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1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69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1篇
海洋学   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55年   1篇
  1942年   1篇
  1938年   1篇
  193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采用小波变换,Lanczos时间滤波器,相关分析研究了南海夏季风爆发日期的多尺度特征及与海温场的关系,并研制了南海夏季风爆发日期的短期气候预测新方法——多尺度最优子集回归预测方法.结果表明,1958-2008年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平均日期为5月18日,标准差约10 d,具有弱的偏早爆发趋势,存在15.4a的年代际变化和5....  相似文献   
92.
1961—2017年云南季节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愚  李蕊  郑建萌  刘金福 《气象科学》2020,40(6):849-858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气候季节划分》(QX/T 152-2012)中关于气候季节的定义标准,利用1961-2017年云南122个气象站的气温资料,分析了云南的气候季节区域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开始日期及长度的变化趋势。云南共有4种气候季节区域,分别是四季分明区、无夏区、无冬区和常春区。无夏区范围最广,无冬区其次。不同年代四种季节气候区域空间分布范围不尽相同,无夏区和无冬区空间范围变化最显著。2011年以后云南出现四季分明区范围明显增大的现象,这与近年来气候变暖背景下云南气温年较差增大的观测事实相一致。云南四季分明区春季和秋季较长,夏季和冬季较短。无夏区秋季最长、春季次之、冬季最短。无冬区夏季最长、春季和秋季长度接近。不同气候季节区域间春季和夏季开始日期的变化均呈提早趋势,秋季和冬季开始日期有推迟的趋势;在季节长度变化上,夏季增长,冬季变短,但春秋季长度的变化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93.
甘肃河东春季第一场区域性透雨日期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析了甘肃省河东地区春季(3~5月)第一场区域性透雨日期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指出河东第一场透雨日期与春季降水的关系,给出第一场透雨日期典型年份500hPa的当时场,详细分析了河东第一场透雨日期出现迟早的年代际变化与北半球500hPa环流年代际变化之间的影响和联系。  相似文献   
94.
战神 《海洋世界》2013,(6):18-19
品味美食的牡蛎节目前牡蛎节最盛行之处当属爱尔兰的戈尔韦。戈尔韦国际牡蛎节始办于1954年,举办日期为每年9月份的第三个星期。节日有狂欢聚会、牡蛎品尝会、开牡蛎竞赛以及盛大的牡蛎酒会,游客们可以尽情享用牡蛎和各种美食,还有机会看到开牡蛎大赛上的精彩表演。"牡蛎节"在某些地方又被称为"牡蛎宴节",是欧  相似文献   
95.
界限温度初终日期的确定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界限温度初终日期确定的正确与否,关系到对当地的热量条件能否作出正确的评价.本文对界限温度初终日期的确定进行了举例,并对具体界限温度初终日期的指示意义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96.
辽宁省冬半年降雪初终日的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61—2007年降雪初始日期、终止日期以及降雪初、终日间天数资料,详细地分析了降雪初始日期、终止日期以及降雪初、终日间天数的时空分布及变化情况、突变和周期性特征。辽宁省降雪的初始日期主要集中在10、11月,终止日期主要在3、4月。降雪初始日期在近47年有所推迟;降雪终止日期明显提前,平均每10年提前2.2天。降雪初、终日间天数明显缩短,平均每10年减少3天。降雪的初始日期、终止日期以及降雪初、终日间天数均存在突变现象。降雪的初始日期、终止日期以及降雪初、终日间天数均存在2~6年的周期。气温与降雪初始日期和终止日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降雪的初始日期与同年10月和11月的平均最高气温相关关系最好,其次是10月和11月的平均气温。  相似文献   
97.
98.
<正>1专著(M)、学位论文(D)及报告(R)的著录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任选).版本项(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如:[1]陈述彭,童庆禧,郭华东.遥感信息机理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8-20.Chen S P,Tong Q X,Guo H D.Mechanism of Remote Sensing Information[M].Beijing:Science Press,1998:18-20.2专著(M)、论文汇编(G)及会议文集(C)等析出文献的  相似文献   
99.
中国北方初霜冻日期变化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我国北方地区初霜冻出现的早晚对秋粮产量影响极大,但目前我国关于初霜冻日期的气候研究及其气候预测业务存在定义要素不统一、同一要素定义多样化和业务预测、服务产品参考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严重阻碍了研究和预测业务的发展,也给农业部门在使用相关气象信息产品时带来了困难。本文针对以上问题作了3方面的工作:第一,将国家气候中心原有北方地区(30oN以北)初霜冻预测业务代表站由65个增加到233个,空间精细度达到行政县级,并且分析了233个测站分别用地面0cm日最低温度和百叶箱观测日最低气温定义的初霜冻日期与气象观测日期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北方地区用地温定义的初霜冻日期普遍要更接近于初霜冻观测日期;第二,本文整理分析了1961-2008年北方地区233个站地面0cm日最低温度定义的初霜冻日期的年际/年代际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各地初霜冻日期推迟最为明显,而且黑龙江东部地区初霜冻日期推迟到了9月30日以后,另外在北方许多地区初霜冻日期在20世纪80年代较90年代偏晚;第三,分析了黑龙江省初霜冻日期早晚对秋粮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成熟期之前若无持续性异常低温时段,初霜冻日期早晚变化对水稻和玉米单产有显著影响,但其影响大小还受到作物成熟前各生长阶段的气候条件和气候条件的年代际背景调控。  相似文献   
100.
采用1968—2009年NCEP/NCAR逐候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季节转换期间中东急流的变化特征及其热力机制。结果表明:中东急流中心的强度和位置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第67候—次年第24候偏强且位置稳定偏南(27.5 °N)、第38—44候偏弱且位置稳定偏北(45 °N)。200 hPa纬向风场EOF第1空间模态反映了中东急流在冬、夏季的位置,冬季主要位于埃及和沙特阿拉伯上空,夏季主要位于黑海东部至咸海东部上空,且中东急流在冬季比在夏季强。第26—31候和第54—61候分别是中东急流春夏季和秋冬季的季节转换期,其200 hPa西风演变与500~200 hPa平均南北温差演变的对应关系很好,表明南北温差的季节性转变导致了200 hPa西风的季节性转变。个例分析表明,印度夏季风爆发日期早晚与中东急流季节转换日期早晚的关系非常密切。印度夏季风爆发较早(晚)时,由于500~200 hPa南北温差大值区域向北推进较早(晚),因此,中东急流向北推进较早(晚),同时40~90 °E对流层低层西风急流出现也较早(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