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9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58篇
地球物理   25篇
地质学   46篇
海洋学   25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4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利用中国《2002年部门投入产出表》,定量测度了1997—2007年间我国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对国民经济及各部门产出增长的贡献率及其变化,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研究结论:(1)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上升,农村居民的贡献在下降,总体国内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下降。(2)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对各产业产出增长贡献从大到小依次为:旅游业、住宿和餐饮业、交通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保险业、其他服务业、房地产业和批发零售业。(3)我国旅游业发展八分靠国内旅游,二分靠国际旅游;国内旅游消费结构中,非基本消费比重较小,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32.
高速公路路面干湿状态判别及积水模型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公路路面积水(积雪)过程和干湿状况的变化及其气象因子的影响,以江苏省金坛试验基地试验路段的道路气象数据作为模型输入数据,利用改进的Sass道路积水物理模型对3次降雨(雪)过程中的道路积水量进行模拟,通过对模型模拟结果的分级和与仪器记录、人工观测结果的对比,验证模型模拟路面状况的准确性,并探讨了气象因子对路面积水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 改进的Sass模型可用于对道路干湿状况的模拟,且准确性较高,可推广到高速公路路面状况的实时监测和预报;(2) 排水过程中,径流和蒸发在不同时期对排水量的贡献率差异较大,从总量上讲,径流对排水起了主要作用;(3) 气象因子对道路积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降水量直接影响道路积水,而其他气象因子则通过对蒸发量的影响来间接影响积水量。   相似文献   
33.
主成分分析法在林甸Ms5.1地震回顾性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2005年林甸Ms5.1级地震前后震中附近的地震资料,选择与地震强度有关的3级以上地震频次N、b值、Mf值、C值、和Ac值等6个参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实现对上述参量的有效约简。这6个参量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各参量在不同时段的变化各有所异,预报效果并不理想。但是根据主成分分析可以得到反映地震强度的综合指标W,发现该指标在震源区附近出现明显的异常变化,震后异常恢复。表明综合指标W可以较好的反映地震活动的异常特征。  相似文献   
34.
使用因子分析方法研究吉林前郭地震前的地震活动异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用2006年吉林前郭MS5.0级地震前后震中附近的地震资料,选择反映地震活动时、空、强特征的地震频次N(ML≥3.0)、b值、η值、A(b)值、Mf值、Ac值、C值和D值8个参量进行因子分析。这些参量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各参量在不同时段的变化各有所异,预报效果并不理想。根据因子分析得到反映地震活动时、空、强特征的综合指标Wfa值,该指标在前郭MS5.0级地震前出现明显异常变化,表明综合指标Wfa值可以较好地反映地震活动的异常特征。  相似文献   
35.
以吉林省为例,在假设历年采暖建筑物标准室温为18℃和不同建筑物热工特性相同的前提下,认为在一定建筑设计标准下,直接影响严寒和寒冷地区城镇住宅采暖耗能的因子主要有采暖强度、城镇人口数、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以1978年城镇人口数、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为经济资料的基准值,以1971~2000年采暖强度的30 a平均值作为气候条件的基准值,得到采暖耗能基准值,进而计算1979年开始的逐年采暖耗能变化值,得出无论气候变暖或变冷,由于城镇人口、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不断增加,使各地采暖耗能增加.气候是目前为止唯一可以起到降低能耗作用的因子.  相似文献   
36.
现代草地沙漠化中自然因素贡献率的确定方法   总被引:9,自引:8,他引:1  
李振山  贺丽敏  王涛 《中国沙漠》2006,26(5):687-692
基于草地沙漠化发展过程中流沙面积变化模型和植被盖度变化模型,结合沙漠化监测资料,提出了一种定量确定自然因素在沙漠化中贡献率的方法,从而也可以间接地推算人为因素在沙漠化中的贡献率。以内蒙古奈曼旗现代草地沙漠化为例对模型进行了应用,效果良好,并发现人类活动停止后,如果随后不出现持续的干旱年份,沙漠化所造成的流沙一般经过4~5 a的时间就会自然消失,说明在计算时段内草地沙漠化中自然因素的贡献率为零。  相似文献   
37.
上半年的湖南土地市场动态监测分析报告显示,房地产用地供应量半年仅完成2096公顷,低于五年来同期供应量平均值的2511公顷,是近五年的最低值。而从全国层面来看,300个主要城市土地供应面积同比去年下降了16%,土地市场似乎遭遇了一轮全国性的低迷。这一消息进一步刺激了关于政府应该"救市"还是"就市"的激辩。而部分地方政府事实上早已或明或暗放松了限购,救市已是"只做不说"。  相似文献   
38.
《黑龙江国土资源》2006,(7):F0002-F0002
鹤岗市国土资源局积极构筑国土资源物质保障体系,大力推进国土资源市场化配置,国土资源对全市经济发展的保障率、支持率、贡献率明显增强,一些重点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相似文献   
39.
1“十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表现出的问题 (1)产业间问题:一产比重过高达15%,二产贡献率一直超过50%,而三产只占30%,经济结构不合理。  相似文献   
40.
环境与发展是人类在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必须同时兼顾的两个目标. 以生态足迹表示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应用Gini系数及其分解公式分析黑河流域居民消费对环境影响的不均等状况, 并初步探讨了环境影响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黑河流域居民消费对环境影响的不均等程度显著, Gini系数为0.43. 按人口分组的Gini系数结果表明, 环境影响的差异主要来自于城乡之间, 城乡之间的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为71.06%, 远大于城镇与农村内部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 按3种足迹分解的Gini系数结果表明, 可更新资源足迹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最高, 达到51.72%;能源足迹次之;建筑用地足迹的贡献最小, 仅为16.36%. 用列联表和卡方检验方法分析环境影响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 得出生活质量与人均生态足迹呈正相关, 与人均生态承载力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