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6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段召艳 《地质与勘探》2021,57(4):837-851
东炉房铜钼矿床位于扬子西缘坳陷带,是滇西北香格里拉地区近年新勘查评价的中型矿床,该矿床具大型规模远景。本次通过地质详查及综合研究工作,基本查明了矿床特征,理清了成矿规律,提出了深部及外围找矿预测区。研究认为:铜钼铅锌金多金属矿化与石英闪长玢岩-石英二长斑岩复式侵入岩紧密相关,矿化蚀变具有斑岩型-矽卡岩型-中低温热液脉型成矿系统特征;矿区共圈定24条矿体,其中斑岩型钼(铜)矿体3条,矽卡岩型铜(钼)矿体14条,中低温热液脉型铅锌(金)矿体7条,具有由内到外,由高温至中低温为Mo(Cu)→Cu(Mo)、Fe→Pb、Zn、Au的斑岩成矿系统元素分带特征;结合矿区矿床地质、地球物理、土壤地球化学特征,矿区外围及深部圈定3处寻找斑岩型-矽卡岩型铜钼多金属矿找矿靶区。该矿床的评价对区内寻找同类型矿床具有重要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62.
贺洪均  张德荣  叶青 《云南地质》2009,28(2):119-123
从聚煤沉积环境与聚煤规律判断,矿床形成于古特提斯海消亡、金沙江板块碰撞结合带西侧的晚三叠世(T3),古地理环境应为滨海海陆交互相。  相似文献   
63.
香格里拉欠虽铜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贵荣  董建春 《云南地质》2009,28(3):263-267
矿床成因与地层、构造、岩浆岩关系密切,根据矿床分布规律和找矿标志、控矿因素,可进行有效的成矿预测,为进一步勘查提供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64.
云南省香格里拉地区发育一套以甭哥碱性杂岩体为代表的富碱高钾岩浆岩。该岩体SiO_2变化范围较宽,高FeO~T和碱质,低Al_2O_3、MgO和CaO;富集LILE和LREE,相对亏损HFSE并显著亏损Cr、Co、Ni等过渡族元素,同时还具有从弱负异常至强正异常的δEu及δCe,表现出埃达克质与岛弧型火山岩双重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甭哥岩体并非单一岩浆经简单结晶分异而来,其岩浆来源具有多样性与多期性,它们主要代表了晚三叠印支期俯冲洋片和地幔楔与下地壳部分熔融及新生代含金云母相的交代富集地幔低程度部分熔融的岩浆作用。其形成和演化大致经历了晚印支期初始岩浆形成和燕山期后续岩浆逐步叠加及新生代喜山期岩浆侵位三个阶段,在整个岩浆作用过程中,伴随有地幔流体交代作用及由此引发的壳幔物质混染现象。而与甭哥碱性杂岩体有关的金成矿作用主要受制于该区多阶段岩浆与含矿地幔流体的相互作用及地幔流体交代叠加混染作用,其金成矿的富矿体可能定位于深部,据此提出甭哥碱性杂岩体具有深部成矿的勘探开发远景。  相似文献   
65.
分布于扬子地台西缘、哀牢山-红河断裂带的新生代碱性侵入岩为研究板内岩浆系统中的壳幔作用及地球化学循环提供了理想的研究窗口。研究选择对香格里拉地区可麦洛碱性侵入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测试分析,结果显示该岩体具有高铝(wAl2O_313.50%~15.50%,平均14.63%)、碱值(wNa2O+K_2O为6.79%~9.95%,平均8.74%)的特征;w(MgO)为1.74%~5.25%,平均为3.21%;w(Ni)为25.17×10-6~127.16×10-6,平均54.47×10-6;w(Cr)为12.86×10-6~48.23×10-6,平均26.76×10-6,与滇西新生代碱性岩相比富含亲稀土元素(644.55×10-6~402.09×10-6),Eu异常不明显(Eu/Eu~*=0.89~1.09)。微量元素蛛网图显示出较强的负K,Ti(Ti/Ti~*=0.38~0.45)异常,Nb异常变化较大(Nb/Nb~*=1.29~0.47)。综合分析该侵入岩可能起源于壳幔过渡带的部分熔融,其源区残留有石榴石、角闪石和金云母。软流圈上涌及下地壳拆沉很可能导致扬子地台西缘下伏岩石圈地幔与下地壳形成物质能量交换,而长期的壳幔反应会造成岩石圈地幔弱化,局部出现低强度的弱化岩石圈地幔,形成壳幔过渡带。  相似文献   
66.
盖吉夏铜多金属矿床位于香格里拉地区格咱斑岩带红山-普朗铜多金属成矿亚带北段,铜多金属矿化与石英二长闪长玢岩紧密相关。石英二长闪长玢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16.6±2.3Ma (MSWD=1.9),与区域上普朗、松诺、地苏嘎、雪鸡坪、春都等含矿斑岩体年龄一致。锆石ε_(Hf)(t)值分布范围为-1.55~3.27,平均为1.57,分布较集中;单阶段Hf模式年龄(t_(DM1))变化范围为733~918Ma,平均为795Ma,二阶段Hf模式年龄(t_(DM2))为923~1178Ma,平均为1015Ma,揭示其源区可能为亏损地幔或新生壳源物质。岩石SiO_2为61.08%~69.55%,Na_2O+K_2O为7.22%~7.82%,Na_2O/K_2O为0.87~1.87,具高钾钙碱性准铝质-弱过铝质(A/CNK=0.75-1.34)特征,岩石富集轻稀土元素[(La/Yb) N=13.35-24.85]和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Pb等),相对亏损重稀土元素和高场强元素(Ti、Nb、P等),且具有高Sr(400×10~(-6)),低Y(18×10~(-6))、Yb(1.9×10~(-6))及高Sr/Y、La/Nb等特点,显示出正常弧岩浆系列钙碱性岩石特征,说明含矿石英二长闪长玢岩与岛弧环境密切相关。这种特征的花岗岩可能为盖吉夏的Cu成矿作用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67.
早就听说地处赣东北的婺源是全国农业生态县,以盛产大鄣山茶和荷包红鲤鱼为名。境内山青水秀,植被丰富,不少村庄至今仍完整地保留着明清时期古色古香的徽式建筑和源远流长的小桥、流水、人家。被誉为“最后的香格里拉”和“中国农村最关的地方”。从此,婺源这个诗情画意的名字就牢牢地铭记在我的心里。  相似文献   
68.
<正>从昆明乘民航班机到达香格里拉机场,走出客舱,映入眼帘的便是纳帕海湿地神奇的风光:天高气爽,远处雪山熠熠生辉;近处绿油油的草甸上随处可见成群的牦牛、臧马,宁静和谐的纳帕海,顿时让人心旷神怡。  相似文献   
69.
普朗铜多金属矿是“三江”成矿带内超大型斑岩铜矿床,成矿地质条件优越,近年在矿区南部施工多个钻孔显示较好的金矿化信息,目前缺乏深入研究和系统总结。矿区南部开展了1/5000构造地球化学测量,异常元素以Au、Ag、As、Sb为主,多呈带状、片状重叠产出,各元素异常套合较好。圈定的YS1和YS2两个综合异常带均位于石英闪长玢岩与角岩的接触带附近,显示出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70.
香格里拉县1974~2003年的人文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和遥感影像为基础,选择10个与县域土地利用变化有关的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与回归分析,进而从地理信息挖掘的层面上分析了研究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人文驱动力。结果表明:在推动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错综复杂的原动力影响中,人文因子对研究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的短期变化有重要影响,其中耕地数量与农业人口数、种植业产值、农业产值在工农业产值中的比重、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以及财政收入呈负相关的关系;耕地数量与牲畜数量、农村人均收入、粮食总产量、耕地保护政策变量,呈负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