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84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60篇
地质学   368篇
海洋学   25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6 毫秒
351.
天山博格达峰地区四工河4号冰川雷达测厚与冰储量估算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2009年7月对天山博格达峰地区的四工河4号冰川进行了雷达测厚工作,获取了该冰川的厚度分布状况.基于该冰川的厚度数据,在GIS技术的支持下,采用Co-Kriging插值方法结合理想塑性体理论对冰川非测厚区域的厚度进行了重建,绘制出了冰川厚度等值线图并对冰川冰储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冰体最大厚度出现于海拔3 775 m...  相似文献   
352.
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积累区消融期能量平衡特征   总被引:13,自引:11,他引:2  
为研究冰川消融期积累区的能量平衡,利用2006年6月21日-7月31日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海拔5040 m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冰川的能量平衡各分量变化特征,估算了冰川表面的能量平衡组成.结果表明:冰川消融期,净辐射是冰川的主要热量来源(占82.1%),其次是感热通量(占17.9%);冰川消融耗热是主要的能量支出项(占...  相似文献   
353.
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浅冰芯记录的气候环境信息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2006年6月在祁连山西段大雪山的老虎沟12号冰川钻取了一支20.12m的浅冰芯,对冰芯中化学组成成分的浓度变化特征和来源分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冰芯中δ18 O和可溶性离子含量变化均显示了明显的周期性变化,δ18 O与祁连山西段温度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通过相关分析和HYS-PLIT后向轨迹分析表明,老虎沟12号冰川...  相似文献   
354.
以塔河2区地震、测井等资料为基础,刻画了塔河2区海西早期微古地貌形态。通过钻井、测井等资料统计分析,总结出有阻挡和无阻挡两种微地貌特征下对岩溶类储层发育的影响模式,并进一步指出有阻挡模式下的阻挡残丘是岩溶类储层发育的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355.
江油市敬元乡新房村17社滑坡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滑坡地质环境背景,平剖面形态、特征及其诱因的基础上,使用传递系数法计算滑坡体稳定系数.结果表明,天然工况下基本稳定,暴雨工况下欠稳定,地震工况下不稳定.并拟定抗滑桩及改河工程防治方案,以保证村庄和河道安全.  相似文献   
356.
通过构建数字矿床模型,实现了对可可托海3号伟晶岩脉稀有金属矿开发现状及潜在经济价值的评估。数字矿床模型分为2个部分:地质体三维模型和钻孔三维品位模型,前者以地质剖面、地表模型、开采线等数据为基础,以Micromine软件为平台,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实现、再现了矿床的空间形态和内部结构,后者以钻孔测试数据为基础,利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对模型区范围内的成矿元素品位进行了三维插值,展示了成矿元素异常在空间上的分布。2种模型相互结合,对矿山开采现状进行了评估,对剩余矿体的位置进行了限定。最后,结合数字矿床模型,利用一种“等腰三角形”方法对矿床潜在资源量进行了估算。研究结果显示,虽然矿床“钟形体”部位已开采殆尽,但在钟形体南侧缓倾斜部位还存在较大规模具有经济价值的矿体,氧化铍潜在资源量在822.69~1992.41t之间。  相似文献   
357.
为了安全回采受底板承压水害威胁的采煤工作面,可采取注浆改造的防治水方法,而注浆改造设计是注浆改造的基础和前提。由于传统设计方法较为繁琐且效率较低,本次研究,首先对方格网布孔法的设计原理与基本思路进行了介绍,然后以新桥煤矿北二采区2207工作面为例,对根据工作面大小和底板水文地质情况设计方格网,输入基本参数,得出需要施工的钻孔参数,并根据物探资料及实际揭露的底板灰岩岩溶裂隙发育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钻孔数量与位置进行了详细说明。应用效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设计简便,钻孔布置均匀,重点突出,清除了设计盲区,底板注浆改造效果好的特点,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高效的注浆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58.
Taking No.50 kimberlite pipe of Wafangdian diamond deposit in Liaoni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e authors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its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the petrogeochemical analysis of porphyry phlogopite kimberlite, breccia porphyry kimberlite with surrounding rocks and kimberlite tuff breccia,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less ultrabasic components in carbonated kimberlite tuff breccia and more ultrabasic components in kimberlite tuff breccia mixed with steatitization, serpentinization and carbonation. The content of Cr, Ni and Ti is relatively lower in kimberlite tuff breccia, slightly higher in breccia porphyrg phlogopite kimberlite with surrounding rocks and the highest in porphyry phlogopite kimberlite and porphyry kimberlite. This deposit is mainly composed of breccia porphyry kimberlite with surrounding rocks and porphyry phlogopite kimberlite, followed by kimberlite tuff breccia, breccia porphyry phlogopite kimberlite with surrounding rocks and kimberlite breccia. Chromite bearing pyrope, chromite and moissanite are associated minerals of the diamond deposit. The kimberlite ore-bearing grade is high in the western part and low in the eastern part in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while the kimberlite ore-bearing grade changes little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Through the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it is inferred that instead of the root phase, No.50 kimberlite pipe is the fault dislocation caused by the EW nappe structural force with the No.50-1 kimberlite body at the depth of 600 m in the eastern pipe.  相似文献   
359.
基于ITRF2000的全球板块运动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最新国际地球自转服务 (IERS)发表的国际地球参考架ITRF2 0 0 0速度场 ,建立一个完全基于现代空间大地测量实测结果的现今全球板块运动模型ITRF2 0 0 0VEL。板块的总角动量 |L| =0 .12 7sr M·a-1,即ITRF2 0 0 0不满足无整体旋转的要求 ,与协议地球参考架CTRF定义不符 ,存在整体性旋转  相似文献   
360.
地壳垂直形变场的综合逼近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地壳垂直形变受多力源影响,单一逼近模型难以准确逼近地壳形变场的问题,提出了两步逼近综合模型和加权综合逼近模型,给出了模型应用实例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综合逼近模型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