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717篇 |
免费 | 1351篇 |
国内免费 | 128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116篇 |
大气科学 | 1622篇 |
地球物理 | 1634篇 |
地质学 | 2114篇 |
海洋学 | 887篇 |
天文学 | 112篇 |
综合类 | 452篇 |
自然地理 | 41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5篇 |
2023年 | 226篇 |
2022年 | 245篇 |
2021年 | 273篇 |
2020年 | 215篇 |
2019年 | 299篇 |
2018年 | 218篇 |
2017年 | 230篇 |
2016年 | 235篇 |
2015年 | 267篇 |
2014年 | 375篇 |
2013年 | 287篇 |
2012年 | 367篇 |
2011年 | 345篇 |
2010年 | 309篇 |
2009年 | 361篇 |
2008年 | 359篇 |
2007年 | 319篇 |
2006年 | 268篇 |
2005年 | 276篇 |
2004年 | 240篇 |
2003年 | 247篇 |
2002年 | 236篇 |
2001年 | 238篇 |
2000年 | 166篇 |
1999年 | 179篇 |
1998年 | 178篇 |
1997年 | 157篇 |
1996年 | 152篇 |
1995年 | 171篇 |
1994年 | 167篇 |
1993年 | 120篇 |
1992年 | 117篇 |
1991年 | 98篇 |
1990年 | 70篇 |
1989年 | 71篇 |
1988年 | 30篇 |
1987年 | 20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11篇 |
1982年 | 24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8篇 |
1979年 | 10篇 |
1965年 | 12篇 |
1962年 | 8篇 |
1954年 | 5篇 |
1942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均匀导电半空间中频率域和时间域三维电张量格林函数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电张量格林函数的物理意义出发,在频率域和时间域研究了均匀导电半空间中的电张量格林函数,并基于Fredholm方程分析了三维电磁散射的数值模拟方法。作者还根据实际情况,首次模拟出三维瞬变电磁激电异常的相位剖面图,其结果与直流情况类似并与实际资料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2.
为定量描述地震短临过程中地电前兆异常,设计了一种新的地电前兆指标————地电阻率(月)相对变化速率R(t),并选取国际上公认的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前的地电阻率资料,进行R(t)动态演化图象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 ① 震前约10~9个月,震中区一定范围内地电阻率开始出现加速下降异常,且震中区的下降速率大于外围地区的下降速率;② 随着震前倒计时的减小,震中区的R(t)值逐渐增大(地电阻率下降加速);③ R(t)值以震中区为中心,随着震前倒计时的减小,R(t)等值线向外围传播;④ 震中区的R(t)值加速下降到极值[R(t)=7.0]后,转为减速(2~3个月),再加速而发震.同时,R(t)等值线停止由震中向外围传播转为反向收缩(2~3个月后)即发震.其物理过程可用傅承义先生的红肿假说及梅世蓉、牛志仁等的滑动软化与岩体失稳理论来解释. 相似文献
103.
中国近117年年平均气温变化的区域特征研究 总被引:38,自引:2,他引:38
用REOF法以160站近47年的年平均气温变化为依据将我国分为8个年平均气温变化区.以国内及临近国家长资料序列为基础,建立了反映我国各区及全国近117年的年平均气温标准化序列.从近117年气温变化来看,I~VII区都有升温趋势,全国平均气温的升温趋势为0.76℃/100a,北半球陆地则为0.64℃/100a.最大的为东北,华北、新疆,最小的为四川、贵州.从年代际尺度看我国与北半球陆地的平均气温的变化是相当一致的,相关系数高达0.93,主要差别在于年际变化. 相似文献
104.
由中国大陆板块内部地震活动与其周缘地震活动的相关性,可以确定我国大陆未来地震活动的主体和地震活动高潮时间[1].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用长时间、大面积的地震活动信息,对重点监测区未来地震作出时、空、强综合评判.全文分为三部分:1.地震强度的预报.对于确定的能有效地估计未来地震强度的5项地震活动性指标,选择加权平均型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监测区未来地震的震级给出明确的结果.2.发震地点预报.对于扫描单元定义了反映b值时空变化的二项指标:b值异常次数Ayi;和b值异常均值byi.通过对二项指标空间分布的综合分析,可以估计未来地震发生的地点.3.发震时间预报.把缺震时间Tl与b值回升时间Tbu,作为描述大震前平静过程的二项定量指标.在对未来地震强度作出模糊综合评判后,可用Tl,Tbu二项指标综合推断监测区未来地震发生的时间.总结的九个震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使地震预报定量化、实用化,可以用于地震形势的预测和中、短期地震预报. 相似文献
105.
目前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超压演化过程仅提供了相对时间、概念、定性的认识,并未达到定量化。本文以东道海子北凹陷为例,基于流体包裹体、单井一维和剖面二维烃源岩成熟生烃史模拟技术,采用生烃增压模型定量化评价了侏罗纪八道湾组顶部和底部烃源岩的生烃增压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侏罗纪八道湾组为东道海子北凹陷主力烃源岩,具有幕式排烃的特点。八道湾组底部烃源岩经历了3 次超压增加和两次超压释放的过程,顶部烃源岩经历了两次超压增加和一次超压释放的过程。八道湾底部烃源岩3 次超压增加的时间分别为距今170~70 Ma、55~23 Ma、10~0 Ma,对应最大压力系数均为2.0,最大剩余流体压力50 MPa,两次超压释放的时间分别为70~55 Ma、23~10 Ma;八道湾组顶部烃源岩两次超压增加的时间分别为130~40 Ma、23~0 Ma,对应流体最大压力系数最大亦可达2.0 左右,最大剩余流体压力44 MPa,超压释放的时间为40~23 Ma。 相似文献
106.
本文从湍流产生和发展的本质出发,以湍流动能和湍流混合长为湍流输送的决定因子,用因次分析的方法得到了一套可包括局地自由对流在内的不稳定大气近地层Monin-Obukhov相似性函数。这套相似性函数不仅有较充分的理论依据,而且还有较明确的物理含意。它能在极端情况下自动蜕化出局地自由对流相似性预测形式。 相似文献
107.
随着复杂速度结构反演的发展和高性能计算能力的提升,基于高精度3D介质模型计算格林函数反演震源机制更具可行性。中小地震因具有更好的覆盖和近似点源效应,在区域结构成像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基于波形类的反演方法如波动方程层析成像\,全波形反演都需要震源机制解,而传统的震源机制反演方法不能很好地应用于中小地震。采用有限差分法构建应变格林张量(Strain Green Tensor,SGT)数据库,将合成波形和实际波形按震相截窗并滤波到不同的频带范围,先通过最小化互相关走时差来进行震源重定位,再通过最小化波形残差反演震源机制。通过合成数据测试验证方法的正确性,随后将该方法应用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龙门山地区,反演一系列M_W3.4~5.7的中小地震震源机制。由于应变格林张量数据库可预先构建,该方法可以应用于(近)实时震源机制解反演。 相似文献
108.
肖克焱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94,(2)
变差函数的研究在地质统计学中具有十分重要作用,本文运用界面图形图像处理强的C ̄(++)语言实现了界面友好汉化人机对话变差函数的拟合,主要包括管理菜单的生成,实验变差值的求解,变差图的图形显示,标准函数模型的计算及变差函数人机对话求解等部分。最后对比一下回归分析与人机对话拟合结果。 相似文献
109.
广州市土地覆被格局异质性的尺度与等级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基于SPOT遥感数据源形成广州市土地覆被类型图,在中心城区选取互相垂直的南北和东西两条样带,用Fortran编程计算各样带在125m、250m、500m和1000m 4个幅度下的景观多样性指数,以及Moran I、Geary C系数和半变异函数。再将样带分别自北向南和自西向东等间距划分,形成一系列面积相等的区域,计算各区域以及样带整体上的多样性指数的尺度方差。结果表明,土地覆被景观多样性在不同的研究幅度下都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性,并具有方向性。尺度方差结果显示,尺度方差与尺度和幅度都有关,随着研究尺度增大,尺度方差都呈下降之势,而随幅度增大,尺度方差并非单调变化。如125m和250m两种幅度时,方差随着尺度增大而减少。尺度方差结果进一步揭示研究样带上土地覆被存在多尺度等级结构,并且具有方向性特点,同时也反映尺度方差不失为景观异质性研究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0.
长期暴露于地表的石英砂被快速搬入洞穴或埋藏,不再接受宇宙射线辐射,埋藏前所积累的陆地宇生核素26 Al 和10 Be 随时间指数衰减。据此用加速器质谱计测定沉积物中石英样品现存的26 Al /10 Be可计算其埋藏年代。用此方法本文对周口店第一地点的下部地层年代作了初探。此次研究表明自第10层以下的沉积物其年代很可能≥ 1 Ma。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