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26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贡嘎山东坡雅家埂河特大型泥石流动力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5年8月11日贡嘎山东坡雅家埂河特大型泥石流运动过程进行了描述,并采用现场实地勘查等手段,定量计算泥石流流速和流量等动力学特征,还运用得到的流量反演泥石流运动过程,从而得到雅家埂河特大型泥石流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雅家埂河特大型泥石流的形成与降雨有直接关系;雅家埂河支沟泥石流的群发性造成主河泥石流规模巨大;经对雅家埂河流域泥石流形成、发生的历史分析,推断出该流域泥石流存在18~21年的暴发周期;雅家埂河松散物源充足,降雨与水源丰富,地形地貌陡峭,极易再次发生规模较大的泥石流。  相似文献   
32.
张建勇  王新  陈凌  刘杰 《地球物理学报》2024,67(4):1471-1486
四川泸定2022年9月5日发生MS6.8强震, 随后10月22日和2023年1月26日又分别发生MS5.0和MS5.6强余震, 主震和两次强余震的震中相距仅几公里却有着截然不同的震源机制解, 因此, 探究三者的发震构造、联系及成因至关重要. 本研究利用国家地震台网记录到的这三次地震序列的连续波形数据及震相资料进行双差重定位, 并进一步采取CAP波形反演方法和P波初动极性反演方法获得研究区ML2.5+的79个余震震源机制解. 结果显示, 主破裂沿鲜水河断裂磨西段, 破裂彻底, 余震活动性不高. 沿主断裂分布的余震具有明显的分段特征, 断层近直立且西北浅东南深. 主震及磨西段大部分余震均为走滑机制, 是典型的印度—欧亚板块挤压旋转造成鲜水河走滑断裂带应力失稳触发的强震活动. 发生在贡嘎山地区的余震是MS6.8主震触发的震群活动, 震级水平不高, 分布弥散, 并没有触发与主断裂共轭的燕子沟、海螺沟和磨子沟次级断裂, 而是触发了与主断裂近平行的次级隐伏断裂——贡嘎山断裂. MS5.0和MS5.6两次强余震均发生在该次级隐伏断裂上, 断层倾角40°~50°且震源深度较浅. 贡嘎山地区拉张型地震活动明显不同于走滑型为主的鲜水河断裂带, 可能是印度—欧亚板块挤压旋转作用下贡嘎山快速隆升而地表快速剥离导致局部因重力卸载而垮塌造成的, MS6.8主震有明显的触发作用. 三次泸定强震的发生, 释放了磨西段及西侧贡嘎山地区部分应力, 但并未改变"Y"字形交汇区强震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3.
贡嘎山东坡林地土壤的诊断特性与系统分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贡嘎山东坡寒区林地在海拔2200~3650m的典型土壤,其土壤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主要有暗瘠表层、漂白层、雏形层、石质接触面特征、常湿润土壤水分状况和寒冻、寒性、冷性或温性土壤温度状况.由于泥石流和冰川堆积物对所发育土壤性状有很大影响,提出了划分泥石流岩性特征和冰碛物岩性特征及其诊断指标.根据本区土壤诊断层和诊断特性,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对研究区典型土壤进行了检索,在分类中首次根据泥石流岩性特征和冰碛物岩性特进行了土壤系统分类.  相似文献   
34.
贡嘎山东坡的河川径流观测数据,根据径流形成原理反推高海拔地带的降水变化趋势,发现海拔>3600m的地区降水仍在增长.利用径流、蒸发和冰雪消融资料算出极高山区降水的垂直梯度值19—66mm/hm,其结果与较低位置相邻雨量站观测值(74mm/hm)相吻合.通过降水与气温的垂直梯度变化规律,还可以掌握高山无人带的雨雪变化动态,这对于阐明林线附近的水分特征,研究冰川物质的来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5.
The distribution of soil organic matter (SOM) and nitrogen on Gongga Mountain was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 of SOM and nitrogen (N) of A horizon had an ascending tren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elevation. The vegetation types distributed higher than the mixed broad-leaved and coniferous forest have the irregular trends. In the transitional zone vegetation such as mixed trees and treeline, the content of SOM and N is higher than other vegetation types. The distribution of SOM and N of A horizon is dependent on the synthetic effect of climate and vegetation types.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SOM and N in soil profiles has the similar trends for all kinds of vegetation types, i.e., the content of A horizon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B and C horizons, which is the same to the distribution of dead animal and plant in soil. The soil C:N is between 7 and 25, which is relatively low comparing to the appropriate C:N of 25-30. The ratio of soil carbon to nitrogen (C:N)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elevation, but its vertical distribution in soil horizons varies with different vegetation types. The N exists in SOM mainly in the form of organic nitrogen, and the soil C:N correlates significantly with SOM.  相似文献   
36.
37.
贡嘎山风景名胜区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旅游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剑英  王根绪 《冰川冻土》2011,33(1):214-219
利用四川省横断山最高峰贡嘎山东坡海拔3 000 m气象站近20 a的观测数据,分析了贡嘎山东坡的气候变化特征和气候变化对贡嘎山风景名胜区旅游业的影响.结果表明:贡嘎山东坡的气温正在变暖,增温率为0.15℃·(10a)-1,冬春季变暖最为明显;年降雨最有增加的趋势,夏季和冬季的降水明显减少,春季和秋季降雨有微弱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38.
贡嘎山地区泥石流形成的水热组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贡嘎山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大雪山脉中南段,区域地形地貌复杂,气候多变,泥石流活动频繁。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的退缩,泥石流灾害日趋严重。对近40 a来该区泥石流发生的年际、年内和暴发前夕的水热组合分析发现:湿热的水热组合最有利于泥石流的形成,泥石流类型不同,其水热组合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冰川泥石流暴发的年内降水变化曲线多呈双峰或多峰型,气温曲线一般呈单峰型,而冰雪雨水型泥石流暴发当月的气温和降水都比较高,气温和降水变化曲线一般都呈单峰型。  相似文献   
39.
40.
贡嘎山大气本底观测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贡嘎山大气本底观测站试运行一年以来,基本上掌握了该地区的大气本底特性、组成及其一定时间尺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