and impact on regional landscape evolution. Most of the rockslides appear in the western Cordillera Principal and cluster along major geological structures. Variographic analyses show spatial correlation between rockslides, geological structures and shallow seismicity. A relative chronosequence was calibrated with existing 14C and 40Ar/39Ar dates and new cosmogenic nuclide exposure ages for selected rockslides. Rockslide-induced sediment yield was estimated with empirical relations for rockslide area distributions. Throughout the Quaternary, rockslides have delivered sediment to streams at rates equivalent to denudation rates of 0.10 ±0.06 mm a− 1, while estimates using short term (20 a) seismicity records are 0.3− 0.2+ 0.6 mm a− 1. The estimates of sediment transfer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rockslides reflect a landscape in which tectonic and geological controls on denudation are more significant than climate.  相似文献   
423.
浙江江郎山丹霞地貌发育的年代与成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article revealed the uplift age of red-bed basin to be 77.89±2.6 MaBP (K2) I.e. Late Cretaceous, and it is the first chronological datum of Danxia landform research in China.  相似文献   
424.
曾辉  唐江 《地理科学》1999,19(1):73-77
对常平镇1988 ̄1996年期间景观阻力转移情况和动态变化进程进行了研讨,重点分析非农用建设用地的主要来源,自然和农业组分向城镇转移的基本模式和景观动态变化的主要阶段。研究表明,常平镇城镇用地规模不断膨胀的主要来源依次是农田、果园和水体、林地受地形影响,转移量最少;自然和农业组分向城镇转移主要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模式,直接模式是组分转移的主要方式;全镇过去8年的景观动态变化过程可分3个阶段,即1988  相似文献   
425.
丹霞地貌与岩溶地貌旅游景观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丹霞地貌与岩溶地貌的旅游景观进行系统比较,揭示两者在发育条件及分布特点、自然及人文旅游景观方面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在发育条件上,两者的岩性、构造环境和主要外营力均存在显著差异;另一方面,两者的发育又都依赖于一定的水热条件和密集的节理裂隙.在空间分布上,两者发育最典型的地区均在我国南方亚热带、热带湿润区;其中,东南地区尤以丹霞景观见长,西南地区更以岩溶景观取胜.自然景观方面,丹霞景观与岩溶景观在类型、外形、组合上有较多相似之处;两相比较,岩溶风景胜在山奇洞奥,而丹霞风景则胜在赤壁丹崖.人文景观方面,丹霞地貌  相似文献   
426.
湿地景观变化过程与累积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47,自引:5,他引:42  
湿地在流域中处于水陆交错的特殊过渡区域,是地表重要的景观覆盖类型和生态系统。湿地具有独特的水文、土壤和植被特征,在维护区域/流域生态平衡和环境稳定方面发挥巨大作用。湿地景观变化过程主要表现为景观格局和过程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相互作用过程。该过程对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以及物种迁移产生作用,对地理环境也产生巨大环境效应。湿地景观变化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紧密相关,与人类活动影响息息相联。至今,人类已把天然的湿地景观格局改变为受人类支配的土地利用格局。自然湿地景观格局的变化过程对湿地生态系统以及其他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初级生产力产生显著影响,对局地、区域及全球气候环境、水文环境、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产生显著而深刻的影响。湿地景观变化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尤其对认识全球气候变化、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变化的区域响应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27.
螺髻山冰川地质遗迹景观地具有丰富的资源景观,如古冰川地貌景观、温泉景观、岩溶景观、土林景观。其中尤以螺髻山上有限的范围内却保存着齐全的各类冰川地质遗迹景观最具特色。这些地质景观资源具有重要的科学考察意义和旅游观赏价值,是螺髻山地区宝贵的资源。文章细述了各个景观资源的特征,提出了建设螺髻山冰川构造地质公园的构想建议。本项研究旨在以开发地质资源达到保护地质遗迹为目的,从而进一步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28.
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南部的榕江县,是一个以侗、苗等少数民族为主聚居的边远山区,群山环抱着一个断陷成因的红色盆地,丹霞地貌发育,自然生态环境独特,民族风情浓郁。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的旅游开发,必将促进榕江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使隐匿大山深处的这颗红宝石放出异彩。  相似文献   
429.
基于RS和GIS的九龙江河口湿地景观变化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86年和2000年遥感影像作为基本信息源,在RS和GIS技术的支持下,建立湿地空间数据库。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选取反应景观空间结构和景观异质性的指数,对九龙江河口湿地景观空间格局的变化情况及其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986-2000年,湿地景观发生子较大变化,人为因子是九龙江河口湿地景观变化的直接驱动力,自然因子以不同强度和方式影响湿地景观的演化。  相似文献   
430.
以上海西郊湿地为例,探讨基于水环境保护理念下的湿地景观规划方法。即从现状条件出发,以水环境保护为出发点,规划设计生态沟渠、表面流人工湿地、潜流人工湿地、高草湿地、低草湿地、湿生和乔灌木湿地,辅以排污权交易制度,建立健康的湿地生态环境,形成优美的、具有丰富动植物类型的充满生机的湿地生态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