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7篇 |
免费 | 169篇 |
国内免费 | 18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篇 |
大气科学 | 1篇 |
地球物理 | 8篇 |
地质学 | 358篇 |
海洋学 | 10篇 |
天文学 | 12篇 |
综合类 | 13篇 |
自然地理 | 19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6篇 |
2023年 | 58篇 |
2022年 | 42篇 |
2021年 | 33篇 |
2020年 | 27篇 |
2019年 | 28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24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11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16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17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23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73年 | 2篇 |
197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对近年来国内外盐湖资源开发利用的进展情况加以介绍 ,也涉及到国外钾、锂、镁、硼、碘等相关产品的生产、消费、价格等情况。还对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我国盐湖及相关资源开发的某些问题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62.
63.
高温下水基钻井液中膨润土颗粒会发生高温分散或高温聚结作用,从而导致钻井液性能发生剧变,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合成锂皂石用作钻井液造浆材料实验研究。采用X射线粉晶衍射、扫描电镜及红外光谱对合成锂皂石H-6样进行了结构表征,对其分散性、抗盐性及抗温性能等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合成锂皂石抗高温增稠机理。试验结果发现:合成锂皂石H-6样层间存在Na+与Li+两种阳离子,其阳离子交换容量(CEC)为149. 1mmol/100g,而且远高于钠膨润土的CEC值;合成锂皂石极易分散在水中,能明显提高水相的黏度,而且不受水化时间及水化温度影响。例如,当H-6加量从0. 5%增加至4%时,其分散体系的表观黏度从1. 5mPa·s增加至63. 5mPa·s;随着温度增加,合成锂皂石分散体系的表观黏度呈先增加后基本不变趋势,未出现高温明显增稠或高温减稠现象。例如,2%H-6分散体系在180~240℃高温老化后,其表观黏度在22~24mPa·s变化;合成锂皂石H-6样与其它处理剂配伍性好,采用其作为造浆材料配制的超高温水基钻井液具有优良的抗高温稳定性及高温流变性能,无需添加抗高温增黏剂及抗高温稀释剂来调整钻井液的流变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合成锂皂石具有优良的抗高温分散性能,适合用作抗高温造浆材料,用于配制超高温水基钻井液。 相似文献
64.
“西藏高原盐湖资源潜力评价及锂硼铯元素提取技术探索研究”为中国地质科学院于2000年设立的地质调查项目,执行期限3年。2003年12月27日通过评审验收,并被评为优秀。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相似文献
65.
66.
67.
68.
盐湖卤水型锂矿与富锂伟晶岩是目前最为主要的可利用锂资源, 前者是经地表风化/高温水岩淋滤形成的水体通过蒸发作用浓缩而成的卤水, 而后者被认为是陆表风化沉积物熔融产物经高演化形成的富锂硬岩。大陆地壳是此类表生物质循环最根本的物源, 因而探究富锂地壳的形成及其表生风化剥蚀对于理解盐湖与伟晶岩锂成矿至关重要。本文将从元素循环视角切入, 结合内生高温-外生低温过程中锂的元素地球化学行为, 梳理锂在俯冲带各圈层的循环过程, 探讨富锂地壳的形成机制及其对高原盐湖与造山带伟晶岩锂资源发育的影响。研究发现: (1)俯冲板片对弧岩浆锂的物质贡献有限; (2)厚地壳环境下的弧岩浆具有更高的锂含量; (3)造山带富锂弧岩石的循环应是盐湖与伟晶岩锂成矿的重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69.
70.
为研究贵州北部马鬃岭铝土矿床中富锂铝质粘土岩的物源体系及其锂的来源,对出露于大竹园组顶部的该类岩石进行了锆石U-Pb定年、Lu-Hf同位素及锆石微量元素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富锂铝质粘土岩中碎屑锆石普遍发育岩浆振荡环带,为造山作用/弧作用相关的岩浆岩类锆石。碎屑锆石U-Pb年龄从早泥盆世到太古宙(411~3001 Ma)均有分布,具627~879 Ma和925~1018 Ma两个主峰及539~602 Ma一个次峰。εHf(t)值为-27.61~7.03之间,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分布在1242~3387 Ma之间。结合碎屑锆石U-Pb-Hf同位素、微量元素特征及区域地质对比,认为富锂铝质粘土岩中碎屑锆石最主要的初始物源区为南岭-云开地体、江南造山带西段新元古代岩浆岩,其锂可能来源于江南造山带西段桂北-黔东地区860~750 Ma的基性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