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94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70篇
海洋学   55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48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4年   2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21.
11月12日出于习惯,也是为了摄影,不到6时我就起床了。拍摄清流、小桥、植物,观赏溪中的儿,听着林中  相似文献   
822.
根据2019—2020年珠江河口底拖网调查数据,结合实测环境数据和遥感环境数据,建立以资源密度为响应变量的珠江河口棘头梅童的广义加性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GAM),分析棘头梅童(Collichthy lucidus)时空分布规律,筛选影响其时空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结果表明,棘头梅童主要分布在伶仃洋海域,相对于冬、春两季,秋季棘头梅童向南移动。构建最佳GAM模型的变量组合为底层盐度、叶绿素a浓度、底层酸碱度和季节,该模型对资源密度的累计方差解释率为96.8%,其中叶绿素a浓度对资源密度的贡献率最高,为58.2%,季节、底层盐度、底层酸碱度对其资源密度的贡献率分别为21.1%、14.8%、2.7%。研究结果可为棘头梅童资源保护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23.
为研究水解蛋白(FPH)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幼生长的影响,本实验以60%的粉(FM)组为正对照组,以复合植物蛋白源替代40%的FM作为负对照组(含36%的FM),在负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3个梯度水平(3%、6%、9%)的FPH作为实验组,分别喂养大菱鲆幼74 d。研究表明,与负对照组相比,添加6%和9%的FPH可显著提高大菱鲆幼的生长性能,并达到与正对照组相似的效果。添加不同含量的FPH会改善大菱鲆幼的后肠形态,且改善状况随添加量的增加而愈加明显,当FPH添加水平达到9%时,可显著增加大菱鲆幼后肠的肠绒毛直径比、肠上皮细胞高度和微绒毛高度。与负对照组相比,9%FPH组显著提高了血浆和肌肉中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浓度。此外,饲料中添加6%和9%的FPH显著促进了PepT1的基因表达量。研究结果表明,水解蛋白是一种潜在的替代粉的有效蛋白源,可起到改善大菱鲆幼生长指标、提高机体游离氨基酸含量和促进肠道吸收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824.
本研究报道了一种分布广泛的小型珊瑚礁——双棘刺尻Centropyge bispinosa)的胚胎发育和仔早期发育过程。结果表明,双棘刺尻在关灯(日落)后10~20 min产出配子,其受精卵呈透明圆球状,卵直径为638.5±5.7 μm, 卵内存在单一油滴,直径为179.9±10.3 μm,油滴内部占据空间最多的是卵黄。在24.5 ℃的水温下受精后16 h 30 min孵化。初孵仔体长为1 161.3±55.2 μm,大量器官尚未发育完全,无口和消化道,眼睛无色素沉淀,不具备主动游泳的能力。孵化后第1天其体长快速发育至2 241.7±54.2 μm,卵黄大部分被吸收,躯干上出现较大的色素细胞。孵化后第2天仔体长发育速度减缓,增长至2 476.4±12.7 μm,但是同时重要器官如消化道、肛门发育完成,卵黄几乎全部被吸收。孵化后第3天,体长几乎没有增长,但是眼睛完成色素沉淀开始发挥功能,口部也发育完成,开始进入外源性营养阶段,有能力对猎物和捕食者做出反应。本研究为国内首次报道双棘刺尻胚胎和幼体发育过程,为未来进一步开展该的人工繁育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25.
We evaluated the effects of supplemental coated and crystalline methionine (Met) on the growth performance and feed utilization of juvenile cobia (Rachycentron canadum Linnaeus) in a 60-d feeding trial. Fish groups were fed one of six isonitrogenous and isolipidic diets: 1) fishmeal control; 2) un- supplemented experimental (low-fish-meal diet deficient in Met); or 3) one of four Met diets supplemented with crystalline L-Met, cellulose-acetate-phthalate coated L-Met, acrylic-resin coated L-Met, or tripalmitin- polyvinyl alcohol coated L-Met. The test diets were fed to triplicate groups of cobia (initial body weight 5.40-4-0.07 g) twice a day. The weight gain and specific growth rate of the fish fed the RES diet were highest among the Met-supplemented groups and were 23.64% and 7.99%, respective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fish fed with the un-supplemented experimental diet (P〈0.05). The protein efficiency ratio of the fish fed the MET die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fish fed the un-supplemented experimental diet and the fish in the other methionine supplementation groups (P〈0.05).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supplementation of crystalline Met in low-fish-meal diets promotes the growth performance of juvenile cobia.  相似文献   
826.
根据2010~2013年3-5月渔汛期间智利外海茎柔生产统计数据以及海表面温(SST)、海表面盐度(SSS)、海表面高度(SSH)及叶绿素浓度(Chl-a)等海洋环境数据,以外包络法建立基于作业努力量和CPUE的各环境变量适应性指数(SI)。以SST作为建立SI的基准因子,采用算术平均法构建栖息地综合适应性指数模型(HSI),并选择最优栖息地指数模型,以用于茎柔渔场预报,并利用2013年智利外海茎柔生产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以SST和SSS为因变量构建的HSI模型为最佳,且基于作业努力量的HSI模型要好于基于CPUE的HSI模型。以作业努力量为SI指标、基于SST和SSS为因子的HSI模型能较好预报智利外海茎柔渔场。  相似文献   
827.
汪金涛  高峰  雷林  官文江  陈新军 《海洋学报》2014,36(12):119-124
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Illex argentinus是短生命周期种类,其资源量极易受到海洋环境变化的影响。根据2003—2011年我国鱿钓船队在西南大西洋的生产统计数据,以及产卵场海洋表面温度(SST)、海表温度距平值(SSTA),计算分析了阿根廷滑柔在产卵期产卵场各月最适表层水温范围占总面积的比例(用PS表示)以及表征海流强度的SST、SSTA等多种环境变量因子与单位捕捞量渔获量(CPUE)的相关性,建立多种基于主要环境因子的资源补充量预报模型,同时分析比较预报模型的优劣。相关性分析表明:6月份有3片连续区域的SST与CPUE之间存在强相关性,分别为38°~39°S、54°~55°W,40.5°~41.5°S、51°~52°W,39.9°~40.4°S、42.6°~43.1°W。利用6月份此3片连续区域SST与次年CPUE建立的三元线性模型,模型符合统计检验,偏差解释率为82.4%。在此基础上加入7月份PS影响因子建立3种方案下的误差反向传播(EBP)神经网络模型。结果认为,包含了福克兰寒流与巴西暖流表温信息的方案3模型优于其他两种模型,其准确率可以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828.
为研究投喂策略对多纹钱蝶(Selenotoca multifasciata)幼生长的影响,实验选取初始湿体质量为1.19±0.35 g的多纹钱蝶进行养殖,实验为期60 d.1)投喂频率实验:实验设计4组,分别为F1(8:00投喂1次),F2(8:00、20:00投喂2次),F3(8:00、14:00、20:0...  相似文献   
829.
西北太平洋柔鱼角质颚微结构及其生长纹周期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采集于北太平洋海域的35尾柔(Ommastrephes bartramii)角质颚的微结构,并对其生长纹的周期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显示:上颚喙部截面由头盖和脊突两部分组成,周期性的生长带明显,每条生长带由明、暗相间的两条生长纹组成。头盖部的生长纹明显比脊突部的清晰,两者交汇于内轴成""形。喙部顶端以及后端常有明显的标记轮,其形成与个体发育期的特殊事件以及外界的突发事件有关。角质颚生长纹数目与耳石日龄相当(P0.05),证明柔角质颚生长纹的沉积为"一日一纹"。根据角质颚生长纹估算柔的生命周期小于1年,样本胴长、体重和角质颚喙长与日龄呈显著的逻辑斯蒂关系。研究结果不仅为柔类年龄鉴定和生长估算提供新方法,而且为我国头足类学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830.
本研究使用稳定同位素方法,分析及比较了吕泗渔场两种重要石首类(小黄Larimichthys polyactis、棘头梅童Collichthys lucidus)的营养生态学特征。结果表明,不同体长组间小黄和棘头梅童的稳定碳同位素差异不显著(p0.05),而稳定氮同位素差异显著(p 0.05)。小黄的营养级要显著高于棘头梅童(p 0.05)。聚类分析的结果可将小黄的体长组分成两大组,包括 140~190、 130~140、 120~130、 80~90 mm一组和剩余的体长组;棘头梅童的体长组可分为140~190、130~140 mm一组和剩余体长组。Iso Source模型的结果显示,浮游植物对小黄、棘头梅童的碳源贡献比例为43.38%和36.38%;底质有机物(Sedimental Organic Matter,SOM)对小黄、棘头梅童的碳源贡献比例为40.66%和43.70%。因此判定小黄和棘头梅童的潜在碳源主要是浮游植物和SOM。本研究还发现小黄食性转变的体长临界点为80 mm,而棘头梅童为110 mm,反映了棘头梅童在生活史中转变食性行为的发生时间可能比小黄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