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74篇 |
免费 | 912篇 |
国内免费 | 85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83篇 |
大气科学 | 240篇 |
地球物理 | 325篇 |
地质学 | 3257篇 |
海洋学 | 384篇 |
天文学 | 4篇 |
综合类 | 494篇 |
自然地理 | 145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5篇 |
2023年 | 90篇 |
2022年 | 170篇 |
2021年 | 236篇 |
2020年 | 179篇 |
2019年 | 175篇 |
2018年 | 154篇 |
2017年 | 182篇 |
2016年 | 148篇 |
2015年 | 171篇 |
2014年 | 269篇 |
2013年 | 285篇 |
2012年 | 252篇 |
2011年 | 273篇 |
2010年 | 308篇 |
2009年 | 287篇 |
2008年 | 248篇 |
2007年 | 282篇 |
2006年 | 334篇 |
2005年 | 283篇 |
2004年 | 254篇 |
2003年 | 266篇 |
2002年 | 275篇 |
2001年 | 263篇 |
2000年 | 242篇 |
1999年 | 181篇 |
1998年 | 143篇 |
1997年 | 116篇 |
1996年 | 80篇 |
1995年 | 88篇 |
1994年 | 67篇 |
1993年 | 52篇 |
1992年 | 41篇 |
1991年 | 26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3篇 |
1980年 | 2篇 |
1978年 | 3篇 |
1977年 | 3篇 |
197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Anil B. Valsangkar 《Marine Georesources & Geotechnology》2016,34(6):542-549
Regional scale morphological studies on different-sized polymetallic nodules from the Central Indian Basin show that only 2–5 cm sized nodules have highest occurrence per station (92–94% along latitudes; 88–94% along longitudes). A nodule size shows an inver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nodule distribution, grade, and abundance. Interestingly, only 3–4 and 4–5 cm sized nodules have highest grade, abundance, and distribution percentages along longitudes in P1, first generation mine site and relinquished area, which further implies that the nodule mining along the longitude would be beneficial. Different-sized nodule groups suggest their formation under variabl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hat existed in the Central Indian Basin. The coexistence of different-sized nodules suggests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existed in the Central Indian Basin. 相似文献
53.
首先综述了现在对全球油气资源量的估计和对 2 1世纪全球油气资源发展形势的预测。表明2 1世纪全球油气资源不会枯竭。未来 10 0年 ,不是世界上有没有油气可供开采 ,而是环境允不允许和在多大程度上允许以及用多大的成本开采的问题。在所有情况下 ,技术进步都起着关键的作用。然后从油气勘探角度对技术进步中的一项主要技术———多分量地震的历史、现状和发展作了评述 ,并结合国家 86 3项目关于海上多波地震技术研究的状况提出了进一步实施的设想 相似文献
54.
The deep oil exploration drillings in Denmark have shown that especially the Danish Embayment contains low enthalpy geothermal resources associated with warm aquifers. The most promising reservoirs have been found in highly permeable Upper Triassic sand and sandstone beds, which cover at least 5000 km2 at depths of 2000–3000 m and at temperatures of 60–100°C. The porosity of the main reservoir is of 15–25%, and the permeability is presumed to be approximately 1 darcy (10–12 m2) or higher. A layer thickness of 30–60 m has been observed on a number of localities. Also the Middle Jurassic and the Lower Triassic contain reservoirs of interest. A major geothermal exploration work is planned with seismic investigations, drillings to depths of 2000–4000 m and probably establishment of pilot district heating plants. 相似文献
55.
根据国内外大量实际资料,从碘的分布情况及其所处的地质条件,结合石油和天然气形成过程、油气藏类型及其分布特点,探讨高碘卤水分布的规律及其形成条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我国的找碘方向。 相似文献
56.
笔者应用地球化学块体理论,对全省化探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圈出14种元素地球化学块体173个,其中地球化学巨省25个,地球化学省148个。总结地球化学块体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通过研究地球化学块体内部结构,追踪大型至特大型矿床可能存在的地点。利用块体内已探明的金属储量,计算其成矿率,预测其他元素或其他地段的金属资源总量,固定成矿远景区,确定巨型矿床找矿靶区7处。通过不同级别地球化学块体与成矿区带的关系研究,对重要地球化学块体、子块体与成矿亚带、矿田进行对比,对地球化学块体内区域矿产资源潜力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57.
中国地下水资源发生了显著变化,全面摸清地下水资源演变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是治理和管理地下水资源的基础。基于全国水资源调查评价、中国水资源公报等资料,对中国60余年来地下水资源的演变规律与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全国地下水资源量总体稳定,但区域演变趋势差异明显,海河区、辽河区、黄河区呈明显衰减态势;地下水补给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由自然补给演变为自然与人工补给并存的模式;地下水排泄结构发生巨大变异,由天然排泄逐渐演变为以人工排泄为主。海河区、松花江区、黄河区、西北诸河区等区域地下水补给排泄关系严重失衡,超采问题突出;降水变化、下垫面条件改变、人类活动干扰是地下水资源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8.
我国硅灰石矿资源储量居世界第一,且产量居世界前列。随着多年的勘查与开发,硅灰石矿的开发利用已由传统领域向新的应用领域探索拓展。本文在收集整理现有硅灰石矿床、海关进出口等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搜集了77个矿产地,其中超大型8处,划分了7个重要成矿区,总结了我国硅灰石矿产开发利用现状、进出口贸易情况,对硅灰石矿产的行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9.
东北温带旱作农业主要作物生产潜力及资源利用效率评价——以黑龙江海伦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作物生产潜力模型(PS123模型)与常规方法相结合,对1999~2001年海伦市玉米、大豆、小麦作物生产潜力进行计算;选取产量损失量、资源满足率和资源组合利用率,定量评价资源利用效率,寻找影响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的限制性因子及其定量制约程度。结果显示,自然资源中温度对于产量的限制最大,其次为水分和土壤,如果把光温生产潜力作为目标产量,玉米、大豆、小麦的光温生产潜力分别为11998、7068、8813 kg/hm2,资源利用率分别为51.0%、29.0%、20.2%,海伦市粮食生产仍有较大潜力。在特定自然资源状况下,海伦市的社会经济状况是限制潜力实现的重要因素,在实地调查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提高该市作物产量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60.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技术凭借其全天时、全天候的成像能力以及对森林垂直结构信息敏感的特点,在森林资源监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已成为当前森林资源遥感调查技术的研究热点.本文首先介绍了SAR森林资源监测技术的发展背景、发展轨迹和相关知识;然后,重点阐述了极化SAR、干涉SAR、极化干涉SAR和层析SAR在林地覆盖类型分类、变化检测以及森林参数定量化估测应用中的技术方法;最后,就SAR在森林资源监测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