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30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62篇
地球物理   25篇
地质学   47篇
海洋学   25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4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长江上游地区是长江流域生态安全屏障关键区,是长江流域土壤保持和水源涵养的重要功能区,对中国西部地区和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定量分析长江上游地区生态恢复程度及植被恢复潜力,对于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气象、土壤、遥感等多源数据,结合模型模拟从生态系统质量和生态系统服务两方面量化了2000—2019年长江上游地区生态恢复程度及空间差异,厘定了气候要素与人类活动对长江上游地区生态系统变化的贡献程度,并探究了植被恢复潜力,结果表明:①长江上游地区生态系统质量整体向好发展,植被覆盖度和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均呈稳定增加态势,增速分别为0.15%/a、3.77 gC/(m^(2)·a);生态系统服务增减有所差异,土壤保持量呈逐年增加趋势,增速为2.72 t/(hm^(2)·a),水源涵养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年均减少2.37万m^(3)/km^(2)。②生态系统整体呈恢复转好态势,但仍存在面积占9.76%的区域生态系统状况变差。生态恢复程度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长江上游地区的东部和南部金沙江流域与乌江流域交界区域。较明显转差区域主要分布在西部的金沙江流域。③气候要素是影响长江上游地区生态系统变化的主要因素,气候要素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78.78%和21.22%。④长江上游地区森林、草地、荒漠生态系统仍有8.73%的恢复潜力,位于金沙江流域和岷-沱江流域的青藏高原部分区域恢复潜力较大。本研究通过定量化评估生态恢复状况及植被恢复潜力,可为长江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2.
基于陆海统筹视角,考虑陆域、海洋以及陆海复合经济系统间关系,运用C-D生产函数与索罗余值方程组合模型,并通过中国内地沿海11个省份2006—2016年的投入产出数据来测度科技进步贡献率。结果表明:(1)沿海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要素源于资本与科技进步,劳动力贡献率较低。"十一五"至"十二五"时期,陆海整体科技进步贡献率下滑2.1%,资本贡献率下降0.6%,劳动力贡献率上升2.8%;(2)科技进步贡献率提升与RD经费、RD科技人员和国家政策规划促进有关,部分沿海省份的陆域与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变化不同步;(3)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潜力存在区域差异,可分为陆域科技贡献、海洋科技贡献和陆海科技综合贡献三类。  相似文献   
193.
太湖宜溧河流域洗衣粉排磷贡献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湖宜溧河流域内总磷发生量为3540.98t/a,进入太湖的总磷量为157.43t/a、流域内总磷的入湖率为4.45%。流域内洗衣粉排磷发生量为336.20t/a,洗衣粉排磷入湖量为27.71t/a,洗衣粉排磷量占入湖总磷量的比例为17.60%。因此,洗衣粉“禁磷”措施在全太湖流域的实施,可削减约17.6%的总入湖磷量,这对减轻太湖富营养化状况,缓解藻花的暴发,改善太湖水环境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4.
为揭示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太子河流域径流量变化的影响,基于1961—2018年气温、降水量等常规观测资料以及水文站径流量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累积距平等方法,对该流域径流量、面降水量及潜在蒸散量趋势特征、突变点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法定量估算不同时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变化的贡献.结...  相似文献   
195.
中国城镇人口“镇化”发展的时空分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盛和  王雪芹  戚伟 《地理研究》2019,38(1):85-101
将中国人口城镇化细分为城镇人口“镇化”与“城化”,采用“镇化水平”和“镇化贡献率”两个指标,从不同空间尺度及主体功能区视角,系统分析1982-2015年中国城镇人口镇化发展的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包括:① 中国的城镇人口“镇化水平”和“镇化贡献率”在不断提升。2015年镇化水平为41.8%,2010-2015年期间镇化贡献率为55.1%。② 中国城镇人口镇化呈现显著的时空分异特征。镇化主导型县市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占全国国土面积的70%以上;城化主导型县市主要集中分布在沿海城市群地区,在全国国土面积中所占比例较小。③ 展望未来,中国城镇人口的镇化贡献率和镇化水平将稳中趋缓,应加强探索出基于主体功能区域分异的差异化小城镇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6.
本文根据多因子分析的主成分分析法,选择与地震强度有关的3级以上地震频次N(ML≥3.0)、b值、η值、Mf值、C值和Ac值等6个参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实现对上述参量的有效约简。这6个参量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各参量在不同时段的变化各有所异,但是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可以得到反应地震强度特征的综合指标W,发现该指标W,在辽宁海城7.3级、岫岩5.4级地震前出现明显的异常变化,震后恢复。这表明综合指标W可以较好的反映地震活动的异常特征。  相似文献   
197.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量化研究了2014~2020年重庆市中心城区北碚区空气质量情况以及气象因子对大气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北碚区空气质量以优良天数为主,且优良天数呈逐年增加趋势,中度和重度污染天数不明显,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PM2.5浓度呈逐年下降趋势,8 h臭氧(O3-8h)浓度呈上升趋势。最高气温和相对湿度对AQI的贡献率最大,均为16%;风速贡献最小,占11%。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是影响PM2.5浓度日变化的主要因子,贡献率分别为31.6%、−12.6%。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是影响O3浓度日变化的主要因子,贡献率分别为63.6%、−36.8%。可见,气温对重庆中心城区大气污染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8.
主成分分析模型在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主成分分析模型是一种将原始多个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相互独立的包含原始指标绝大部分信息的综合指标的统计学方法.利用MATLAB软件探索了利用主成分分析模型对专题数据进行处理的方法,并利用科学可视化方法对处理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实验表明,主成分分析模型能够有效简化原始变量,挖掘原始数据中的隐藏信息.  相似文献   
199.
我国水产品市场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我国水产品市场的基本状况,认为目前我国水产品市场品种,价格稳定。究其原因,主要是水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水产品市场的开放,科技贡献率的提高,政府的渔业发展方向上的战略性调整和水产品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文章针对现阶段我国水产品市场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渔业资源及其生态环境破坏的负面影响及解决办法做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0.
安徽省近15年土地要素对经济贡献及Logistic 曲线拐点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C-D生产函数,利用统计年鉴数据,采用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对安徽省1997~2011年建设用地对经济贡献率进行了定量测度,并对其Logistic 曲线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① 研究时段,资本、劳动力、建设用地投入要素对二、三产业产值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469、0.801、0.369;② 资本、劳动力、建设用地、科技进步投入要素对经济贡献率分别为52.31%、22.9%、20.74%、4.05%; ③ 建设用地扩展与经济增长契合Logistic 曲线,拐点位于二、三产业产值为2 744亿元时(2002年),1997~2002年,建设用地对经济贡献随经济增长呈加速上升态势,2002~2011年,建设用地对经济贡献上升速度减缓,并最终趋于平稳;④ 科技进步对经济贡献呈递增态势,但科技对经济贡献率偏低。从转换土地经济发展理念、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实现经济由资源依赖性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