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篇
自然地理   32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高考临近,在这最后的时刻如何复习,笔者建议学生注意“回归”课本,落实下面五个“回看”。  相似文献   
172.
173.
《上海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强调,地理课程要突出实践与应用环节,要在地理教学内容体系中,创设“实践与应用”系列,并逐步建立校内、校外的各类地理学习基地,建立和完善能进行地理调查、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和地理考察的配套设施。所以,开辟地理学习基地对突出地理实践环节意义重大。为贯彻上海市二期课改的要求,我校根据自身条件,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将“上海科技馆”作为校外的地理学习基地,以期对地理课程内容进行更深层次地挖掘和探索.  相似文献   
174.
新颁布的地理课程标准倡导地理教师要积极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在这一理念指引下,广大地理教育工作积极探索各种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但从实际情况看,许多地理教师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比较狭窄,往往把多媒体、模型、挂图、图书杂志等理解为地理课程资源的全部,致使很多其他形式的资源没有得到开发利用。曾有教育专家指出:“课堂上的错误是教学的巨大财富”。地理课堂教学中的错误就是一种宝贵的,但又极易被忽视的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75.
一、课程标准解读 上海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二期课改试行稿)中,“工业区位与工业区”属于“C”级教学要求,内容包括“工业区位条件及其变化”、“世界主要工业区”、“高新技术产业”等。通过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熟悉主要工业区位条件及其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并能“举出中国或世界主要工业区的实例,比较不同工业区的特点,分析工业区位条件及其变化”。  相似文献   
176.
上海初中地理教材的新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上海又编出了一套初中地理新教材。上海市初中地理教材编写的依据是《上海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试行稿)》,由华东师范大学组织编写,陈澄教授任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中华地图学社出版。整套教材包括课本(含练习部分)、地理图册、光盘(《地理景观》光盘和《地图》光盘)和教学参考资料。教材于2001年开始在部分学校试验,2005年在上海市各中学推开使用。  相似文献   
177.
严侠华 《地理教学》2007,(12):11-13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实施建议”指出:“教师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转变学生机械模仿、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和富有个性地学习,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引导”。实施这一-建议的关键在于,教师要高度认识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意义,以新课程的标准审视传统理念下地理教学方式存在的弊端,自觉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以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学方式的变革实践,发现和比较各种学习方式的优点和适用性,身先士卒地引导学生转变落后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78.
如果说教材是编写者对课程标准的开发,那么教师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则是对教材的开发,也是对课程标准的二次开发。由于编者与教师对课标理解有差异,因此教师对课标与教材的开发乃至多次开发就成为必然。下面谈谈我在使用鲁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79.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在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和教学评价中,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本节课以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平台,结合学生已有知识经验,采取任务驱动方式展开教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学习软件,分析我国地理位置、比较国土面积大小并进行评价,提高辩证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网络搜索,检索有效信息,全面认识我国蓝色国土,增强海洋意识;  相似文献   
180.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初中地理课程的六大理念:①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②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③改变地理学习方式;④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⑤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⑥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的主导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的地理教学,势必产生新的变化,出现新的特点。新的课程标准,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三个维度设计课程目标,它们是密切联系的整体,不可偏重或分离。新的课程、新的理念、新的教材,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学习提供了条件和操作平台,也向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新的教学理念必然给地理课堂教学提出新的要求,但是,到底应该如何评价一堂课、怎样的课才是真正落实新理念的好课?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思考,笔以为初中地理课堂评价应该特别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