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篇
自然地理   32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21.
正高考中的地理试题总体上遵守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但不拘泥于课程标准,突出能力立意的命题思路,侧重对地理基础知识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测试,注意综合能力的考查。由于地理的综合性强和图表分析运用多,使综合能力中的地理试题难度较大,很多学生觉得地理学科在学习上"投入"多,成绩上"产出"少。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备考时间,采取正确的复习方法,把握好复习内容和能力要求,提高复习效果?以"本"为本,构建地理学科知识体系是重要路径。但目前专题复习在  相似文献   
322.
黄伟 《地理教学》2014,(21):11-16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圭臬",但课程标准是高层次的学习目标,并非课堂教学具体可行的学习目标。把抽象模糊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分解为具体清晰的学习目标,不仅是地理教学和评价的依据,也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结合具体课程标准阐述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分解过程,及对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分解的一些思考,以此来探讨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分解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323.
印娟 《地理教学》2014,(21):40-42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地理》在教材的编排上重视地理观念和地理视角,紧密联系社会和学生的体验,在内容板块中选择了古今中外具有典型性的案例,并在课本中适时安排"活动",引导学生就某地理现象、事实或者原理进行探究,通过活动的探究加深对相关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让活动贯穿课堂"的响亮口号,在现有课时的限制下,每章节的"活动"板块,是全盘利用还是有所选择?活动与问题研究能否相结合?设计怎样的探究活动才能更好的为课堂服务呢?  相似文献   
324.
纪雪利 《地理教学》2014,(17):35-36
正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课程的需要,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教材进行合理有效的加工处理,使之更好地符合学生的需要,是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对高中地理教材的处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增删高中地理教材反映了教材编写人员对于课程标准的认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面对不同的学生,面对不一样的学情,教师应该根据自己对课程标准的解读,对学生情况的掌握,合理地增加或是删减教学内容,以更  相似文献   
325.
杨玉君 《地理教学》2014,(22):56-58
关于"昼夜长短变化规律"的教学目标,《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的相关建议是:(1)认识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2)分析昼夜长短变化规律的成因;(3)分析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以及人类活动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其中,第三条更为重要。针对近几年的高考,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若干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326.
宋少威 《地理教学》2023,(20):55-58
本文以浙江省衢州市2023年6月高二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中部分试题的磨题前后变化为例,探讨高中地理命题中的常见问题及问题纠正过程中的感悟。  相似文献   
327.
当前,研学旅行是基础教育界的热点话题,研学旅行活动正在全国中小学如火如荼地开展。众多部门机构、社会组织、企业公司都以研学旅行的名义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各地中小学也依托自身和社会力量组织各种研学旅行实践。语文、英语、物理、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体育、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美术等学科都开展了对研学旅行的研究与实践工作。尤其是地理学科,改为《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研学旅行与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的培育相互交织形成合力,地理实践力为研学旅行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素养基础,而研学旅行为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的培育提供了有利的实施途径。基于各地、各学科、各种主体积极开展研学旅行的有益尝试,应当认识到,研学旅行不是随意的市场化游学,也不属于某一学科,而是以公益性为主的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的衔接,属于学校课程体系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范畴,各学科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必须综合用作研学旅行活动的基础,研学旅行活动又是对各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成效的实践检验。当前,研学旅行的开展方兴未艾,难免出现一些目的不明、属性不清、效果不佳等问题。为了规范、有效、均衡地推动研学旅行的健康发展,促使研学旅行成为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各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的相关人员特拟定了本研学旅行课程标准,以连载方式分四期刊登于《地理教学》杂志,作为研学旅行指导性规范,促进研学旅行规范化、课程化、优质化。本研学旅行课程标准分为前言、课程性质与定位、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建设、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九个部分,由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段玉山、郭锋涛、周维国,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袁书琪,福州市地理名师工作室李文等编写。  相似文献   
328.
329.
顾绍琴 《地理教学》2019,(10):4-7,21
2012年美国颁布了新版国家地理课程标准,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革新。本文主要从对比的视角来论述相对于1994年出版的美国地理课程标准,新版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标准内容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其原因及意义是什么,从而给我国地理课程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