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3篇
  免费   280篇
  国内免费   257篇
测绘学   625篇
大气科学   132篇
地球物理   321篇
地质学   735篇
海洋学   126篇
天文学   201篇
综合类   246篇
自然地理   1074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156篇
  2021年   156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160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78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文扼要地叙述了近景摄影测量中旋转矩阵构成的常用方法,同时分析比较各种算法的优缺点。文章介绍利用四维代数(又称四元数)描述旋转矩阵,详细论述利用这种方法计算外定向元素的P-H算法和单位四元数算法,以及与传统方法在运算过程中收敛性进行比较。在近景摄影测量应用实例中,试验表明这两种算法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实验同时说明利用四维代数描述旋转矩阵的方法灵活性大,该方法在平差时避免了大量的三角函数运算,保证在各种情况下收敛并获得良好的结果,具有迭代次数少,计算结果稳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992.
基于扩展空间句法的城区人口密度估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人口密度是人口空间分布的重要指标,对城市交通、安全、规划和管理都有着重要意义。针对传统的人口密度估算方法在数据要求、可操作性以及精度方面的不足,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扩展空间句法的城市人口密度估算方法。该方法通过城市空间可达性与城市行人流量的相关关系,估算城市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情况。经过实验验证表明,与传统估算方法相比,该方法需要的人口统计数据较少,可操作性强,与G IS软件无缝融合,通过反距离权重法(IDW)可使模拟估算结果连续,试验验证表明该方法适用于城镇地区人口密度估算。  相似文献   
993.
随着城市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稀缺,有限的土地资源提供的地面空间远远不能满足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土地资源开发已向地下空间方向发展。在大规模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背景下,三维地籍将在加强对地下空间信息的管理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分析三维地籍需求和建立三维地籍概念的基础上,探索了城市地下空间三维数据的获取要素和方法以及三维地籍图的模型和编制方法,对城市地籍管理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94.
空间后方交会是摄影测量学的基本内容,其解算的理论基础是共线条件方程及其线性化。传统的解算方法是直接以6个外方位元素为未知参数,使用泰勒级数展开进行线性化,然后迭代求解。而这里则直接以旋转矩阵为未知数进行迭代求解,这样既可直接解算出旋转矩阵,又避免欧拉角和旋转矩阵相互转换所引起的计算误差和时间耗费。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切实可行,求解精度高,而且迭代次数更少、迭代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995.
百色盆地东部古近系那读组湖相灰岩储层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彭军  陈果  郑荣才  游李伟  汪彦 《地球学报》2005,26(6):557-563
湖相碳酸盐岩储层是一个新的油气勘探领域,其研究程度还比较低。本文以百色盆地那坤地区那读组三段下部的湖相灰岩为研究对象,在实测剖面和详细观察岩心的基础上,从岩石学特征、沉积相特征及储集空间类型、孔隙结构类型、储集物性特征等方面详细研究了湖相灰岩的储层特征。指出储集岩主要为各种类型的颗粒灰岩,沉积相以颗粒滩相为主,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粒间溶孔和铸模孔,以单一介质的中、细喉(即中小孔结构组合)为主,储层孔隙度主要介于5%~25%之间,渗透率基本上小于1×10-3μm2,滩核微相储集岩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最高。并从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分布特征及二者间的相关性研究了储层物性的下限值和储层类型划分的界线值,将研究区储集岩划分为4种基本类型。  相似文献   
996.
本文在均匀弹性全空间中对走滑断层附近方向性速度脉冲作了定性研究。研究表明,方向性速度脉冲主要与观测点和破裂起始点之间的一部分破裂面的破裂过程有关;方向性速度脉冲的周期随震源时间函数中的上升时间增大而增加。破裂速度对于方向性速度脉冲的峰值和周期有重要影响,一般而言,随着破裂速度的增加,方向性速度脉冲的周期减少,峰值增大。因此在统计脉冲的峰值和周期与矩震级的关系时,需要考虑破裂速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7.
复杂网络视角下的城市人流空间概念模型与研究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桑扎西  甄峰  张姗琪 《地理研究》2021,40(4):1195-1208
城市内人流特征研究一直是城市地理学和城市空间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针对已有相关研究存在仅侧重于从人口规模、密度视角分析空间分布及格局特征,而对隐藏于空间分布背后,因人流动而建立的空间交互关系关注不足的问题.本文以流空间理论、复杂网络理论、空间行为交互理论为理论基础,立足基于流、网络剖析城市内部空间中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及关...  相似文献   
998.
上海从业劳动力空间分布变动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王桂新  魏星 《地理学报》2007,62(2):200-210
根据地方专业化指数与负指数函数模型方法, 利用上海市1996 年和2001 年两次基本单位普查基于工作地的从业劳动力数据, 分别以不同圈层、区县及乡镇街道为基本地域单元, 系统地考察了1996~2001年间上海从业劳动力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动特征。发现上海从业劳动 力分布总体上呈都心区密度最高、由此向外依次降低的负指数函数分布的圈层结构模式。其 变动呈现都心区密度下降、周边地区上升、从业劳动力由都心区逐步向周边地区扩散的均衡化趋势。第二、三产业从业劳动力的分布变动互不相同: 第二产业主要表现为由中心城区向郊区扩散的较大范围的单向均衡化变动; 第三产业从业劳动力空间分布的变动则相对更向中心城区集聚, 表现为在距离市中心15 km 圈内由都心区向其边缘区扩散、15 km 圈以外地区特别是远郊区则反呈趋向中心城区的集中化变动。上海城市功能分异正向中心城区以“商” 为主、郊区以“工”为主, 空间模式由单中心结构向多中心结构演变。从业劳动力的这种空 间分布模式及其变动趋势, 基本符合大城市空间发展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999.
李雪铭  杜晶玉 《地理研究》2007,26(5):1033-1042
私家车的出现改变了交通结构,增强了空间可达性,从而影响居住空间的格局和规模。以大连市为例,基于居住-就业之间的通勤行为研究私家车对居住空间扩展的作用,通过居民的社会属性、通勤行为和心理偏好等信息,利用GIS技术进行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居民购车情况与居住-就业空间分布情况有一定的相关性。由于城市扩展区居住-就业的不均衡性,通勤不便是城市边缘区居民的主要问题,私家车增强了通勤的便利性,在距城市中心5km以外,私家车随居住空间的扩展而增多,并通过循环与累计效应使城市的整体规模扩大。同时,通过计量模型计算,在1990~2004年,影响居住空间扩展的诸多因子中,私家车的贡献率平均达到2.14%。  相似文献   
1000.
北京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从“绿色空间”这一城市发展中人与自然统筹的切入点入手, 通过对北京市域绿色空 间格局和演化过程的追踪, 从土地利用类型的角度, 对1992 年、1996 年、2000- 2004 年土地变更 数据进行分类汇总, 通过计算绿色空间的信息熵, 分区域揭示绿色空间的面积和结构变化, 探索 了北京市绿色空间的格局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 为北京市域的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