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10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60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257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15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重庆市自然灾害管理综合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重庆市自然灾害情况和自然灾害信息管理现状分析入手,构建了该市自然灾害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目标、整体设计和界面的开发。该市自然灾害管理信息系统主要由4个模块组成:自然灾害数据库模块、远程通信管理模块、应用分析模型库和决策支持模块四大部分,四大模块通过一定的数据接口连结,成为一体化系统,对市自然灾害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测,从而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2.
本文根据矿石特征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了重庆秀山小茶园一带锰矿床含锰岩系的物质来源、沉积环境和成因。该含锰岩系赋存于南华系大塘坡组一段。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主成矿元素Mn与Al_2O_3、SiO_2呈明显负相关,与MgO、CaO呈明显正相关,Ag、As、Sb平均含量明显偏高,显示研究区含锰岩系为热水沉积成因;Co/Zn-(Co+Ni+Cu)图解、(Co+Ni+Mn)×10-Fe-Mn图解和Y×P_2O_5图解均显示该含锰岩系具有热水沉积的特征;HREE亏损,LREE富集,且Eu负异常的特征,以及δCe值,暗示该区锰矿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区;V/Cr和V/(V+Ni)值指示含锰岩系形成于厌氧和缺氧环境。  相似文献   
53.
采用经验总结法和文献研究法,通过对沥鼻峡热储构造上的温泉和地热井勘查资料进行系统研究,发现沥鼻峡背斜具有典型的层状热储结构特征,是目前华蓥山复式背斜钻获地热水水温最低的热储构造,地热水以硫酸钙型水质为主,目前已知地热井和温泉具有水温普遍低于37℃和水量衰减较明显的特征.初步认为钻获地热水温低可能与构造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54.
重庆属于典型的山地地貌类型,但全域山系脉络情况一直没有被全面而详细的梳理。本文研究利用DEM、遥感影像及其他相关资料,从生态角度出发,由下至上地提取重庆市域范围内山体、山脉,形成全市山系脉络基础本底,对重庆市山系生态保护范围的划定及定量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5.
农户行为视角下的乡村生产空间系统运行机制及重构启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农户行为转变是乡村生产空间系统量变或从量变到质变的重要驱动力,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运行实质上是农户行为作用的外在表现,厘清农户行为可为诠释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运行机制提供平台。本文在剖析农户行为转变与乡村生产空间系统运行响应的理论框架基础上,从农户行为转变和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响应入手构建指标体系,建立模糊综合评价量化模型,并以重庆市江津区恒和村作为实证,诠释乡村生产空间系统运行机制。主要研究结论为:不同农户行为对乡村生产空间系统运行的影响程度各异,大体为生产大户>合作社农户>传统农户;不同农户行为对系统运行响应结果的作用差异明显,生产大户行为主要影响乡村生产空间的利用效率,合作社农户行为对提升生产空间系统经济效益作用明显,传统农户行为对生产空间系统环境改善的贡献作用最小。并从经济、社会、空间重构视角提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化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职业农民、合理引导农户技术和资本投入等建议,以实现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协调与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56.
论生态旅游促进重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如何将重庆建成优秀旅游城市, 保持重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在于发展生态旅游。无论从自然生态环境还是人文生态环境来看, 重庆旅游资源都有其固有的优势和目前所面临的危机,这种危机还将在一定时期内随着旅游的进一步发展产生出新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从可持续发展角度阐述发展生态旅游促进重庆旅游业发展的看法, 进而提出重庆实施生态旅游的基本对策和具体措施无疑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57.
Open space of metropolitan suburbs in mountain region, has been increasingly becoming the coupling mosaic structure of industrial actions and landscape behaviors. However, the local governments, when making land use planning, often aim at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rarely refer to the coordination of compatibilities and conflicts between industrial actions and landscape behaviors in the mosaic structure. In this study land use in the Jinyun Mountain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 Chongqing is adjusted by gray multi-objective programming approach and local-level decision-making process to cope with conflicts between objectives for human welfare and objectives for landscape conserva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1) the compatibilities and conflicts among different behavior characters and different landscape types result in the compatibilities of landscape to human behavior; 2) a land use planning in the study area is produced based on the sustainable land use and social-eco development, which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constraints and economic objectives, and follows the distribution law of rare resources; 3) in the study area, cultivated land of 1,207.27 ha can meet the demands for food and byproducts by the residents there, orchard land and forestland of 632.55 ha, 2,276.61 ha, respectively can provide enough spaee for the local people to improve their living structure and meet their demands for reereational activities, and urban residential land, rural residential land, mining land and transportation land of 1107.60 ha, 120.27 ha, 162.48 ha, 100.91 ha, respeetively can satisfy the resident's eeonomie development and infrastructures; 4) the equilibrium among industrial actions, landscape accessibility and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can be obtained by analyzing the possible impaets of human activities on landscape eeologieal proeess in open spaee of metropolitan suburbs in mountain areas.  相似文献   
58.
黔中—渝南成矿带石炭纪铝土矿含矿岩系,分别形成于修文、息烽—遵义和黔北—渝南三个沉积区,大多数铝土矿属产于碳酸盐岩侵蚀面上的、少数为产于泥页岩侵蚀面上的硬水铝石沉积型铝土矿床。修文沉积区铝土矿中Zr、RE2O3含量最多,息烽—遵义沉积区铝土矿中Ga含量最多,黔北—渝南沉积区Li含量最多,各有特色。修文沉积区铝土矿含矿岩系的母岩,是其下伏寒武系碳酸盐岩与下奥陶统页岩、灰岩、白云岩;息烽—遵义沉积区含矿岩系的母岩为下伏下奥陶统页岩、灰岩及白云岩;黔北—渝南沉积区含矿岩系的母岩,是下伏下志留统泥、页岩和上石炭统石灰岩。碳酸盐岩中Al2O3与稳定的微量元素含量甚少,要演变成大面积铝土矿,必须要配以足够的含Al2O3和微量元素较多的泥、页岩,才可能满足形成大规模铝土矿的物质需求。  相似文献   
59.
湘黔渝毗邻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扬子陆块东南缘,发育有完整的南华纪沉积记录,同时也是我国南华纪“大塘坡式”沉积型锰矿的重要富集区。通过对区内南华系剖面的详细调查与研究,结合室内综合分析,应用“优势相”成图方法编制了南华纪早世、中世、晚世岩相古地理图件。研究表明:受Rodinia超大陆全球性裂解作用影响,南华纪时期扬子陆块东南缘发生广泛的裂解作用,形成武陵次级裂谷盆地和雪峰次级裂谷盆地,构成“堑-垒”式古地理格局,南华系是在这一背景下形成的“楔状”沉积体;划分出大陆相组、过渡相组和海相组三大沉积相组,识别出河流相、湖泊相、三角洲相、海岸相以及浅海陆棚相等沉积相及若干沉积亚相等。系列图件的编制恢复了南华纪时期的沉积盆地演化与古地理变迁,建立了沉积盆地演化模式,为区域上沉积型锰矿的预测与寻找提供了一定的沉积学依据。  相似文献   
60.
2008年5月1日至7月4日汶川8.0级地震前后,对距震中约400 km的重庆北温泉7个泉点进行采样监测,发现其水温、水量及水化学特征均发生了较大变化:(1)所有泉点震后水温都下降了1℃左右;(2)海拔相对较高的BWQ-2、BWQ-3、BWQ-4泉点相继断流,而下游海拔较低的BWQ-1泉点水量则增加了15 L/s,BWQ-6泉点水量也有所增加;(3)海拔较低泉点泉水中K+、Na+、Ca2+浓度减少,Mg2+浓度增大,且K+、Na+、Ca2+浓度呈正相关;Fe3+、Mn2+浓度于地震当日成倍增长,随后逐渐减小,7月4日时浓度与5月1日相当;SO42-、F-浓度增大后逐渐减少。引起北温泉水物理化学变化的主因是:由于汶川强烈地震,导致北温泉区上覆盖层裂隙与下伏温泉含水层裂隙贯通,地表或上覆盖层低温水汇入含水层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