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69篇
  免费   1648篇
  国内免费   2117篇
测绘学   468篇
大气科学   1005篇
地球物理   1460篇
地质学   5707篇
海洋学   924篇
天文学   181篇
综合类   647篇
自然地理   1342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361篇
  2022年   477篇
  2021年   464篇
  2020年   374篇
  2019年   417篇
  2018年   274篇
  2017年   302篇
  2016年   336篇
  2015年   393篇
  2014年   656篇
  2013年   484篇
  2012年   580篇
  2011年   579篇
  2010年   479篇
  2009年   457篇
  2008年   458篇
  2007年   421篇
  2006年   426篇
  2005年   399篇
  2004年   272篇
  2003年   279篇
  2002年   270篇
  2001年   258篇
  2000年   215篇
  1999年   205篇
  1998年   221篇
  1997年   203篇
  1996年   241篇
  1995年   206篇
  1994年   158篇
  1993年   151篇
  1992年   164篇
  1991年   96篇
  1990年   91篇
  1989年   100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本文讲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定义及尽快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意义;介绍区域重力调查中采用GPS定点的一般方法,着重提出区域重力调查中如何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进行测点远区地形改正和正常场修正的方法。此对规范和提升区域重力调查工作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62.
何增  王志华  吕月  董哲 《吉林地质》2010,29(4):89-91
在吉林敦化黑石煤炭资源赋存区,岩浆岩发育,煤层较大范围内受到岩浆岩侵蚀,岩浆岩侵蚀部位在地震剖面上差异十分明显,利用二维地震方法,对水平和偏移时间剖面特征进行分析和解释,就可确定其分布范围及位置。  相似文献   
863.
舒兰煤田水曲柳区煤层气在平面上富气中心分布与富煤中心一致。该区煤层气属特低丰度、中等埋深的小型煤气田。适宜井下瓦斯抽采。可在建井后,在瓦斯富集部位煤层底板岩巷中,采用钻孔抽采方式,可回收近1.8亿m3煤层气,不但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还将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了煤矿生产安全度,具有显著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64.
汤磊  熊健 《矿产与地质》2010,24(5):475-480
为解决干旱高山区的深部找矿问题和探索地电化学法在干旱高山区寻找隐伏铜镍矿产的可行性,在青海化隆拉水峡铜镍矿区开展了地电提取测量法、土壤离子电导率测量法寻找隐伏铜镍矿的试验研究,通过对已知矿体的地电化学法找矿试验,在隐伏铜镍矿体上测出了清晰的地电化学异常。对矿区的深部及外围的找矿预测中,在A区发现3个地电化学Ni、Cu及电导率异常,在B区发现3个地电化学Cu异常、1个Ni异常、3个电导率异常,在C区发现了3个地电化学Cu异常、2个地球化学Ni异常、3个电导率异常,推测在上述地电化学异常区内寻找隐伏铜镍矿会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865.
极震区岩体地震动力破坏是造成极震区严重的地震地质灾害和次生灾害的根本原因。汶川地震中因此而导致的交通工程结构损坏、中断和次生崩滑流、堰塞湖等地质灾害,不仅加剧了灾害损失,并给震后的灾区恢复重建和对外交通遗留了较多的安全隐患。从岩体稳定、山体稳定和区域稳定的层次,分别对有关极震区岩体地震动力破坏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分析了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对研究思路和方法论的讨论,构建了极震区岩体地震动力破坏研究的体系框架,提出了极震区岩体地震动力破坏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向,以期明晰概念,理清思路,为有关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66.
青藏高原昆仑—汶川地震系列与巴颜喀喇断块的最新活动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青藏高原是中国最主要的地震活动区之一。最近十多年来,在青藏高原中部连续发生了1997年西藏玛尼Ms7.5级地震、2001年青海昆仑山Ms8.1级地震、2008年3月新疆于田Ms7.3级地震和5月四川汶川Ms8.0级地震及2010年青海玉树Ms7.1级地震,它们相继发生于青藏断块区巴颜喀喇断块四周边界活动断裂带上,是该断块最新活动的结果。发生于断块南北边界断裂上的3次地震都是走滑断裂错动的结果,发生在断块东南端的汶川地震则是挤压逆冲断裂的产物,而西北端的于田地震则呈现出张性特征,它们共同反映青藏断块区巴颜喀喇条状断块向东南方向滑动的最新活动。自1900年以来,青藏断块区和巴颜喀喇断块的强震活动表现出多期活动和区域性转移的特征,20世纪早期Ms7.0级以上强地震活动的主体地区在青藏断块区北部边界构造带,中期转移到高原南部喜马拉雅板块边界构造带和断块区南部断块,最近十多年来则在巴颜喀喇断块及周缘边界断裂上活动。青藏高原这种块体活动和地震活动与澳大利亚-印度板块对亚洲大陆的推挤作用相关,因而,青藏高原和巴颜喀喇断块的强震活动与澳-印板块边界苏门答腊强震活动相对应。目前苏门答腊地区强震活动仍在继续,因此,近期对巴颜喀喇断块及青藏高原南部地区的强震活动和强震危险性仍需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867.
何平 《安徽地质》2010,20(2):129-130,134
针对东源大型白钨矿区地层、及构造特点,合理选择钻进规程参数及钻头;对破碎、裂隙漏失及断层泥等钻进难点问题,采用综合治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868.
野外地质调查结合锆石U-Pb年龄测定和岩石化学成分分析,发现西藏冈底斯碰撞造山带晚中新世发育两套埃达克岩.一套呈NS向岩墙产出,锫石U-Pb-LAICP-MS年龄为15.6~16.8 Ma,地球化学上以富Na2O、贫K2O、Sr/Y比值高为特点,不含矿;另一套呈岩株产出,锆石 U-Pb SHRIMP 年龄为14.0~15.3 Ma,地球化学上以富K2O、贫NaO、Sr/Y比值低为特点,伴随着大规模的斑岩型铜钼矿化.两套埃达克岩都高度富集大离子不相容元素(LILE)Rb、Ba、Th、U、K、Sr、Pb,强烈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Ta、Ti,反映出俯冲组分对岩浆源区的明显影响,具备岛弧岩浆作用的基本特征.比较而言,含矿埃达克岩更富集Rb、Th、U、K、Pb,而不含矿埃达克岩更富集Sr;不含矿埃达克岩的高场强元素Nb、Ta、Ti亏损更加强烈,Zr、Hf相对富集.两套埃达克岩都是形成于碰撞后地壳伸展的同一地球动力学背景下,其岩石地球化学差异主要与岩浆源区有关.研究表明,含矿埃达克岩的岩浆源区较浅,位于下地壳底部,参与岩浆作用的俯冲组分以沉积物熔体为主,岩浆的氧化性较强,并且经历了更多的分异过程.不含矿埃达克岩的岩浆源区较深,位于岩石圈地幔上部,参与源区岩浆作用的俯冲组分主要是板片流体,岩浆氧化性较低,岩浆分异过程较少.两套埃达克岩含矿与不含矿的原因包含了源区物质组成和岩浆生成条件两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869.
吉林晚古生代榆木川基性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岩石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位于兴蒙造山带张广才岭块体的榆木川辉绿玢岩,K—AT年龄测定表明其形成年龄为262~264Ma,主微量元素研究表明,辉绿玢岩SiO2含量为47.02%~52.60%,贫K2O(0.13%~0.47%),Na2O〉K2O,属于低钾拉斑系列,稀土分布模式属于轻稀土略亏损的平坦型,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图解中大离子亲石元素(Rh、Ba、Sr)较为富集,但不存在高场强元素(Nb、Ta)的亏损,同位素组成显示Sr同位素初始比值在0.704958~0.705631之间,εNd(t)值(72~81)较高且变化较小,表明其来源于亏损地幔的部分熔融且成岩过程中未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基性岩形成于造山后的伸展拉张背景,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晚古生代(约270Ma)兴蒙造山带已经进入晚期,此时加厚的岩石圈由于重力不稳定发生拆沉减薄作用,导致软流圈的大量上涌和岩石圈拉张,从而引起先存亏损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最后侵入地壳深部形成研究区辉绿玢岩。  相似文献   
870.
饮水困难区地下水勘察新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伟 《地质与勘探》2010,46(1):147-152
饮水困难区一般来说是指对于安全的饮用水源的获取存在困难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中部、西部的部分地区和华北的局部地区,在西北部情况尤为严重。虽然导致区域饮水困难有多方面的原因,自然条件的因素在大多数地区还是首当其冲的。从水文地质的角度来看,一些饮水困难区即所谓贫水区,表现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区域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条件不清,地下水在时间、空间上变化较大等特征,难以用传统的地质方法与常规的地球物理方法找到。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新方法与新技术被引进到地下水勘察工作中来,在一些饮水困难区,甚至被认为是无水区的地方找到了地下水。而依托先进找水技术的综合物探方法找水模式也已初具雏型,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为饮水困难区的地下水勘察工作提供了技术依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