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87篇 |
免费 | 110篇 |
国内免费 | 23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6篇 |
大气科学 | 6篇 |
地球物理 | 28篇 |
地质学 | 723篇 |
海洋学 | 118篇 |
综合类 | 62篇 |
自然地理 | 7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7篇 |
2022年 | 28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32篇 |
2019年 | 37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18篇 |
2016年 | 21篇 |
2015年 | 26篇 |
2014年 | 27篇 |
2013年 | 24篇 |
2012年 | 42篇 |
2011年 | 32篇 |
2010年 | 41篇 |
2009年 | 32篇 |
2008年 | 36篇 |
2007年 | 29篇 |
2006年 | 39篇 |
2005年 | 28篇 |
2004年 | 17篇 |
2003年 | 26篇 |
2002年 | 32篇 |
2001年 | 38篇 |
2000年 | 29篇 |
1999年 | 17篇 |
1998年 | 32篇 |
1997年 | 42篇 |
1996年 | 35篇 |
1995年 | 41篇 |
1994年 | 38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24篇 |
1991年 | 25篇 |
1990年 | 27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7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硅铝丝(Al—1%Si)中Si及杂质元素Fe和Cu。确定了最少取样量和样品溶解方法,优化了元素分析谱线和仪器的测量条件。实验表明,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9%~1叭%,相对标准偏差(n=6)低于1.4%,Si、Fe、Cu的检出限分别为8.5、1.0和0.4μg/L。该方法应用于快速测定键合硅铝丝中的各种元素,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2.
43.
华南晚古生代礁硅岩套的组成和分类及地质涵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礁硅岩套是一种重要的含矿岩石组合,它是由生物礁相碳酸盐岩、热水沉积岩(矿)、细碎屑岩和泥灰岩、同怪位或相邻地区地层中的火山质岩或潜火山岩,以较为固定的时空有序的状态组合而成。根据生物礁的形成环境和热水沉积作用的产出方式,礁硅岩套可分为盆地型、台地型和过渡型三类。它是在特征地质背景下,在盆地演化的一定阶段内,由盆地正常沉积作物、盆地中的生物作用、盆下源的热水沉积作用和岩石圈深部岩浆作用综合形成的产物 相似文献
44.
破火山内出露的火山岩与浅成侵入岩为硅质岩浆演化研究提供了 一个重要窗口,从而备受关注.小雄破火山内的火山-侵入杂岩是中国东南沿海晚白垩世岩浆活动的典型代表,包括小雄组火山岩(K2*)与两类侵入岩(花岗斑岩、正长斑岩).本文以小雄火山-侵入杂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系统的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旨在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5.
多硅白云母压力计在退变质作用中的稳定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多硅白云母地质压力计在低温退变质过程中的稳定性,在对大别山东缘和苏鲁造山带西缘郯庐左旋走滑韧性剪切带糜棱岩中的多硅白云母残斑由中心向两侧边缘进行电子探针分析后发现:由中心向两侧边缘Si减少,Al增加,Fe,Mg略有降低,部分样品中K,Na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Ti则显示不活动富集。这是由于退变质过程中流体的活动常会改变残斑白云母的成分.并且在流体活动过程相对短暂的情况下,使残斑白云母的成分不能发生充分变化.最终会导致白云母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成分。因而,经历了富流体活动的退变质作用后,岩石中的多硅白云母残斑已不能完全保存其形成时的压力信息。 相似文献
46.
47.
豫南史庄一带位于华北地台南缘,分布有金伯利岩,为了确定岩石中的石榴子石矿物种类及其与金刚石的关系,通过人工重砂鉴定,对挑选出的40件石榴子石矿物单晶进行了电子探针微区化学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区内石榴子石矿物族化学通式A3B2 [SiO4]3中的A组阳离子主要由Mg2+、Fe2+和少量Ca2+占位,B主组阳离子主要由Al3+和少量Fe3+、Cr3+、Mn3+占位,表明区内石榴子石主要为铁铝榴石(Alm)-镁铝榴石(Pry)-钙铝榴石(Gro)系列组合。根据矿物化学特征,区内镁铝榴石为榴辉岩型(E型),具有含钛钙低铬富铁的特征,属Grutter等划分的G4-G5组(含钛、钙)镁铝-铁铝榴石,与金伯利岩、金刚石包体或者A组榴辉岩中的石榴子石特征相同。区内发现有超硅石榴子石,经计算其形成压力范围为10.2~10.9 GPa,对应深度超过250 km。 相似文献
48.
水稻南传一直备受学术界的关注,既有研究已确立其大致的年代框架,但作为新传入的物种,水稻在当地的被利用状况、对当地生计模式甚至生态系统的影响还不甚清楚.本文通过对福建南山遗址4号洞连续堆积中的植硅体进行分析,并结合周边遗址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我们发现,虽然7,500cal. a BP有早期水稻的传入和利用,但东南地区依然保持着渔猎-采集的生计模式; 5,000~3,500cal.a BP期间,水稻连同粟、黍一起被广泛利用,表明该地区已开始普遍接受很可能源自长江中游地区的混作农业,并经过2000多年的适应逐渐走向成熟.粟稻混作农业改变了该地区原有的渔猎-采集生业,推动了当地农业化进程,并带动了区域文化的繁荣和人口的增长,为他们走向东南亚乃至更远的岛屿东南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9.
Quartz was studied with respect to its silicon isotopic composition and cathodoluminescence in micro-fine disseminated gold deposits in SW Guizhou and NW Guangxi.The results showed that quartz in wall rocks.ores and that in association with hydrothermal silicification are distinctive in silicon isotopes and cathodoluminescence characters.Quartz in association with primary silicification is non-luminescent while that in wall rocks and associated with secondary silicification exhibits striking luminescence.Based on the dynamic fractionation of silicon isotopes,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mineralization was accompanied by rapid transport of aprimary siliceous fluid along the major deep fault system into subordinate faults before ore components deposited in favorable strata via penetration and metasomatism.Therefore,a deep origin is implicit for gold deposits of this type.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