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477篇 |
免费 | 2985篇 |
国内免费 | 407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311篇 |
大气科学 | 3073篇 |
地球物理 | 2647篇 |
地质学 | 10480篇 |
海洋学 | 3521篇 |
天文学 | 73篇 |
综合类 | 1906篇 |
自然地理 | 352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0篇 |
2023年 | 580篇 |
2022年 | 817篇 |
2021年 | 755篇 |
2020年 | 648篇 |
2019年 | 766篇 |
2018年 | 522篇 |
2017年 | 495篇 |
2016年 | 597篇 |
2015年 | 651篇 |
2014年 | 1140篇 |
2013年 | 889篇 |
2012年 | 1109篇 |
2011年 | 1061篇 |
2010年 | 1145篇 |
2009年 | 1185篇 |
2008年 | 1179篇 |
2007年 | 1018篇 |
2006年 | 1178篇 |
2005年 | 1048篇 |
2004年 | 966篇 |
2003年 | 956篇 |
2002年 | 984篇 |
2001年 | 913篇 |
2000年 | 627篇 |
1999年 | 601篇 |
1998年 | 646篇 |
1997年 | 599篇 |
1996年 | 561篇 |
1995年 | 505篇 |
1994年 | 457篇 |
1993年 | 380篇 |
1992年 | 369篇 |
1991年 | 323篇 |
1990年 | 344篇 |
1989年 | 215篇 |
1988年 | 30篇 |
1987年 | 19篇 |
1986年 | 17篇 |
1985年 | 14篇 |
1984年 | 20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5篇 |
1977年 | 2篇 |
1972年 | 2篇 |
1962年 | 2篇 |
1960年 | 2篇 |
1941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在安徽巢湖177高地、无为白牡山等地中二叠统栖霞组顶部灰岩段和臭灰岩段发现大量遗迹化石Zoophycos cf.caudagalli。这些遗迹化石以系统觅食迹为主,指示水动力及波浪作用较弱、贫氧的深水沉积环境。在栖霞组的砾状灰岩中,发现部分Zoophycos穿插于灰岩砾石和基质之中,这揭示栖霞组石灰砾岩中的砾石并非成岩作用成因,而是碎屑流沉积形成,属于异地成因碳酸盐岩。综合巢湖地区栖霞组的地层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以及Zoophycos的生活习性和分布特征,发现表明巢湖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臭灰岩段和顶部灰岩段属于贫氧的碳酸盐台缘斜坡沉积。 相似文献
82.
风电场风资源测量与计算的精度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多个复杂地形风电场观测操作实践和大量观测数据的计算分析,提出了对观测数据和计算质量精度控制的主要措施,包括:复杂地形测风站布设的5个原则,仪器的合理选型和设置;对由于测风仪固有的系统误差和缺测数据的插补订正可能引起的计算误差进行了定量估算,通过对大量实测数据的对比计算显示:①目前普遍采用的进口风速计的相对偏差在1.6%~5.25%之间,由此可导致轮毂高度附近的年平均风功率密度误差在5%以上,最大达13.8%;②在季风气候区、复杂地形和风的年变率较大的地区,进行缺测数据插补订正时,应选取同季或同一主导风向的数据作为插补订正的基础数据,否则可能导致其平均风功率密度相对误差达20%~50%. 相似文献
83.
84.
洞穴沉积铀含量及其同位素初始234U/238U[(234U/238U)0]变化均与过去气候环境变化关系密切。文章分别对石笋中U含量和(234U/238U)0的气候意义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多数研究认为洞穴沉积U含量和(234U/238U)0可能指示土壤湿度和有效降水变化。然而,不管是对洞穴沉积的U含量还是(234U/238U)0,其气候环境意义解读还存在两种观点。但无论如何,这些研究成果都显示了洞穴沉积的U含量和(234U/238U)0是研究过去气候环境变化的重要替代指标。在未来的研究中,除了土壤环境和过程,还应关注U来源的相对贡献变化和其他微量元素与U元素的关系。这一指标可能在对东亚地区的大气粉尘活动和冬季风演化、地表生物量的变化研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5.
太平洋水下海山磷酸盐的成因及形成环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笔者首次对太平洋与大洋富钴结壳密切相关的海山磷酸盐的成因及形成环境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各种产出形态的磷酸盐都不同程度地交代碳酸盐等含钙物质,而呈现出交代生物结构、交代凝灰结构、交代角砾状结构及交代填间结构等各种交代结构,反映了磷酸盐的交代成因. 此外,其δ13C值(变化于0.7‰~2.0‰之间)也证实其属于交代成因.磷酸盐中Na、Mg、Sr、F、P2O5含量以及Na/P2O5、Mg/P2O5、Sr/P2O5、F/P2O5的比值,特别是晶格中结构CO2的含量(变化于5.7%~6.2%之间),与形成于氧化环境下的Blake plateau、Chatham Rise、Agulhas Bank等处的磷酸盐相近,表明调查区磷酸盐亦形成于氧化环境.氧同位素测定结果表明,磷酸盐的形成温度为5.8~14.8 ℃,平均为11.5 ℃,显示其形成于正常的海水温度环境.西、中太平洋海山磷酸盐形成环境十分接近的事实暗示,西、中太平洋广大区域内的成磷事件存在着时间上和成因上的统一性和相似性. 相似文献
86.
扬子东南大陆边缘晚前寒武纪古海洋演化的稀土元素记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采用中子活化方法分析了晚震旦~早寒武纪19件样品的稀土元素组成,发现硅质岩石REE配分形式有着复杂的变化,初步可以划分为五种类型,包括“台地型”、“红海型”、“海水型”及两种特殊的配分形式。剖面上Ce异常由小到大的演变反映了古海洋底层水由缺氧环境向氧化条件的逐渐转化。正Eu异常的出现代表了热水沉积事件的存在。 相似文献
87.
摘要:“梅山群”是豫皖交界地段变质程度与佛子岭群、石炭系不同的变质岩系。它主要由斜长角闪岩、变粒岩、浅粒岩、云英片岩、角闪片岩、黑云片岩、大理岩和辉石岩等组成,在区域上可以和商城群歪庙组对比,形成时代为早古生代.对“梅山群”的岩石化学研究表明,其形成的古构造环境可能为弧后盆地。笔者认为早古生代,南北大陆板块构造的碰撞以华北板块仰冲、扬子板块俯冲为特征,大别造山带古缝合带的位置应在“梅山群”分布区域的南侧。 相似文献
88.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温度、盐度和酸碱度3种环境因素逆境下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幼蟹的致死效应,以阐明三疣梭子蟹幼蟹对不同逆境环境的抵抗力大小。3种逆境环境因素的水平分别是:温度为10,15,30,35℃;盐度为10,15,35,40;酸碱度为6.0,6.5,9.0,9.5。结果表明,盐度变化对梭子蟹幼蟹的影响最大,其次为酸碱度,再次为温度。对于温度而言,低温下幼蟹的存活时间较长;对于盐度而言,高盐度逆境比低盐度逆境下的存活时间长;对于pH值而言,碱性环境下的存活时间比酸性环境下的存活时间长。 相似文献
89.
本文对冀北—辽西地区早白垩世沉积盆地富有机质沉积岩进行了初步有机地球化学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冀北—辽西沉积盆沉积有机质特征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很大差异,代表白垩系早期沉积的滦平盆地大北沟组有机质丰度低,这不仅显示其所代表的沉积相带不利于有机质的聚集,也反映了当时生物不够繁盛;大店子组时期沉积相带发生了变化,有机质类型随着发生了变化,丰度有所增高,但总体上显示环境条件不利于生物的发育和繁盛。到了桥头组和义县组沉积岩有机质丰度大幅升高,表明生物界非常繁盛,古气候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大量生成和堆积,总体上反映了温湿的气候条件;但同时也存在较为频繁或交替性寒冷气候波动,具体的古气候环境状态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