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转型期深圳居民日常活动的时空特征及其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2007年深圳居民活动日志调查的一手资料,结合时间地理学方法与GIS三维可视化技术,对深圳居民日常活动的时空间特征进行描述,将近期数据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以揭示近年来居民行为发生的变化。研究发现:工作在居民的日常活动中仍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男性的工作强度大于女性;工作日出行以单次多目的为主,休息日出行以多次多目的为主,休息日出行比工作日活跃;近年来,居民在时间利用及出行特征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工作、移动、购物活动时间增加,工作日出行频度下降,休息日出行频度上升,出行的多目的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2.
晋城市农村工业发展在中西部资源开发型区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该文以此为例,探讨该类型区域农村工业化进程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推进的基本思路及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13.
转型期中国城市内部空间重构:特征、模式与机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冯健  刘玉 《地理科学进展》2007,26(4):93-106
转型期中国城市内部经历了人口、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空间重构, 空间结构变得更加复 杂。中国城市人口郊区化速度在加快, 城市常住户籍人口和外来人口的空间重构存在明显差别, 城市人口空间重构过程的相似性特征减弱而差异性特征增强。对中国城市工业和商业空间重构 的分析表明, 郊区化和离心化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城市社会空间因子与社会形势密切相 关, 社会区类型越来越多样化, 社会区构成则经历了由单一到混杂的变化。20 世纪80 年代初中 国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模式具有典型的同质性特点, 带有计划经济色彩, 而90 年代末的模式则是 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 异质性特征突出, 而且带有多中心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14.
15.
通过对大洋钻探(ODP)第130航次807站A孔井深12.54~16.38m沉积物中浮游和底栖有孔虫的稳定同位素δ18 O以及浮游有孔虫壳体的Mg/Ca测试,揭示了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800~1 000kaBP)西太平洋暖池表层海水温度和氧同位素的变化。研究发现,中更新世时期ODP 807站的表层海水温度在25.1~30.9℃之间浮动,平均为28.4℃,接近现代暖池区实测温度值,冰期/间冰期之间的温度差值在1.5~5℃左右,与晚第四纪时的温差相近;同时,表层海水温度和底栖有孔虫氧同位素呈现同步变化的趋势,没有明显的超前或滞后的相位关系,区别于前人在暖池区的研究结果。间冰期时,表层海水温度上升伴随着温跃层变深、盐度降低,与现代西太平洋暖池La Ni珘na状态类似;冰期时则类似于El Ni珘no状态。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西太平洋暖池的表层海水温度、温跃层深度变化受低纬热带驱动影响,都显示出强烈的岁差周期(16.8ka),而底层水氧同位素更多受到高纬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城市快速转型与变迁过程中,中国城市居民的住房选择既受限于传统文化价值观长期根深蒂固的影响,又受到西方国家现代文化思潮的不断冲击,从而确立了随时代变迁的多样化的文化价值观体系。基于文化价值观视角,分析了中国城市居民的住房选择模式和机理,初步构建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和转型期中国城市居民住房选择的理论模型。进而,以成都市为例,采用大规模面对面深度访谈式调查方法获取原始数据,揭示了文化价值观对中国居民住房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文化价值观一般会通过宏观和微观区位选择观、教育观、抚养和赡养观、婚姻观和养老观等四大途径单独或耦合影响城市居民住房的选择方式和结果,且随着后辈的成长和长辈年龄的增长,代际居住模式呈现出一种中国特有的家庭周期性分异规律。  相似文献   
17.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职住关系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职住所带来的空间结构是居住与就业选择后的结果。全面揭示居住与就业选择过程显得尤为重要。从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中国开始正式进入转型期,中国就业市场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居民择业的自主性增加,就业行为日益复杂化,就业行为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已有研究主要通过与男性比较,探讨女性就业率、就业结构、职业流动等特征,以及特定类型女性在转型期的就业行为特征。这些研究忽视了不同女性在就业市场的转职特征的复杂性。本文基于职业女性的深度访谈,分析发现不同类型职业女性就业历程表现出稳定—波动、波动—稳定、稳定、波动转职过程特征;职业女性因自身属性的不同对就业市场转型的响应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转型期中国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模式及其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春山  高军波 《地理科学》2011,31(3):272-279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模式与社会经济背景紧密相关,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体制转型促使我国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模式发生变革,其供给主体结构由计划经济时期的单一化政府垄断转向政府公共部门、市场企业组织及社会非营利组织多元参与;在供给主体的制度设计上,供给决策由政治主导转向利益驱动,生产与提供机制由一体化转向垂直分离,垂直层级式管理机制也逐步转型为政府主导下的全方位监督。多元化供给主体及多样化机制组合驱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模式综合变革,是转型期制度政策因素、市场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体现出结构—能动性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9.
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正处于产业结构、城区职能、"港一城"关系的转型阶段与人口快速集聚时期.利用第四、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和2005年抽样资料,结合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详细分析了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转型期的人口特征及趋势.结果表明,该区存在着人口吸纳能力不足、社会养老负担明显加重、行业和职业呈现低端化、资源环境的承栽能力较弱等问题,虽与区域的发展阶段、产业基础、自然本底相吻合,但严重制约了该地域的社会经济转型.为推动该区转型,亟需转变人口发展模式,通过借鉴浦东新区的经验教训,从就业与社会极化、"银发经济"、教育与创新、集约环保等方面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一只幼虫破茧成蝶,经历了层层蜕变。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由重“量”到重“质”、由粗放到集约、由盲目到科学,同样是一个层层剥落蜕化、转型提升的过程。处在发展黄金期和经济转型期的广西正经历着这种由表及里的“大蜕变”。这场“化蝶”,八桂大地的资源保障部门从未缺席。2010年以来,广西国土资源厅综合运用调控手段,发挥用地指标的“杠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