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6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147篇
海洋学   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17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391.
校外托餐场所作为新型教育辅助设施,主要为中小学生提供餐食休息服务,已逐渐成为学生在家和学校之外的第三活动空间,值得从空间视角深入探究。论文以西安市雁塔区为研究区,基于校外托餐场所及相关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数据,综合运用空间分析、数理统计、实地调研方法,解析校外托餐场所的基本功能、布局选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 校外托餐场所主要服务对象为低年级义务教育阶段具有儿童托管需求的家庭,具有育儿辅助和儿童“中转”“寄存”功能,服务类型包括学生托管、餐饮起居、作业辅导等;② 空间上多分布在雁塔区中部与北部,呈“东—西”走向,与城区空间形态和各街道发展状况相契合,主要开设在传统中多层小区、高层公寓式小区与单位家属院内,集中于1~5层的低楼层;③ 区域人口、教育环境、投资成本和空间位置影响其布局选址,其中中小学数量与分布、小区数量与分布、距中心城区距离影响较为显著。最后,结合需求群体,从城区、街道、门店3个尺度,系统梳理了影响因素,并结合“双减”政策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92.
地质信息约束下的三维密度填图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矿产勘探中应用最广泛、成本最低的方法就是重力和磁法勘探,它们在靶区优选、隐伏矿定位等不同勘查阶段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重磁解释的反演结果往往产生多解性,因而需要采用有效方法来减小多解性。无约束的反演通常很难得到符合实际地质情况的解,因此地质约束反演是现阶段降低多解性的主要途径。本文从模型试验入手,开展了三维密度填图技术研究。对比了无约束与有约束以及约束多少的反演效果,结果发现随着约束条件的增加,反演所得的结果与真实情况的吻合度逐渐增加。本文还以安徽省庐枞矿集区为例,探索了地质信息约束下的重力三维填图技术,获得了矿集区地下5km深度的三维密度体,该结果揭示了矿集区主要岩体三维分布、构造的起伏和主要地层的展布。模型试验和实例结果表明:地质信息约束的三维密度填图技术,能够降低反演多解性,提高分辨率,优化反演结果,是现阶段实现矿集区"透明化",发现深部矿产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93.
厦门海沧PX项目事件造成广泛争议的事实,折射出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没有真正确立的现实.规划环评制度的缺失,不仅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得不到保障,而且公众的私人权利与利益也得不到保障,还对公共环境利益的维护产生消极的影响.确立与实施规划环评,最主要的是,在环境保护及不同利益平衡的基础上,政府在环保规划上的责任的落实及信息公开、公众参与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394.
北京城市边缘区城市化过程与空间扩展——以大兴区为例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城市边缘区空间扩展研究是探讨城市未来空间结构和形态演变的基础。本文基于北京大兴区1994、2001和2006年3期TM遥感影像资料提取城镇用地信息,通过对城市扩展强度、城市扩展梯度、城市边缘区空间扩展模式等建设用地的总体扩张行为进行研究,分析研究区十多年来城市化进程中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的时间过程和空间格局特征,对明确未来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发展方向,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城乡建设效益提供基本依据。结果显示,大兴区城市土地利用扩展强度不断增强;中心城区以及中心区面积的不断扩张,导致建设用地在高指数区间集中的趋势明显,农村地区小城镇建设的高速发展使得低指数区间的建设用地面积大幅度增加;根据城市化扩展梯度,大兴区分为城市化高速扩展带、城市化快速扩展带和城市化低速扩展带;紧邻中心区的城市化高速扩展带,以集中连片式扩展为主,该模式在边缘区空间扩展中居于主导地位。城市化快速发展带土地利用以轴向扩展模式为主,轴向扩展稳定地影响着大兴区城市化进程。独立发展模式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影响将明显增强,逐渐成为城市边缘区空间扩展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395.
近几十年来,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焦点.本文利用2000年和2003年两个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数据,借助GIS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首先对上海市南汇区的城市用地利用变化的时空扩展过程、特征、规律做了深入的探讨,然后结合研究区社会经济数据对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南汇区城市土地利用正发生着数量及空间上的变化;(2)城市用地扩展的大部分来源于耕地,在城市化进程中耕地资源被大量地占用了;(3)南汇城市用地加速扩展,但扩展速度在空间上并不均衡;(4)城市用地的扩展在空间上呈现出轴线性和带状分布特点;(5)经济的发展始终是南汇区用地扩展的主导影响因子,相关的政府政策和规划贯穿于南汇城市用地扩展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396.
在番禺实测资料的基础上 ,对 5 0年番禺年降水序列进行趋势分析和预测 ,发现 :⑴该序列不存在明显的变化趋势 ;⑵用主分量逐步回归思路所建立预测方程 ,复相关系数高即对样本的拟合误差小 ,预测效果较显著 ;⑶通过对高度场和海温场的分区分季节的场的主分量分析 ,获得广泛影响因素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397.
The Southwest prospect is located at the southwestern periphery of the Sto. Tomas II porphyry copper–gold deposit in the Baguio District, northwestern Luzon, Philippines. The Southwest prospect hosts a copper‐gold mineralization related to a complex of porphyry intrusions, breccia facies, and overlapping porphyry‐type veinlets emplaced within the basement Pugo metavolcanics rocks and conglomerates of the Zigzag Formation. The occurrences of porphyry‐type veinlets and potassic alteration hosted in the complex are thought to be indications of the presence of blind porphyry deposits within the Sto. Tomas II vicinity. The complex is composed of at least four broadly mineralogically similar dioritic intrusive rocks that vary in texture and alteration type and intensity. These intrusions were accompanied with at least five breccia facies that were formed by the explosive brecciation, induced by the magmatic–hydrothermal processes and phreatomagmatic activities during the emplacement of the various intrusions. Hydrothermal alteration assemblages consisting of potassic, chlorite–magnetite, propylitic and sericite–chlorite alteration, and contemporaneous veinlet types were developed on the host rocks. Elevated copper and gold grades correspond to (a) chalcopyrite–bornite assemblage in the potassic alteration in the syn‐mineralization early‐mineralization diorite (EMD) and contemporaneous veinlets and (b) chalcopyrite‐rich mineraliza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chalcopyrite–magnetite–chlorite–actinolite±sericite veinlets contemporaneous with the chlorite–magnetite alteration. Erratic remarkable concentrations of gold were also present in the late‐mineralization Late Diorite (LD). High XMg of calcic amphiboles (>0.60) in the intrusive rocks indicate that the magmas have been oxidizing since the early stages of crystallization, while a gap in the composition of Al between the rim and the cores of the calcic amphiboles in the EMD and LD indicate decompression at some point during the crystallization of these intrusive rocks. Fluid inclusion microthermometry suggests the trapping of immiscible fluids that formed the potassic alteration, associated ore mineralization, and sheeted quartz veinlets. The corresponding formation conditions of the shallower and deeper quartz veinlets were estimated at pressures of 50 and 30 MPa and temperatures of 554 and 436°C at depths of 1.9 and 1.1 km. Temperature data from the chlorite indicate that the chalcopyrite‐rich mineraliza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chlorite–magnetite alteration was formed at a much lower temperature (ca. 290°C) than the potassic alteration. Evidence from the vein offsetting matrix suggests multiple intrusions within the EMD, despite the K‐Ar ages of the potassic alteration in EMD and hornblende in the LD of about the same age at 3.5 ± 0.3 Ma. The K‐Ar age of the potassic alteration was likely to be thermally reset as a result of the overprinting hydrothermal alteration. The constrained K‐Ar ages also indicate earlier formed intrusive rocks in the Southwest prospect, possibly coeval to the earliest “dark diorite” intrusion in the Sto. Tomas II deposit. In addition, the range of δ34S of sulfide minerals from +1.8‰ to +5.1‰ in the Southwest prospect closely overlaps with the rest of the porphyry copper and epithermal deposits in the Sto. Tomas II deposit and its vicinity.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sulfides may have formed from a homogeneous source of the porphyry copper deposits and epithermal deposits in the Sto. Tomas II orebody and its vicinity. The evidence presented in this work proves that the porphyry copper‐type veinlets and the adjacent potassic alteration in the Southwest prospect are formed earlier and at a shallower level in contrast with the other porphyry deposits in the Baguio District.  相似文献   
398.
在北京市密云区西南部农业区系统地采集了1 065件表层土壤样品,对其中Ni、V、Cr、As、Cd、Pb、Zn、Hg 8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开展了测试分析。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法及空间分析法,阐明了这些重金属元素的地球平均化学分布特征,并探讨了其可能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8种重金属元素主要分为3类:第一类为Ni、V、Cr、As,其含量低于北京地区背景值,其分布主要受成土母质等自然因素的影响;第二类为Cd、Pb、Zn,其平均含量高于背景值,且居民区含量最高。除继承成土母质外,此类元素的分布特征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大,其中Cd受人为活动影响的程度明显高于Pb和Zn;第三类为Hg,推断大气沉降为影响Hg分布的主要因素。主要采用Hakanson法评价了土壤中重金属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该地区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较低。  相似文献   
399.
不合理的灌溉、施肥和耕作是导致乌梁素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根源,乌梁素海作为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多年来面临着湖泊水环境污染、水生态退化等问题,科学开展湖泊水环境综合治理首先要解决流域内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研究通过修改土壤水平衡、溶质平衡、地下水平衡和作物生长等模块对SWAT 2012原始版本进行改进,并采用改进的SWAT模型构建了乌梁素海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利用实测径流、硝态氮与总磷排放量、地下水埋深以及作物产量校正和验证模型.基于现状情景,以玉米、葵花和小麦3种主要作物为研究对象,设置了削减灌水量、施肥量及调整耕作方式3种农田管理情景.基于改进SWAT模型不同情景的模拟结果,计算分析各管理情景下的硝态氮与总磷负荷及对各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进SWAT模型具有良好的模拟效果.不同作物削减5%夏灌水量增产最多达8.41%~10.32%,削减10%秋浇水量均明显减少硝态氮和总磷负荷.不同作物营养物负荷均随着氮磷施肥削减比例的增大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但下降曲线逐渐趋于平缓;各作物产量随氮磷施肥削减比例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中玉米、小麦氮磷施肥削减比例达20%时产量开...  相似文献   
400.
村镇建设用地扩展不可避免地挤压生态系统空间,打破系统内部原有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在生态文明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处理好村镇建设用地扩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论文在厘清村镇建设用地扩展与生态环境效应耦合协调机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2008—2018年重庆市荣昌区村镇建设用地扩展与生态环境效应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格局并划分耦合协调发展类型。研究发现:(1)村镇建设用地扩展与生态环境效应以人类活动为纽带而构成交互耦合体,解析二者的耦合协调关系为理解村镇建设中“发展”与“保护”这对矛盾体提供了通道。(2) 2008、2013、2018年荣昌区村镇建设用地扩展与生态环境效应的耦合协调度在时间上呈上升趋势,在空间上呈南北高、中间低的分异格局。(3)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并结合同步发展模型将荣昌区村镇划分为保护与发展同步型、生态环境支持型、生态环境损耗型3种耦合协调类型。(4)针对各耦合协调类型提出差异化调控策略:保护与发展同步型村镇应兼顾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生态环境支持型村镇可以适量开发未利用地;生态环境损耗型村镇应改变生态环境效应滞后的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