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6篇
  免费   476篇
  国内免费   402篇
测绘学   47篇
大气科学   1057篇
地球物理   847篇
地质学   353篇
海洋学   149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101篇
自然地理   14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3年   1篇
  1942年   2篇
  1941年   1篇
  1938年   1篇
  1936年   2篇
  1935年   3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瞬时地壳运动与地震短临预报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强祖基  赁常恭 《地学前缘》1995,2(2):213-225
本文在利用卫星红外扫描仪观测资料的基础上,探讨地震前低空大气的增温是地壳瞬时运动的表现,也是地球-大气耦合现象。通过分析,给出瞬时地壳运动引起增温的三种可能机制:岩石的辐射能量增加;岩层中CH_4、CO_2等气体溢出和太阳辐射导致增温;CH_4、CO_2含量增高和低空电场异常激发。并通过某些震例的增温展布形态及规律,恢复震前应力场和热增温演化特征:我国大陆东部NNE方向为主压应力方向,大陆东南沿海主压应力方向SN向,而我国大陆西部地区主压应力方向为SN向,在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派生主压应力为NE向。最后,介绍了这几年试验性预报效果检验:4年多总共预报32次,其中虚报2次,7次较准,17次较好,6次较差,漏报强震8次。最后涉及到地震孕育、发生过程中的机理的初步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93.
通过近几年专业气象服务实践和对部分林业生产单位的走访调查,总结出影响大兴安岭地区冬季木材运输的主要气象灾害,并提出相应的防御措施,供林业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94.
本文对1957~1990年7~9月份进入19~25°N、115°E以西的热带气旋雨况进行分析,得出各月不同源地与登陆地段的热带气旋,影响本站的降水情况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95.
为了探讨强对流天气,文中对湿度呈带状分布的情况进行了重点探讨,发现短时强天气过程的发生与湿区带状分布有密切联系.通过分析比较提出在日常预报中便于使用的判别方法和条件,它可以对有关区域的带状湿区进行区分,判定在未来8~12小时内能否产生强烈天气。通过对1994年更半年哈尔滨市及其近郊发生的各次强天气过程进行普查,概括能力良好.  相似文献   
96.
万李玲 《四川气象》1995,15(2):54-57
711测雨雷达中频衰减器电路简化万李玲(雅安地区气象局邮编:625000)在711测雨雷达中设有一中频衰减器,接在前置中放电路(133分机)和主中放(135分机)之间,它的作用是测量反射回波的中心强度,在实际电路中,是由八节“”型集中电阻衰减器串联组...  相似文献   
97.
为了探讨强对流天气,文中对湿度呈带状分布的情况进行了重点探讨,发现短时强天气过程的发生与湿区带状分布有密切联系,通过分析比较提出在日常预报中便于使用的判别方法和条件,它可以以有关区域的带状区进行区分,判定在未来8 ̄12小时内能否产生强烈天气,通过对1994年夏半年哈尔滨市及其近郊发生的各次强天气过程进行普查,概括能力良好。  相似文献   
98.
用在一个地震台接收到的同一个震源区内较小地震的振幅谱去除大震的振幅谱,可求得大震震源的频谱在两个拐角频率之间的趋势的斜率.利用 Q 值在0.0001——100Hz 之间几乎是常数的特性,用试错法对大震的振幅谱因衰减造成的高频损耗进行补偿.当补偿后的高频趋势的斜率与频谱比的高频趋势的斜率接近时,便表示所选取的 Q 值是适宜的.用这种方法,我们得到云南剑川地区的 Qp 等于900,Qs 等于400.而北京地区的 Qp 等于800,Qs 等于550.   相似文献   
99.
本文以模糊子集论为指导,在迪戴的DCM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动态聚类-模糊模式识别方法。实际上,它是一种新的模糊聚类的方法。该方法以DCM法的动态聚类部分做为原始数据变换的手段,而将迪戴的强模式概念推广为模糊模式,将强模式识别推广为模糊模式识别。此外,还提出了模糊模式间联系度的概念,从而解决了类间联系、类内典型个体、类间过渡个体、个体对各类的隶属程度以及内部有某种演化趋势的类别的划分等问题。文章还给出了该方法的数学模型和算法概要。最后,通过一个在地质学中的应用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0.
从卫星影象探讨西藏地震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陆地卫星影象表明西藏地区存在一系列活动断裂带,晚第三纪以来的新生盆地和火山活动都十分强烈。从卫星照片中的线性构造及其组合特征分析,西藏高原具有三种不同的构造组合,雅鲁藏布江以南多为近东西向线性构造,为强烈挤压的形变特征,中部多为连续分布的透镜状构造,反映了地壳物质塑性流动的形变特征,羌塘高原则为共轭破裂的形变特征。这些特征客观地反映了西藏高原各块体之间的力学性质和介质条件的差异,也控制了西藏地区的地震活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