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963篇 |
免费 | 5033篇 |
国内免费 | 681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154篇 |
大气科学 | 6241篇 |
地球物理 | 5524篇 |
地质学 | 12762篇 |
海洋学 | 4210篇 |
天文学 | 355篇 |
综合类 | 1985篇 |
自然地理 | 358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80篇 |
2023年 | 1029篇 |
2022年 | 1290篇 |
2021年 | 1305篇 |
2020年 | 1081篇 |
2019年 | 1246篇 |
2018年 | 896篇 |
2017年 | 904篇 |
2016年 | 904篇 |
2015年 | 1011篇 |
2014年 | 1658篇 |
2013年 | 1281篇 |
2012年 | 1504篇 |
2011年 | 1457篇 |
2010年 | 1505篇 |
2009年 | 1467篇 |
2008年 | 1452篇 |
2007年 | 1288篇 |
2006年 | 1307篇 |
2005年 | 1243篇 |
2004年 | 1068篇 |
2003年 | 1175篇 |
2002年 | 1171篇 |
2001年 | 1180篇 |
2000年 | 906篇 |
1999年 | 775篇 |
1998年 | 872篇 |
1997年 | 799篇 |
1996年 | 807篇 |
1995年 | 700篇 |
1994年 | 647篇 |
1993年 | 567篇 |
1992年 | 529篇 |
1991年 | 444篇 |
1990年 | 365篇 |
1989年 | 267篇 |
1988年 | 86篇 |
1987年 | 58篇 |
1986年 | 44篇 |
1985年 | 59篇 |
1984年 | 28篇 |
1983年 | 29篇 |
1982年 | 26篇 |
1981年 | 17篇 |
1980年 | 21篇 |
1979年 | 11篇 |
1978年 | 7篇 |
1976年 | 6篇 |
1974年 | 7篇 |
1954年 | 1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亚利桑那东南部Pinaleno山脉核复合体之下的弧状地震反射带是脆性变形的中、下地壳抬升带。反射带的顶对应Safford盆地之下推测的中第三系滑脱断层的底,但与滑脱断层分叉后为一个明显的糜棱岩前端。在Pinaleno山脉之下-1.9秒深度处构成一个顶峰。从这一顶峰开始向反射带西南倾斜。在EaglePass滑脱断层之下穿过,至相对未伸的Gailuro山脉的上地壳之下变平位置约为4.8秒深度(-13. 相似文献
92.
本文通过对南海台风的结构分析,得到如下几点结果: 1.在低压、台风时期,对流层中上层均具有明显的暖心结构,温度距平值发展期达最大,暖心核高度,后者高于前者。湿度中心位于700hPa。 2.台风范围内对流层的高层和低层分别存在东北风和西南风大值区,东风和南风气流对台风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3.南海台风各物理量的水平分布不对称,散度具有10~(-5)S~(-1)的相同量级。涡度随气旋的发展而增强,扰动阶段比强盛阶段中心附近的涡度值约小一个量级。 4.垂直运动随着台风的加深,量级逐渐增大,极值高度升高,在强盛期达到最大值,而且它位于300hPa,垂直运动极值及其所在高度的这种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积云对流活动的强弱。 5.通过与西太平洋台风的比较,认为对流层高、低层的涡度差和散度差与南海台风发生发展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4.
95.
96.
哈陇休玛钼多金属矿床是东昆仑成矿带东段目前仅有的中型斑岩型矿床。为了查明其成矿流体性质及成矿物质来源,构建矿床成矿模式,本文进行了详细的流体包裹体和H-O-S同位素研究。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显示,哈陇休玛矿床发育气液两相和含CO2三相两种类型包裹体,成矿流体呈现中高温(集中于280~340℃)、高盐度(w(NaCl),集中于6.00%~18.00%)和中等密度(集中于0.64~0.92 g/cm3)特点,成矿深度为2.4~4.1 km,形成于中浅成环境。H-O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具有岩浆水和大气降水混合的特征,但主体以岩浆水为主;S同位素显示,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深部岩浆。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认为,哈陇休玛矿床成矿模式为印支晚期东昆仑地区发生强烈壳幔混合作用,形成富含成矿元素的混合岩浆,含矿流体在随混合岩浆上升的过程中发生流体沸腾,并与大气降水混合冷却,导致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发生变化,促使成矿物质沉淀成矿。 相似文献
97.
在大中型城市汇集的城市群及其邻近区域,利用高分辨地震折射探测方法开展城市活断层探测,对于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提升城市韧性、构建城市减灾参考模型和防范地震及地质灾害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文中运用正则化层析反演方法,对穿越京津地区的高分辨折射地震剖面进行走时成像,构建了控制京津地区的上地壳精细速度结构模型。结果显示,京津地区存在巨厚的沉积盖层,近地表速度低至1. 6km/s,结晶基底最浅埋深位于北京凹陷(约2km),最深位于武清凹陷(约8km),研究区不同构造单元的结晶基底埋深与结构性质主要受新生代期间的断陷沉降作用影响。文中还利用成像结果的速度差和地震记录的横向变化,对速度差异较大的断裂构造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获得了研究区主要构造单元主控断裂的成像结果及其在上地壳的展布特征,为活断层探测中利用地震折射成像方法判定断层形态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8.
在宁芜玢岩铁矿深部寻找大冶式铁矿的探讨——以宁芜铁矿南段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长江中下游Fe-Cu-Au多金属成矿带内重要的宁芜、大冶铁矿成矿模式和成矿地质背景的分析,按照成矿系列中缺位预测的原则,认为在宁芜盆地南段的深部,岩体具有双层结构特征,进而结合其深部存在着与矿体相关的膏盐层,提出了宁芜玢岩铁矿之下应存在大冶式铁矿的新认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宁芜盆地南段"丰"字型成矿模式,并采用多重物探方法重点对姑山铁矿南部进行了综合探测.探测结果表明,该区应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99.
从储层宏观与微观非均质性入手,分别研究了肇35区块葡萄花油层的层内、层间、平面和微观非均质性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区层内非均质性主要受到沉积构造、渗透率韵律以及夹层分布等的影响;从物性和隔层分布特征方面分析了层间非均质性特征,自下而上葡萄花油层非均质性呈现弱→强→弱的变化趋势;平面非均质性特征受砂体及沉积微相展布影响较大,沿河道延伸方向非均质性较好。研究区主要发育正常粒间孔、缩小粒间孔和粒内溶蚀孔,整体上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发育良好。从不同方面分析了研究区非均质性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沉积微相类型和成岩作用是控制储层非均质性的主因素。最终对葡萄花油层主力小层进行储层评价,预测了有利储层的发育面积和分布范围,为下一步的勘探开发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0.
2009年10月在辽东湾西部海域进行了14个站位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99种,其中多毛类44种,软体动物13种,甲壳动物39种,其他类群3种.调查海域内IRI指数排名前十位的种中,多毛类和甲壳动物各占60%和40%,其中前三位的是日本双边帽虫(Amphictene japonica)、二齿半尖额涟虫(Hemileucon bidentatus)和滩拟猛钩虾(Harpiniopsis vadiculus).调查海域内大型底栖动物的总平均丰度为2387.1个/m2,总平均生物量为11.16 g/m2,整个调查海域内大型底栖动物呈现出高丰度低生物量的现状.调查海域内大型底栖动物的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为0.8881~4.626,平均值为3.556;丰富度指数为1.197~5.474,平均值为3.426;均匀度指数为0.213~0.9248,平均值为0.7714.以40%的相似性尺度,取样站可被划分为5个大型底栖动物站组.通过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分析,本文认为该海域的底栖生态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