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48篇 |
免费 | 280篇 |
国内免费 | 19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58篇 |
大气科学 | 15篇 |
地球物理 | 149篇 |
地质学 | 652篇 |
海洋学 | 95篇 |
天文学 | 15篇 |
综合类 | 203篇 |
自然地理 | 3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25篇 |
2022年 | 33篇 |
2021年 | 47篇 |
2020年 | 38篇 |
2019年 | 39篇 |
2018年 | 36篇 |
2017年 | 32篇 |
2016年 | 21篇 |
2015年 | 41篇 |
2014年 | 80篇 |
2013年 | 55篇 |
2012年 | 75篇 |
2011年 | 99篇 |
2010年 | 75篇 |
2009年 | 73篇 |
2008年 | 39篇 |
2007年 | 45篇 |
2006年 | 41篇 |
2005年 | 27篇 |
2004年 | 27篇 |
2003年 | 31篇 |
2002年 | 24篇 |
2001年 | 45篇 |
2000年 | 29篇 |
1999年 | 36篇 |
1998年 | 26篇 |
1997年 | 31篇 |
1996年 | 21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20篇 |
1993年 | 27篇 |
1992年 | 41篇 |
1991年 | 23篇 |
1990年 | 24篇 |
1989年 | 22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5篇 |
1948年 | 2篇 |
1946年 | 1篇 |
1941年 | 1篇 |
1940年 | 1篇 |
192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21.
张瑚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90,(1)
构造置换应分成形体置换和方位置换两类。形体置换是在一定尺度内新的透入性构造要素代替了旧的透入性构造要素,使后者不易识别或无法识别的置换作用;方位置换是在一定尺度内旧的透入性构造要素残存着,但其方位被改变,与新的透入性构造要素平行或近于平行的置换作用。片层理是受到不明显的形体置换和强的方位置换的层理,它具有片理的方位,层理的形体,是与片理产状一致的那一部分层理。 相似文献
122.
朱家山岩组、乔子沟岩片位于南秦岭勉略构造带横现河以北,是勉略构造带中强烈韧性变形的沉积岩系,是勉略构造混杂岩带的基质岩系,研究其形成时代、沉积物源,对于深入了解勉略构造带的形成时代与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以横现河以北地区朱家山岩组、乔子沟岩片中的变质沉积岩(绢英千枚岩)为研究对象,进行碎屑锆石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探讨其形成时代及沉积物源。所获得的碎屑锆石年龄可以分为3组:古生代年龄组(375~542 Ma),可以划分为晚古生代早期-早古生代晚期年龄组(375~424 Ma),主要峰值为390 Ma、394 Ma,早古生代早期年龄组(530~542 Ma);新元古代年龄组(552~977 Ma),可以划分为新元古代晚期年龄组(552~797 Ma),主要峰值为758 Ma、787 Ma,新元古代早中期年龄组(800~977 Ma),主要峰值为855 Ma、951 Ma;中元古代晚期年龄组(1 008~1 124 Ma)。朱家山岩组、乔子沟岩片碎屑锆石最小年龄组分别为375~385 Ma(平均年龄为380.3 Ma)、377~389 Ma(平均年龄为383 Ma),说明朱家山岩组、乔子沟岩片浅变质沉积岩系的沉积时代不早于中-晚泥盆世。综合研究认为2件样品物源主要都来自勉略构造带、碧口微地块和扬子板块北缘地区的岩浆岩,沉积环境为裂陷盆地且由伸展裂陷过渡为稳定的台盆-台地沉积。 相似文献
123.
本文结合茫崖气象站的实际使用情况,阐述了XGH-02型湿度片在低湿环境下的使用方法,并对相应的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24.
125.
利用航空遥感象片量算面积的精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直接应用航空遥感象片进行面积量算,必然存在着某些误差。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这些误差的来源以及它们的计算方法,然后以实例数据对比,分析了这些误差的大小和对面积量算的影响情况,并讨论了应用航片直接进行面积量算的条件和应用范围,为在原航片上量算面积提供了计算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6.
128.
129.
《哈尔滨地图册》采用了新颖的彩色红外象片作为基本资料,通过室内判读,外业调绘,制作编绘原图。现势性好,信息量丰富。 相似文献
130.
尝试应用机载LiDAR技术测绘1:10 000比例尺地形图3D(DLG、DEM、DOM)产品,给出了机载LiDAR测绘3D产品的技术流程,并选择荒漠地区作为试验区,验证了此种技术方法在荒漠地区测绘3D产品的可行性,分析了成果精度。试验证明,该方法可以满足荒漠区域的1:10 000比例尺3D基础数据生产要求,且具有外业工作量小、自动化程度高、成图快、高程精度高、受外界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同时也总结了该方法中有待完善之处。该方法为荒漠地区3D基础测绘数据获取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