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3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0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73篇
地质学   49篇
海洋学   16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38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Climate change is identified as a major threat to wetlands. Altered hydrology and rising temperature can change the biogeochemistry and function of a wetland to the degree that some important services might be turned into disservices. This means that they will, for example, no longer provide a water purification service and adversely they may start to decompose and release nutrients to the surface water. Moreover, a higher rate of decomposition than primary production (photosynthesis) may lead to a shift of their function from being a sink of carbon to a source. This review paper assesses the potential response of natural wetlands (peatlands) and constructed wetlands to climate change in terms of gas emission and nutrients release. In addition, the impact of key climatic factors such as temperature and water availability on wetlands has been reviewed. The authors identified the methodological gaps and weaknesses in the literature and then introduced a new framework for conducting a comprehensive mesocosm experiment to address the existing gaps in literature to support future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on wetland ecosystems. In the future, higher temperatures resulting in drought might shift the role of both constructed wetland and peatland from a sink to a source of carbon. However, higher temperatures accompanied by more precipitation can promote photosynthesis to a degree that might exceed the respiration and maintain the carbon sink role of the wetland. There might be a critical water level at which the wetland can preserve most of its services. In order to find that level, a study of the key factors of climate change and their interactions using an appropriate experimental method is necessary. Some contradictory results of past experiments can be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methodologies, designs, time periods, climates, and natural variability. Hence a long-term simulation of climate change for wetlands according to the proposed framework is recommended. This framework provides relatively more accurate and realistic simulations, valid comparative results,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and supports coordination between researchers. This can help to find a sustainable management strategy for wetlands to be resilient to climate change.  相似文献   
82.
以苏州湿地自然教育近10年的探索实践为例,总结了苏州自然科普“阵地+队伍+课程”的经验与成效,指出目前存在人员专业度、稳定性和行业认可度等问题,并提出自然科普专业课程、“双轨制”人才培养模式和校本教材3方面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湿地自然科普发展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
通过对黑龙江省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状况和火灾特点的分析,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及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地区的林火管理提出具体建议。研究表明,在防火季节,有效地控制火源,提高当地居民的防火意识是预防火灾的关键;此外,保证保护区水源供应在火灾预防中起着关键作用。研究结果可为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的林火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4.
以青海湖流域为研究区域,以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以景观指数为空间分析方法,从流域和县域两级水平对青海湖流域1977-2000年湿地景观变化进行空间分析。结果表明:近30年青海湖流域湿地面积净减少101247hm2,斑块数目增加了1099个,破碎程度明显增加,分离度呈上升趋势,分维数逐渐变小趋近于1,人类活动的加剧导致青海湖流域湿地景观空间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85.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资源、环境、人口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土地资源能否生产足够的食物供养未来人口的问题受到普遍关注。基于1997—2006年辽宁省10 km×10 km分辨率的气象资料,通过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和农业生产力模型计算了农田、草地和湿地的生产力及其动态。结果表明:近10 a来辽宁省年平均气温呈略下降趋势,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1997—2006年辽宁省植被年平均总净第一性生产力为(农田、草地和湿地)3.63×107 t•yr-1,其中农田、草地和湿地分别为2.18×107 t•yr-1、0.99×107 t•yr-1和0.46×107 t•yr-1。应用人口承载力模型计算出在宽裕型、小康型和富裕型3种消费水平下1997—2006年辽宁省的年平均总人口承载力,分别为2226.9万人、2035.3万人和2015.1万人。  相似文献   
86.
洞庭湖区湿地生物资源特征及生态系统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庄大昌 《热带地理》2000,20(4):261-264
洞庭湖湿地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湿地生态景观系统,生态资源十分丰富,其中植物资源1428种,鸟类资源216种,鱼类资源119种,哺乳类22种,两栖爬行类27种及其它大量的野生生物资源。根据生物资源的分布状对湖区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了分类,即环湖丘岗生态系统,湖州草滩生态系统,湖岸带生态系统,浅水层生态系统、深水层生态系统。在此基础上,对湖区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按直接利用价值和间接利用价值进行了分类,最后对湿地生物资源保护和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就今后本区湿地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87.
王天佑  夏品华  林陶  杜欣 《湖泊科学》2021,33(3):774-784
为深入了解湿地周丛生物碳(C)、氮(N)、磷(P)生态化学计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对贵州草海湿地4种不同生境(湖滨带、人工湿地、农田沟渠、污水处理厂)中周丛生物两个生长阶段(生长期和衰老期)的C、N、P生态化学计量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体营养指数依次为污水处理厂(51.55±4.50)>农田沟渠(50.41±4...  相似文献   
88.
张家口地区有丰富的湿地资源,张家口的河流、湖淖等湿地对京津地区的水资源供应与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的平衡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重大,本文对该区域主要湿地现状、导致其退化的主要原因与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当前湿地保护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89.
衡水湖湿地水环境分析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衡水湖是华北平原惟一保存完整的内陆淡水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本文通过对衡水湖湿地水环境监测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了衡水湖湿地水环境质量现状。结果表明:衡水湖在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通过实施一系列严格的保护措施,目前水质仍保持较好。为了进一步保护衡水湖良好的生态环境,充分发挥衡水湖的生态功能,结合衡水湖的实际,提出了水环境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90.
马鞍山市江心洲湿地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围绕马鞍山江心洲湿地的发展规划,分析了湿地现状及因港口、城市发展所面临的保护与发展问题。以当今湿地与水资源保护为前提,探讨了江心州湿地开发利用战略与保护措施,提出了湿地保护与发展兼容的若干经验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