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6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土壤活性有机碳在指示土壤碳库平衡、表征土壤肥力与质量、衡量土壤微生物生长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中亚热带红壤丘陵区松林生态系统93个表层(0~20cm)土壤样品的活性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地形、植被和土壤特性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平均值为1.92g/kg,占土壤有机碳的29.18%,变...  相似文献   
22.
贵州松林陡山沱组上部发育一套硅质岩,主要岩性为硅质页岩、富结核硅质岩、含磷质硅质岩及硅质结核.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显示:Al—Fe—Mn判别图解均落于Ⅱ区生物成因区,MnO/TiO2值介于0.01~0.1之间,表明受陆源物质供给影响强烈.结合岩相古地理及岩性组合综合分析,岩石的沉积环境应属于盆地边缘陆棚区半深水-深水滞留还原环境;受生物化学作用影响,沉淀的富SiO2沉积物在成岩阶段发生分异作用,富集的硅质开始迁移并重新凝聚成岩;成岩后生阶段,重结晶和交代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23.
垦丁混杂岩出露于台湾南部恒春半岛中新世增生楔内,长约20 km,宽最大可达1 km,呈北西-南东向狭长带状分布,大致平行于马尼拉海沟北段,其分布特征类似于与俯冲板块边界相关混杂岩的特征,因此垦丁混杂岩成因的确定对于了解台湾造山带结构及构造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关于垦丁混杂岩成因,目前主要分为沉积(olistostrome)成因和构造成因两大观点。通过野外观察,垦丁混杂岩的泥质基质普遍发生强烈的剪裂作用,鳞片状结构大量发育,基性或超基性的外来岩块夹杂其中。此外,在垦丁混杂岩内还发现香肠化的砂岩块、由泥质基质充填的脉体及砂岩表面的水压破裂等构造现象。这些现象均反映垦丁混杂岩为构造成因而非沉积成因。垦丁混杂岩体原形成于增生楔底部,并受到一定的高压及应力剪切作用,之后随同卷入的外来岩块及连续沉积地层块体一起沿着马尾逆断层出露于地表浅部,代表南海洋壳向东俯冲于菲律宾海板块之下形成的构造混杂堆积岩体。  相似文献   
24.
在牡丹江市西南部,有一个大海林林业局,这片林区就是《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战斗过的地方。林区内风景秀丽,险壑的山峰,松林白雪,构成一幅壮美的北国风光图。在这座北方的大山里,有一支充满朝气的国土队伍,他们没啥豪言壮语,却始终不忘“爱林如子,惜土如金”的誓言,十几年如一日,他们为大海林林区的用地发展保驾护航,默默服务,他们巡查的身影,也是森工林区最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25.
福建长汀河田盆地的马尾松林碳储量时空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建省长汀县侵蚀退化严重的河田盆地为例,重点研究该区水土流失生态修复的主要树种——马尾松林的碳储量动态变化.通过2011年的野外样地调查获得了马尾松林的实测数据,并将其与同期SPOT5影像对应样地改进的归一化植被指数(MNDVI)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河田盆地2011年马尾松林碳储量的反演模型.进一步通过不变特征法对所获得的2011年模型进行校正,使其能够推广应用于2004年和2009年的马尾松林碳储量反演,以揭示河田盆地马尾松林碳储量在2004—2011年间的时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这期间河田盆地马尾松林的总碳储量和碳密度均呈逐步上升的趋势:总碳储量由2004年的9.28×105 t增加到2011年的12.49×105 t,碳密度由27.31×10-4 t/m2增加到35.84×10-4 t/m2,总的说明该区马尾松林的碳汇能力在这期间有了明显的增加,而且在2009—2011年间表现得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6.
9月24日,由中国石化投资建造的7000马力多用途供应船在福建省马尾造船厂举行简单的开工仪式。马尾造船厂总经理黄以豪下达开工令,上海海洋石油局局长、总经理左文岐局长按下了开工点火按钮,用于船体组建的首块分段钢板随即被机器切开,标志着该船正式开工建造。  相似文献   
27.
阿斯塔那古墓群是新疆发现的最为重要的历史时期遗址之一,一直以来备受学术界关注。由于吐鲁番盆地气候炎热干燥,阿斯塔那古墓群保存下了数以万计的珍贵文物,其中包括颇为少见的各种泥俑。文章利用红外光谱、纤维旋转实验和显微形态观察等方法对阿斯塔那古墓群出土彩塑泥俑的马尾装饰物进行了科学分析,结果显示这些纤维来自于原产于近东、地中海沿岸的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 L.)。同时,结合出土文书,探讨了唐代吐鲁番地区亚麻的栽培利用状况,为深入认识亚麻传入中国的时间和路线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8.
走滑断层判识及其油气成藏效应是当前构造地质学与石油地质学研究的热点。为进一步认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地区的控藏断层大侏罗沟走滑断层,对其进行了野外露头观察和地震剖面解释,以进一步明确其构造属性与边界,在此基础上,结合油层分布与原油性质及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讨论了其成藏效应。结果表明,大侏罗沟断层走滑特征明显,西端野外露头上断线平直、断面陡立、发育水平擦痕,东端地震剖面平面上发育"马尾状构造"、剖面上发育"花状构造"。据此重新限定了断层的边界,西以达尔布特断层为界,东以达探1井为界,全长约80km。大侏罗沟走滑断层对油气兼具横向和纵向输导效应,使得油气藏在平面上沿断层被动盘富集,纵向上呈"串珠状"分布,这可能是这类走滑断层所具有的普遍特征。据此,研究区一系列走滑断层的被动盘在下步勘探中值得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29.
千烟洲试验区湿地松人工林凋落叶及其营养元素动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永瑞 《自然资源》1996,2(5):60-63
本文研究了千烟洲试区湿地松人工林凋落吉及其营养元素的数量动态特征。通过对该树种的凋落叶量的分析,了解了该树种的凋落叶在各个时期中的不同特征,从而进一步加深了解凋落叶在森林中的功能地位。  相似文献   
30.
占东川武铜矿储量90%的层状铜矿体,犹如世界许多著名的层状铜矿床的成矿过程一样,并不是同生沉积作用期间简单地直接沉淀富集的。该类型铜矿石的形成,至少经历了铁的硫化物的同生沉积和铜的硫化物的成岩交代两个成矿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