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527篇 |
免费 | 3589篇 |
国内免费 | 233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96篇 |
大气科学 | 2618篇 |
地球物理 | 2434篇 |
地质学 | 5485篇 |
海洋学 | 1607篇 |
天文学 | 101篇 |
综合类 | 588篇 |
自然地理 | 71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7篇 |
2024年 | 424篇 |
2023年 | 525篇 |
2022年 | 619篇 |
2021年 | 616篇 |
2020年 | 528篇 |
2019年 | 512篇 |
2018年 | 416篇 |
2017年 | 384篇 |
2016年 | 387篇 |
2015年 | 400篇 |
2014年 | 671篇 |
2013年 | 544篇 |
2012年 | 593篇 |
2011年 | 587篇 |
2010年 | 626篇 |
2009年 | 641篇 |
2008年 | 617篇 |
2007年 | 591篇 |
2006年 | 498篇 |
2005年 | 432篇 |
2004年 | 432篇 |
2003年 | 397篇 |
2002年 | 333篇 |
2001年 | 312篇 |
2000年 | 289篇 |
1999年 | 262篇 |
1998年 | 263篇 |
1997年 | 261篇 |
1996年 | 226篇 |
1995年 | 201篇 |
1994年 | 190篇 |
1993年 | 119篇 |
1992年 | 143篇 |
1991年 | 103篇 |
1990年 | 122篇 |
1989年 | 73篇 |
1988年 | 26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7篇 |
1978年 | 3篇 |
1965年 | 3篇 |
1957年 | 1篇 |
195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采用有限元法模拟了北澳大利亚Mount Isa盆地古流体迁移及温度场的分布,特别评价了浮力对沉积喷发型SEDEX矿床成矿的作用.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浮力驱动的热液循环主要由断层深度及其与含水层的空间关系所控制.海水从一条断层向下迁移,然后沿着主要的含水层横向流动.在此过程中地热导致温度逐渐增高,最后在浮力作用下加热后的富含金属元素的流体从另外一条断层向上运动并喷发到海底.计算表明喷发到海底的热液温度范围在115~160℃之间,并在一百万年的时间内保持了2.6~4.1m·a-1的流速.这些条件在适当的化学圈闭环境下有利于形成Mount Isa规模的SEDEX矿床.因此,浮力是盆地范围热液循环的一个重要驱动机制,其强度之大足以形成类似于北澳大利亚Mount Isa规模的超巨型热液喷发型矿床. 相似文献
32.
空间直观模拟(SEM)在土地利用/覆盖(LULC)与城市化、都市环境保护和土地资源管理等具有重要作用,但模拟与预测中的不确定性日益突出,模型的可靠性和不确定性分析却显得不足和滞后.不确定性也是导致政府决策部门和公众不能有效获取可靠预测信息的重要原因.对此,本研究通过建立SEM和预测不确定性分析方案、基于空间位置和数量的系列Kappa系数检验和尺度敏感性测度,以北京都市区为例分析了与空间直观模型紧密相关的不确定性的来源,考虑了空间尺度不确定性.研究结果证明,空间信息传递的方向性和渐变性导致了SEM的空间位置的不确定性,并决定了空间直观模型的模拟与预测精度对不同时空尺度的敏感性响应. 相似文献
33.
地球内部结构的研究显示,上地幔中400km深度附近存在一个波速和密度的间断面,通常称为410km间断面.普遍认为,橄榄岩α态与β态之间的转换导致了这个间断面的形成,而且在PREM等被广泛采用的地球模型中,这一间断面通常被处理为一个尖锐的跳变.然而,近年来的一些研究提出该间断面在某些地区存在着更复杂的结构.利用欧洲台网所观测到的宽频带数据,对发生在意大利中部的1998-05-18地震事件进行了分析研究,在PREM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的410km间断面结构模型的波形模拟,得到了更适用于这一区域的半跳变半渐变模型. 相似文献
34.
本文给出了符号位地震记录振幅恢复理论的两个基本定理。这些定理指出,在地震记录的干扰特性不知道时,可采用叠加随机噪声的方法进行符号位地震记录振幅恢复,但是该随机噪声的概率密度必须为均匀分布。这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际上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5.
介绍了自动控制技术在我国首台大型三向地震模拟振动台研制中的应用。该地震模拟振动台已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为我国防震减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6.
真实大地固有频散特性,较强的频散效应叠加到瞬变电磁响应之中,会给传统的数据处理手段带来困难.目前考虑频散效应的瞬变电磁数据多参数联合反演解释方法,具有显著的多解性和初始模型依赖.为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探究可能的解决途径,这里首先引入Cole-Cole模型,结合数字滤波方法实现了频散介质中瞬变电磁响应的正演,通过与... 相似文献
37.
38.
机载多光谱LiDAR的随机森林地物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载多光谱LiDAR技术利用激光进行探测和测距,不仅可以快速获取地面物体的三维坐标,还可以获得多个波段的地物光谱信息,可广泛用于地形测绘、土地覆盖分类、环境建模、森林资源调查等。本文提出了多光谱LiDAR的随机森林地物分类方法。该方法通过对LiDAR强度数据和高程数据提取分类特征,完成多光谱LiDAR的随机森林地物分类;并分析随机森林的特征贡献度特性,采用后向特征选择方法实现分类特征选择。通过对加拿大Optech Titan多光谱LiDAR数据的试验表明:随机森林方法可以获得较好的地物分类精度,而且可以适当地去除部分冗余和相关的特征,从而有效提高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39.
为了研究随机事件集实际应用于计算南通如东岸段风暴增水的合理性问题,基于ADCIRC模型模拟影响南通如东岸段基于随机事件集的风暴增水,然后利用P-Ⅲ型曲线对年增水极值进行拟合,得到各典型重现期下的增水值,并与由28年历史资料拟合得到的各重现期下增水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历史资料长度所及的28年以及以下重现期,基于随机事件集模拟得到的重现期增水值与基于历史实测资料的比较符合,说明随机事件集的结果在低重现期情况下结果良好。对于高重现期增水值,基于随机事件集的拟合结果显著大于基于历史资料的拟合结果。由于历史资料时间太短,不足以发生非常极端的风暴潮事件,故对高重现期的拟合结果难以保证可信度,所以不能排除随机事件集拟合结果的合理性。随机事件集在南通如东岸段对低重现期增水估计准确,同时也能较充分地估计高重现期增水,在目前缺乏百年千年时间尺度的实测资料的情况下,不失为一种良好的风暴增水重现期计算工具。在全球变暖情况下,超强台风出现几率大大增加,典型重现期增水值也会相应提高,为了预防风暴灾害的侵袭,需要加深加固海堤、江堤等海岸工程。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