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330篇 |
免费 | 874篇 |
国内免费 | 89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51篇 |
大气科学 | 1994篇 |
地球物理 | 1364篇 |
地质学 | 1485篇 |
海洋学 | 420篇 |
天文学 | 40篇 |
综合类 | 471篇 |
自然地理 | 47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9篇 |
2023年 | 141篇 |
2022年 | 216篇 |
2021年 | 283篇 |
2020年 | 158篇 |
2019年 | 225篇 |
2018年 | 171篇 |
2017年 | 169篇 |
2016年 | 183篇 |
2015年 | 216篇 |
2014年 | 322篇 |
2013年 | 278篇 |
2012年 | 268篇 |
2011年 | 270篇 |
2010年 | 280篇 |
2009年 | 302篇 |
2008年 | 303篇 |
2007年 | 310篇 |
2006年 | 274篇 |
2005年 | 291篇 |
2004年 | 216篇 |
2003年 | 193篇 |
2002年 | 220篇 |
2001年 | 248篇 |
2000年 | 163篇 |
1999年 | 137篇 |
1998年 | 152篇 |
1997年 | 149篇 |
1996年 | 149篇 |
1995年 | 130篇 |
1994年 | 155篇 |
1993年 | 89篇 |
1992年 | 104篇 |
1991年 | 81篇 |
1990年 | 89篇 |
1989年 | 46篇 |
1988年 | 22篇 |
1987年 | 10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4篇 |
1979年 | 2篇 |
1977年 | 4篇 |
1976年 | 4篇 |
1974年 | 2篇 |
1961年 | 2篇 |
1942年 | 1篇 |
1938年 | 2篇 |
1936年 | 2篇 |
193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0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981.
1999年岫岩Ms5.4级地震前震、主震、余震应变异常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能否捕捉到临震前兆信息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观测技术的进步。营口地震台连续记录的SW应变监测仪在辽宁岫岩Ms5 .4级地震中获取的资料表明 ,岫岩地震主震前的前震序列在受力加载中发震 ,震后呈现出继续受力加载状态 ;主震后的余震序列呈现出卸载状态下发震 ;在临近地震主破裂时应变方向和幅值的变化尤为明显。(1)岫岩地震序列概述 :1999年 11月 2 9日中国辽宁省岫岩发生了Ms5 .4级地震 ,震中位于 4 0°32′N ,12 1°4 8′E。该地震发生在 1975年海城 7.3级地震余震区东南端的延长线上。 1999年 11月 9日岫岩地区开始出现前震序列 ,震中分… 相似文献
982.
983.
对尼洋河流域5个不同植被带下18个表土样品的孢粉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植被带下表土花粉组合差异显著,表土花粉组合与现代植被带在空间分布、建群种和优势种属方面基本一致,两者对应结果分别为:高山草甸为莎草科组合带;亚高山灌丛为沙棘属-蒿属组合带;高山栎林为栎属-蔷薇科-蒿属组合带;高山松林为松属组合带;针阔混交林为松属-冷杉属-蒿属组合带。年均降水量(MAP)是影响尼洋河流域表土孢粉组合的重要因素。草本、乔木花粉百分含量与研究区MAP值呈显著相关,草本花粉的百分含量与MAP值呈明显负相关,而乔木花粉则相反。研究区孢子和花粉浓度不一定随MAP增加而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984.
石家庄地区反射率因子垂直廓线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自动雨量计数据整理成的10 min一次的雨量资料和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体积扫描强度数据,对石家庄地区2004~2007年4次天气过程的实时雷达反射率因子垂直廓线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层状云和混合性降水反射率因子垂直廓线有明显的零度层亮带;短时强降水过程的反射率因子垂直廓线不存在零度层亮带.冰雹过程中反射率凼子垂直廓线变化较大,降雹前反射率因子的极大值在中上层,降雹发生时反射率因子的极大值高度下降,降雹后反射率因子的极大值减弱.降雪过程的反射率因子垂直廓线零度层亮带不明显.在石家庄西部山区,由于零度层亮带的影响.对层状云和混合性降水回波强度和降水量估计偏高.对短时强降水过程的地面降水估计用反射率因子垂直廓线的方法比最低仰角法更加准确,在均匀性降水中可较好地改善地面雨量估算结果,有利于在山区和无雨量计的地区判断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和估算降水量的大小. 相似文献
985.
通过分析时间序列的变化趋势及各年代间的差异,了解本地在全球气候变化过程中相应的变化特征,以便于更好地为趋利避害、防灾减灾服务。 相似文献
986.
987.
利用1989~2002年间3次大同地震序列中共计700多次中小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资料,应用Gephart(1990)的应力张量反演方法研究了这3次地震序列的构造应力张量的总体变化特征和时序变化特征,研究发现3次主震发生前震源及附近地区的构造应力作用较强,主震发生前后,应力方向存在细节差异,但是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与华北地区的构造应力场方向基本一致,只有1999年震前阶段的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为226°(SW向),分析认为这可能是华北地区构造应力场与大同地区局部构造应力场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88.
时间序列转折突变点检测的线性函数方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根据转折突变的定义,在引入线性半截多项式的前提下,提出检测时间序列转折突变点的一种新方法。此方法不仅能找出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多个转折突变点,而且使得检测到的突变点通过统计显著性检验。应用此方法对北半球1851—1990年年平均气温距平及其11年滑动平均序列,1901—1999年昆明5月降水及其11年滑动平均的降水序列分别进行了检测。发现北半球年平均气温距平在1879、1889、1939和1973年附近出现了年际转折突变,在1878、1888和1941年以及1972年出现了年代际尺度的转折突变;昆明5月雨量不存在年际转折突变点,但昆明5月雨量在1918、1966以及1978年附近出现了年代际尺度转折突变。 相似文献
989.
The fragments of 350 bp in 28S rRNA from the closely related monogenea of trematoda, Neobenedenia girellae and N. melleni are obtain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mplified using a couple of special primers and then sequenc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arison of 28S rRNA sequences, with only a base varying in 337 bp accounting for 0.3% genetic difference, from the relative species N. girellae and N. melleni parasitized on the different fishes in different farms displays that they possess a very high genetic similarity of 99.7%, higher than that of 99.41% for the single species N. melleni sampled in different areas, and the intraspecific divergence of N.melleni is 0.59%. Meanwhile, the interspecific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Neobenedenia and three Benedenia (i.e., B. lutjani, B. rohdei and B. seriolae) range from 2.08% tol 1.73%. In addition, UPGMA and MP molecular phylogenetic trees are constructed and proved to be consistent with each other. Though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results of genetic diversity for the two Neobenedenia show a high similarity, whether they belong to a single species or not are still undefined, and the more genes of them should be further investigat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systematical and detailed morphological study. 相似文献
990.
综述了极大熵谱分析的原理及Burg递推算法,选取应变能∑E_1~(1/2)地震活动度∑A_1为采样序列,对三个时段的资料进行了极大熵谱分析。结果表明;两个序列所得结果较为一致。山西地震带中强震活动和华北中强震活动同步变化,且主要受321年和347年显著周期控制。其35年和66年短周期活动与太阳活动和地球自转31年和60年长周期较接近,表明地震活动在总体上受太阳活动与地球自转速率变化控制,短周期成份反映了发生地震地区应力场能量积累和释放的特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