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7篇
  免费   397篇
  国内免费   493篇
测绘学   73篇
大气科学   74篇
地球物理   710篇
地质学   993篇
海洋学   436篇
天文学   23篇
综合类   136篇
自然地理   172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4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8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1.
112.
113.
The northern piedmont fault of Wutai Mountain is located at the north of the Shanxi Graben system,which is the dominating fault of the south boundary of the Fanshi-Daixian depress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ault activity and paleoearthquakes around the Nanyukou segment of the northern piedmont fault of Wutai Mountain during the late Quaternary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along the fault,measuring geomorphic deformation and excavating trenches at some important sites. From Nanyukou to the southwest of Shanhui,we find obviously dislocated alluvial fans,with strong neotectonic movement at these sites. Since nearly 20ka,the vertical average slip rate is 1. 55mm /a to 2. 0mm /a. However,since nearly 6ka,it has reached as high as 2. 3mm /a,which is twice that on other segments. 2 trenches were excavated around Nanyukou with 6 events discovered. The referenced ages of the events are before 7600a,6700a ~ 7600a,5321a ~ 5575a,4400a ~ 5400a,4200a ~ 4400a and after 1600a B. P. with approximate recurrence interval 1400a. The latest event is likely to be the earthquake occurring at 512 A. D. ,so it is necessary to do further work to verify this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14.
不同预冻速率对猪主动脉冻干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将猪主动脉血管的冷冻干燥与微CT扫描结合,对不同的预冻速率下的猪主动脉血管及冻干各阶段进行非侵入地扫描,并利用软件得到的孔隙率与灰度值,比较出不同处理方法对血管造成的差异。其中,预冻过程降温速率为0.5℃·min-1,1℃·min-1,2℃·min-1的血管冻干前后孔隙率的变化率分别为11.9%,16.6%,29.7%;平均灰度值的变化率分别为2.27%,3.64%,6.36%。同时,也对升华过程的界面移动进行了扫描,从血管组成结构的角度分析了造成界面移动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5.
利用最新GAMIT软件,对福建省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的厦门、福州、泉州、龙岩、南平5个GPS基准站2004年3月1日至2005年3月6日的观测资料在ITRF2000全球坐标系统框架下,使用IGS精密星历数据及其核心观测站的坐标和运动速率为控制参数进行了统一解算,并利用GLOBK软件进行联合平差,得到了5个测站的观测精度。结果表明,福建地区形变南强北弱、东强西弱,且该地区随中国大陆较均匀地向SE(SEE)方向运动。  相似文献   
116.
地震前兆异常迁移速率的非线性变化特征及其力学解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宋治平  尹祥础 《地震》1996,16(4):372-376
通过对长期,中短期以及短前兆异常迁移速率的研究,发现长期,中短期,短临前兆异常分别以每年10,100,1000km的量级向震中迁移,异常迁移速率不是线性增加,而为非线性递增,从理论上对前兆异常迁移性的存在与迁移速率的非线性变化进行了分析。这对不同时期的前兆异常判断以及地震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7.
西藏东南部嘉黎断裂新知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任金卫  沈军  曹忠权 《地震地质》2000,22(4):344-350
野外调查表明 ,西藏东南部的嘉黎断裂带从那曲到嘉黎由三段呈雁行排列 ,大致沿N60°W方向延伸 ,其东南段在波密附近向南转折 ,沿贡日嘎布曲向南南东过上察隅和下察隅后转为近南北向延入缅甸境内与什阶断裂相连。嘉黎断层全新世以来活动性不强 ,其第四纪以来的平均滑动速率约为 4mm/a。一个有趣的现象是 ,虽然总体上嘉黎断裂的新活动不强 ,但在局部与张性盆地相邻的地段表现出较强的活动性 ,在这些段上沿断裂发育晚第四纪地表破裂 ,横跨断层的冲沟和河流被错断 ,其晚第四纪以来的平均滑动速率达到 15mm/a。但是这种现象的存在只局限在盆地中 ,盆地以外则截然终止 ,不复存在。从上述事实看 ,嘉黎断裂的走滑活动似乎是伴随张性活动而产生的 ,在断层几何和活动特征上类似于横切大洋中脊的转换断  相似文献   
118.
利用14C、热释光(TL)样品年代及扩散方程计算结果,结合区域黄土剖面中古土壤年龄,对毛毛山地区晚第四纪各级地貌年龄进行了对比研究。根据毛毛山活动断裂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分布明显的分组特征,求得毛毛山断裂带不同段落不同时段的平均滑动速率。大约自中更新世晚期以来,毛毛山断裂走滑段的平均水平滑动速率为2.3~3.9mm/a,垂直滑动速率为0.07~0.19mm/a;天祝盆地倾滑段垂直滑动速率为0.11~0.86mm/a。沿断裂带滑动速率具明显的非均匀性特点,表现为自东向西水平位移具累积滑动亏损特征,垂直位移则具补偿性  相似文献   
119.
本文采用两自由度的裂纹扩展模型,以桅杆结构纤绳拉耳孔边裂纹前缘最深点和表面点的裂纹扩展增长量来追踪裂纹扩展。基于最小二乘法原理对通过有限元法所获得的各种裂纹形状所对应的裂纹前缘最深点和表面点的无因次形状因子进行多项式曲线拟合,用拟合曲线上的值代替离散的无因次形状因子扩充插值数据库,采用拉格朗日插值法计算任意形状裂纹前缘最深点和表面点无因次形状因子,并计算得到确定裂纹扩展速率所需要的应力强度因子幅度。最后根据裂纹前缘最深点和表面点的裂纹扩展速率确定桅杆结构纤绳连接拉耳孔边裂纹的扩展特性。  相似文献   
120.
地震动态应力触发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以下几方面阐述了近几年来地震动态应力触发的研究进展:地震动态应力触发问题的提出;地震动态应力触发存在的证据(包括地震频度图中探寻被触发震群和独立地震、数字滤波后新发现的被触发地震和形变仪器记录的同震变化和应力阶跃等);地震动态触发的研究现状和机理等.还提出了目前动态应力触发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近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