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6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51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84篇
海洋学   4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44篇
自然地理   8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91.
<正>位于新疆最北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境内的高山湖泊——哈纳斯湖,其旅游环境和人文资源别具异彩,有"云海佛光"、"变色湖"、"浮木长堤"、"湖怪"的传说,在世人的心目  相似文献   
292.
在干旱高山景观区,以4点/km^2的采样密度,选择-20~+120目粒级段为初加工粒级,开展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以1:2.5万沟系土壤测量对1: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进行检查,可达到快速、经济、准确圈定矿化范围的目的。研究结果证明,在干旱高山景观区化探是行之有效的找矿方法。  相似文献   
293.
在干旱高山景观区,以4点/km2的采样密度,选择-20~ 120目粒级段为初加工粒级,开展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以1:2.5万沟系土壤测量对1: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进行检查,可达到快速、经济、准确圈定矿化范围的目的.研究结果证明,在干旱高山景观区化探是行之有效的找矿方法.  相似文献   
294.
杨洪  兀伟  马聪丽 《四川测绘》2007,30(2):60-66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主流机载LiDAR的各项指标及其实际意义,从多个方面证明了机载LiDAR能够有效解决西南高山峡谷地区大比例尺地形测绘工作所面临的困难。  相似文献   
295.
“瓦拉亚窟”洞穴系统地处怒江峡谷,岩溶发育动力条件优越,在滇西北及青藏高原南延区域约4 km2的狭小范围发育了垂向分布超过五、六百米,洞系总长达27 km以上,洞体巨大,岩溶发育演化地史形迹丰富,是滇西北及青藏高原南延区域规模巨大的迷宫式溶洞系统。具有空间上分层、分支及形变复杂多样,溶蚀、沉淀、侵蚀、搬运、沉积形态和物质丰富多彩的景源特征,对“三江并流”区喜山运动以来的地质演化、岩溶作用与水文地质研究等皆有重要的价值。笔者根据前人探洞考察资料,结合新的区域地质、环境地质和旅游地质调查等资料,以及现状考察了解获得的信息,以地质学、自然资源学和美学理论为指导,对“瓦拉亚窟”洞穴系统的形成条件、结构体系和景观、形成及演化历史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论述,评价了地质旅游资源价值,提出了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296.
张琪  杜建会  田贺  黄一鑫 《热带地理》2018,38(3):364-371
基于3S技术,利用2011和2015年2期不同时相高分辨率QuickBird影像和DEM数据,研究了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毗邻区域“假林线”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该区域“假林线”分布的海拔介于317~1 569 m,其中80%集中分布在700~1 200 m的范围内。2)与2011年相比,2015年“假林线”在不同坡度和坡向上分布的平均海拔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变化不显著(P>0.1)。3)“假林线”主要分布在5°~35°的坡度,极少出现在<2°的平地或>55°的垂直坡上。不同坡向“假林线”海拔分布存在很大差异(P<0.001),呈现出北坡高于南坡,东坡略高于西坡的特点。各坡向上“假林线”海拔分布的最大值出现在西北坡,最小值出现在南坡。  相似文献   
297.
Our research addresses questions about how micro-climate affects activity abundance of a common and widespread harvestman in an alpine ecosystem. Activity patterns of the Harvestman Mitopus morio (Fabricius, 1779) were studied along different alpine gradients in the central Norwegian Scandes. Within a nested design, we surveyed 18 alpine habitats with pitfall traps and microclimatological equipment along oceanic-continental, two elevational, and (fine-scaled) microtopographic gradients. Sites in the oceanic region of the Scandes showed generally higher abundance of M. morio than sites in the continental region. Furthermore, along the elevational gradient, middle-alpine sites showed higher abundances than low-alpine sites. These general patterns are best explained by higher humidity in the oceanic region and in the middlealpine belt. Focusing at a finer scale, i.e. one elevational level within each region, revealed partly opposing activity patterns within relatively short distances. While in the western middle-alpine belt these patterns were best explained by humidityrelated measures but now with higher activity abundance during drier conditions, in the drier eastern middle-alpine belt heat sums rather than humidity were found to be the best explanatoryvariables for the observed patterns. Hence, our results imply a pronounced different reaction of the two populations towards climatic variables that partly even contradict the previously described general pattern. Regardless whether these differences in activity abundance in M. morio are a form of phenotypic plasticity or adaptation, our findings stress the importance of detailed autecological knowledge combined with fine-scaled climatic measurements when aiming at predictions about possible future ecosystem structures and spatiotemporal phenomena. M. morio proves to be an ideal biogeographic model organism for understanding spatio-temporal responses of alpine ecosystems under modified climatic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298.
李宇宸  张军  刘陈立 《测绘科学》2021,46(4):114-120
针对复杂高山峡谷地区,冰湖监测容易受山体阴影和积雪的干扰,精度难以满足人们对冰湖信息的需求的问题,该文基于Sentinel-2影像和遥感影像分析技术分析云南千湖山片区高山冰湖,针对冰湖光谱信息复杂特性,采用不同方法探讨冰湖信息提取,并结合地形和同时期的谷歌影像矢量化结果对比分析不同方法对冰湖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①不同冰湖提取方法中,采用红边波段比值法和面向对象的方法与人机交互解译结果相比效果最好,Kappa系数达85%以上且能够准确地将山体阴影和冰湖区分开;②从数量和空间分布看,千湖山片区的冰湖分布在海拔4 000 m左右,集中在香格里拉县小中甸乡和上江乡局部地区,以三碧海、大黑海为中心,向四周散开,千湖山片区总共约有冰湖305个,沿着沟谷分布.  相似文献   
299.
地貌演化过程受大地构造及其规律的控制。本文通过对西南天山乌什北山地区滚滚铁列克河第四纪沉积和侵蚀地貌的观测,结合已发表的地层年代学研究,恢复了中更新世和全新世两期侵蚀地貌演化过程。中更新世地貌切割深度达1870 m以上,远远大于全新世50 m的地貌切割深度,认为该地区的高山峡谷地貌形成于中更新世。西南天山普遍发育的中更新世褶皱冲断构造,造成山体快速大幅隆升,是乌什北山高山峡谷地貌形成的主因。褶皱冲断构造向盆地方向扩展,导致山体向盆地方向隆升幅度减小,揭示了乌什北山地貌演化的空间规律。西南天山第四纪构造隆升过程与地貌演化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00.
利用2006—2014年4—9月常规高空、地面观测资料以及同期南岳高山气象站(简称南岳站)逐时风场资料和湖南省96个常规观测站逐时雨量资料,对同期117例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天气影响系统分型,并分析5类南岳站风场型对湖南不同天气型强降水预报的指示作用。结果表明:南岳站风场在6种天气型强降水天气过程中主要有5种不同表现型,其中4类逐时风场演变特征对湖南强降水带移动和强度变化有较好的指示作用。该站南风超过10 m·s-1的时刻较湘北和湘西北地区开始出现强降水通常有2~6 h的预报提前量,达到急流标准(12 m·s-1)的时刻较湘中以北地区降水达到最强提前2~5 h,南风剧减至8 m·s-1以下或转为北风的时刻较湘南地区降水加强有2~4 h的预报提前量。当南岳站主导风为南风且风速在12~14 m·s-1之间时,湘西北和湘北降水强度最大,但当该站南风超过14 m·s-1时,雨区将北抬至长江以北。当该站主导风为北风且风速在1~3 m·s-1之间时,湘中和湘西南降水较强;当其在3~5 m·s-1之间时,湘中、湘西南、湘东南地区均有降水;当其超过5 m·s-1时,湘中和湘西南降水减弱或停止,湘东南降水则加强。台风暴雨期间,该站出现明显的南北风交替且风速基本在5 m·s-1以下时,强降水区一般位于湘东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