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54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51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152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5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3篇
  1948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2年   2篇
  192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陕北长城沿线地区1986-2000年沙漠化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3  
 以毛乌素沙地的东南缘部分——陕北长城沿线地区为研究区,以1986—2000年沙漠化动态数据为依据,分析了陕北长城沿线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00年沙地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该地区14 a来沙漠化土地减少735.1 km2,局部处于稳定的逆转过程,沙地逆转以半固定沙地和半流动沙地为主。但耕地、草地和林地沙漠化仍非常严重,而且新增沙漠化土地中极重度沙漠化土地所占比例较大。近14 a来,沙漠化逆转的原因主要是人类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治理沙地措施和国家政策导向。但是由于人口的增加,滥垦、滥牧和滥樵的继续存在,及大规模煤矿资源开发和治理保护的不相协调,致使土地仍在发生沙漠化。  相似文献   
102.
采用陕甘宁老区 4 8个县气象站 1 960~ 1 997年观测的气象资料和陕甘宁老区 1 0个县仁用杏物候资料及实地调查数据 ,对仁用杏气候生态适应性进行了分析 ;研究确定≤ 0℃终日、≥1 0℃积温、年降水量为区划指标 ;运用 GIS地理信息系统做了陕北仁用杏气候适生区划。在此基础上 ,对陕甘宁老区仁用杏进行了气候适生区划。结果表明 :陕甘宁老区各地均可种植仁用杏 ,但种植目的应有差异。在经济林气候优生区 ,仁用杏生长发育最为适宜 ,可获取较高且稳定的经济效益 ,主要分布于陕北东部黄河沿岸 ;在经济林气候适生区 ,种植仁用杏部分年份受害 ,能基本保证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主要分布在陕北中东部及西部马连河、泾河原区 ;在经济与生态林气候过渡区 ,开花期和幼果期冻害发生较频繁 ,需要合理选择建园区 ,管理得当可取得生态、经济综合效益 ,主要在白于山区和陇西地区 ;在生态林气候适生区 ,种植仁用杏以防风固沙、绿化荒山生态防护为主要目的 ,主要分布在宁夏西部、子午岭和黄龙山区  相似文献   
103.
陕北黄土丘陵区乡村聚落土壤水蚀观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2004年6月至10月, 在陕北对降雨形成的乡村聚落土壤侵蚀的定位观测, 其结果表明:①乡村聚落的平均径流系数为0.335, 其中延安最大, 为0.44;榆林和绥德较小, 分别为0.293、0.272。同时, 道路和庭院的径流系数较大, 分别为0.39、0.377, 户间空地较小, 为0.277;②径流平均含沙量以户间空地最大 (52.54 g/l), 次为户间道路 (41.42 g/l), 而院落径流含沙量较小 (17.78 g/l);③乡村聚落的平均侵蚀强度为5434.3 t/km2, 已达强度级侵蚀, 其中户间道路、户间空地侵蚀较大, 分别为7348 t/km2、6873 t/km2, 庭院相对较小, 为2081.7 t/km2;④乡村聚落土壤侵蚀的变化, 受人为影响更加突出。说明黄土高原乡村聚落土壤侵蚀较严重, 并且具有特殊性, 不可忽视, 应加强研究和防治。  相似文献   
104.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东北部长6油层组为典型的低孔特低渗砂岩储层,由于储层的物性较差,孔隙度分布的范围变化较大,其在测井响应特征上的反映并不灵敏,会导致储层物性参数的测井解释精度变低。对岩心分析孔隙度进行岩心归位处理后,将声波时差和自然电位曲线按照泥岩段重合的原则进行重叠,两条曲线之间的幅度差反映储层的物性特征,并利用对孔隙度敏感的声波时差测井资料与层点分析孔隙度建立合理有效的孔隙度参数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声波时差测井参数与层点分析孔隙度的相关性较好,且利用该方法预测的孔隙度与岩心分析孔隙度符合程度较高。根据该孔隙度参数测井解释模型定量预测陕北斜坡东北部砂岩储层孔隙度,可以为预测优质储层和有利含油区提供一定的依据,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5.
媒体     
中国煤炭金三角陕西榆林、内蒙古鄂尔多斯、山西朔州,这里是中国的"煤炭金三角"。2013年,这一区域的煤炭产量占据全国总产量的近1/3,成为我国"工业粮食"的"主产区"。煤炭行业的"黄金十年",也是"煤炭金三角"的"黄金十年"。这里,因煤而兴。这里曾创造出神话般的GDP增速,这里曾喊出"人均GDP超过香港”的豪言壮语:这里的一座城市,一年的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曾高达1500亿元:这里的一个县城,曾经在全国率先推行全民免费医疗;这里曾经“家家房地产,户户典当行”:这里曾诞生了1万多名亿万富豪,这里的车展单日销售金颤曾高达近亿元。  相似文献   
106.
论陕北黄土高原土地类型系列制图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刘胤汉 《地理研究》1987,6(4):45-53
通过陕北黄土高原土地类型系列图的编制,本文讨论上地类型系列图的制图对象与特点,制图程序与方法,并指出土地类型系列图的特性,制图的理论基础和原则。  相似文献   
107.
浅析陕北安塞郝家坪油区地球物理测井方法的选取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陕北安塞郝家坪油区的地质特征,含油地层岩性特征。针对在该区开展生产井测井工作中地球物理测井方法的选取原则、选取情况,综合确定了适用于该区的经济有效的地球物理测井方法。阐述了该区标志层的岩性特征和测井曲线组合特征、含油层的岩性特征和测井曲线组合特征,并对测井仪器的选取情况做了相应说明。介绍了野外资料采集的步骤和注意事项、测井成果解释的具体方法、所运用的经验公式以及参数选取情况,重点介绍了孔隙度、含油饱和度、渗透率k以及残余烃、可动烃、水各占孔隙的计算方法,总结了本区含油饱和度划分油水层的原则。以该区的塞新1、塞天马16两口井为例,浅析了该解释方法的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8.
秃尾河流域表生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地下水为主线,开展流域表生生态环境评价的方法研究尚处于发展之中。以秃尾河流域为例,紧紧围绕地下水这条主线,在建立流域表生生态环境递阶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尝试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与模糊迭代自组织数据分析技术相结合,开展流域表生生态环境现状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流域生态环境现状总体较好,其中盖沙丘陵区、河流源头和河谷阶地区及沙漠区是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这些研究为评价生态环境脆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对表生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保护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提供了科学依据。评价结果与流域生态环境实际更为吻合,规律性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9.
在论述陕北地区自然地理、地质地貌特征基础上,分析研究了陕北地区在经济建设中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论证了生态环境与水资源之间的关系。根据陕北地区自然地理特征,提出了生态环境建设的方向和措施,以及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0.
在系统收集陕北地区中侏罗统延安组野外露头、钻井、测井、古生物等资料的基础上,对延安组沉积期的沉积环境及其层序地层格架进行分析,并恢复了各层序沉积期的岩相古地理格局。将延安组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分层序绘制了关键单因素的等值线图,恢复了各层序沉积期的岩相古地理格局。层序Ⅰ沉积早期主要为河流沉积;随着盆地沉降的加剧,中部地区逐渐变为湖泊沉积,东北部河流沉积演变为三角洲沉积;层序Ⅱ沉积时期基本继承了层序Ⅰ晚期的沉积格局,古地理格局相对较稳定;层序Ⅲ沉积期,盆地基底不断抬升,湖泊逐渐萎缩成局限湖,河流沉积、三角洲沉积分别在研究区中部、东北部大规模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