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91篇 |
免费 | 281篇 |
国内免费 | 22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55篇 |
大气科学 | 195篇 |
地球物理 | 141篇 |
地质学 | 923篇 |
海洋学 | 146篇 |
天文学 | 4篇 |
综合类 | 197篇 |
自然地理 | 43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7篇 |
2023年 | 88篇 |
2022年 | 136篇 |
2021年 | 140篇 |
2020年 | 91篇 |
2019年 | 98篇 |
2018年 | 74篇 |
2017年 | 69篇 |
2016年 | 81篇 |
2015年 | 86篇 |
2014年 | 119篇 |
2013年 | 84篇 |
2012年 | 106篇 |
2011年 | 118篇 |
2010年 | 91篇 |
2009年 | 101篇 |
2008年 | 88篇 |
2007年 | 65篇 |
2006年 | 71篇 |
2005年 | 69篇 |
2004年 | 54篇 |
2003年 | 49篇 |
2002年 | 49篇 |
2001年 | 43篇 |
2000年 | 40篇 |
1999年 | 24篇 |
1998年 | 25篇 |
1997年 | 36篇 |
1996年 | 25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30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24篇 |
1990年 | 20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52.
澄江生物群、凯里生物群、加拿大布尔吉斯生物群和西伯利亚藻群中均有丰富的藻类化石。根据前寒武纪宏观藻类的分布以及凯里生物群和布吉斯页岩生物群中藻类和后生动物的相似性,论述了前寒武纪至中寒武世期间生物地理分区的控制因素。对几个生物群中的藻类化石和后生动物化石的对比研究发现,在相近的纬度范围内,动植物化石组合特征非常相似;而纬度有明显差异时,藻类生物群及后生动物群也具有明显的差异。由于后生生物在前寒武纪至中寒武世期间具有低的演化程度和分划能力,因此生物地理分 布的 主要控制因素是古纬度。而Schopf(1976)的生物地理分区模式不适合这一时期的生物地理分区。结合前寒武纪至中寒武世后生生物化石的分布情况,建立了前寒武纪-中寒武世时期的生物地理分区模式。这个模式较好地解释了分布在北美大陆和华南大陆上的寒武纪生物群相似的原因。 相似文献
53.
54.
55.
辽东湾北部浅海区泥沙输送及其沉积特征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根据实测资料,本文定量分析了辽东湾北部泥沙输送及其分布,并对辽河三角洲沉积区划作了初步讨论。研究表明本区泥沙以纵向搬运为特征。双台子河以西来沙和辽河西水道入海泥沙是区域东部拦门沙体和浅滩发育的主导因素。汛季大潮期,泥沙自西向东运移落淤在河口及毗邻浅水域;小潮期,泥沙除向东扩散外,大部泥沙向海方搬运。调查区可划分六个现代沉积作用区,即潮坪沉积区、辽河水下三角洲细粒沉积区、河口沙洲沉积区、波浪潮流冲蚀沉积区、河口冲积沉积区以及潮汐水道沉积区。 相似文献
56.
南海西北部海南岛幅重磁场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岛幅重力异常基本特征是自由空间异常呈现北高、南低的变化趋势,布格重力异常表现为随着水深加大,异常值增大,由西北向东南方向(南海海盆)逐渐增高。海南岛幅磁异常基本特征是以负值为主,东部磁异常走向主要为北东和东西向,西部磁异常走向主要为北西向。陆架区为低缓负异常,陆坡区为局部负异常及正负伴生异常,深海盆地为急剧变化的条带状异常,而西沙群岛为局部急剧变化的异常。依据重磁场异常,结合相关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等资料对海南岛幅进行合理分区,并初步进行地质因素分析。 相似文献
57.
58.
本文结合地质灾害形成的区域地质条件、人类工程活动等诱发条件和地灾发育现状条件,以定性评价为基础,通过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定量计算对庐江县龙桥镇1∶10 000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分区并评价。依据危险性等级阀值将其划分为高易发、中易发、低易发3个区,其中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面积为22.45 km2,占全区总面积的21.34%;中易发区面积为26.44 km2,占全区面积为25.13%;低易发区面积为56.31 km2,占全区面积为53.52%。 相似文献
59.
60.
卫星遥感技术应用在公路选线中,具有常规方法无可比拟的优势。在国道314线焉耆盆地段高速公路前期选线研究中,以Landsat-5 TM457数字图象为主要信息源,通过数据处理和遥感判释并综合分析常规资料,对焉耆盆地段第四纪堆积平原土体工程地质区进一步划分亚区,探讨分析了不良地质现象分布规律、形成背景及发展演化趋势,在此基础上比较各设计线路之优缺点,并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线路方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